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露天公益电影放映员:一年放电影300多场 为乡亲们服务30多年

©原创 2023-08-06 18:20

大皖新闻讯  一张白色幕布,一台放映机,几排小板凳……这是属于几代中国人共有的露天电影记忆,也是露天公益电影放映员蔡圣友最熟悉不过的场景。如今,露天公益电影依然活跃在社区和乡村。带着机器设备到处跑,拿着喇叭去广播,爬上爬下搭银幕……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今年53岁的蔡圣友,怀着对电影放映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每年放映电影300多场,为乡亲们服务30多年。

早些年一部电影要放几十遍

蔡圣友和爱人一起搭架子

蔡圣友是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人,在乡村从事放映电影工作30多年来,一台放映机、一张幕布,就是他从日暮到黄昏再到深更半夜的“老朋友”。

20世纪90年代初,蔡圣友从岳父手中接下了电影放映“接力棒”,两代人用电影把党的声音传到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见证了从8.75毫米、16毫米到35毫米电影放映机,再到数字电影放映机、智能投影仪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从泥泞村路变康庄大道、从简陋土瓦房到高楼新房的家乡变化。

蔡圣友在做放映前准备工作

蔡圣友说,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当时村民普遍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露天电影非常受大众欢迎。“当时去村里放电影,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跑过来,最多时可达到上千人次,幕布下面坐着站着的人山人海。”蔡圣友回忆起早些年电影供不应求的“鼎盛时期”,非常激动,“当时能看场电影不容易,能当上电影放映员是件光荣的事。” 

“2007年开始,我们用上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不仅设备重量轻了不少,而且操作简单,电影更新快,清晰度也越来越高,音质浑厚洪亮,好的声光效果更加吸引村民前来观影。”在蔡圣友的记忆中,《少林寺》《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电影,“早些年片子少,一部电影或许要放上几十遍,台词都能倒背如流,现在有好多电影都是不久前才下映的,我也只是听过没看过。”

从胶片到数字设备越来越智能

“放电影咯,下楼看电影啦……”8月3日,天色将晚,暮色渐浓,蔡圣友和妻子方红像往常一样收拾好设备,开着电影流动放映车来到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十八岗村的蜀祥苑小区。

蔡圣友在调试设备

搭好架子,拉起幕布,摆好放映机,调试好音响,这套流程对于蔡圣友夫妇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要放什么电影?”不少市民看到搭好的白色幕布都会跑过来问上一句。“《最可爱的人》。”蔡圣友边熟练地忙着手里的活边回答。

“来电了,来电了”,约莫二十分钟后,放映机的光影“唰”一下打在幕布上,围着蔡圣友的孩子们拍手欢呼着,此时蔡圣友已是汗流浃背,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热闹的音乐声一起,居民们从家中拎着椅子板凳,三三两两聚拢到小区广场,等待“露天影院”的开演。

“当时电影胶片是易燃易损品,在运送和使用过程中要格外小心。”蔡圣友告诉记者,当时的胶片放映机很笨重,一部电影通常需要三四卷胶卷,加上设备有几百斤重,“最早用板车拉,搬运设备都靠自己手提肩扛。”走村串巷要走几十里乡路,为了不耽误村民看电影,蔡圣友和爱人通常吃过午饭就出发,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天,还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胶片。

蔡圣友在放映电影

蔡圣友说,以前放映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设备,防止断片卡顿,“因为每一卷胶片内存有限,放映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换一次胶片。”现在都是数字电影,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操作起来十分容易,也比胶片更易保存。

每年6月到9月是播映黄金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VCD、DVD的普及,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露天电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中间停了大概几年,直到2007年,随着惠民公益电影走进千家万户,露天电影又开始火了起来。”蔡圣友说,他们每年都要放映电影300多场,除了恶劣天气,几乎每天都要出门。

当晚的露天电影很受观众喜爱

“平时都是从课本里了解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今天在电影里看到他们的壮举更加震撼,他们太伟大了。”正值暑假,蔡圣友特地挑选了一部红色电影《最可爱的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围坐观影,当看到抗美援朝志愿军浴血奋战时,有些孩子眼里噙满泪水。

“来看露天电影的群体主要还是老人和孩子,所以在挑选影片时要考虑这两个群体的观影特征,既要新颖又要有教育意义。”蔡圣友坦言,现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看露天电影的人群与上世纪相比少了很多,不过他一直深受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欢迎,每年的6月至9月村民喜爱户外纳凉,这也正是他的播映“黄金期”。每次放映前,蔡圣友还会放些不同主题的公益宣传片,如预防诈骗、垃圾分类、防溺水等等。

会将放电影工作一直坚持下去

等到天色暗了下来,电影就正式开始了,周围也渐渐安静下来。蔡圣友坐在了放映机脚架的一旁,和大家一起看着电影。不过,蔡圣友说,他坐在这注意力其实不在电影,最重要的是守护设备,“小孩子很多,穿来穿去,防止他们把设备碰坏。”

当晚放映了两部影片,电影散场时,已经深夜11点多了。忽明忽暗的月光拉长了夫妻俩收拾设备的身影,伴着蛙叫虫鸣,回到家中已是半夜。虽然辛苦,但他们无怨无悔。“每次看到老人和孩子看电影入迷的样子,我就特别满足和欣慰,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为老百姓放好每一场电影。”蔡圣友朴实却坚定地说。

合肥市蜀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公益电影放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蜀山区每年要播放324场次,覆盖全区27个行政村,服务人次达8万余人,主要在乡村文化广场、养老院、学校、社区等场所。“我们通过健全观影需求征询机制,及时了解农村群众的观影需求,采用‘院线推荐、群众点单’方式,放群众想看、爱看的影片。”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杨晨  陶声凤  詹伟伟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大皖新闻讯  一张白色幕布,一台放映机,几排小板凳……这是属于几代中国人共有的露天电影记忆,也是露天公益电影放映员蔡圣友最熟悉不过的场景。如今,露天公益电影依然活跃在社区和乡村。带着机器设备到处跑,拿着喇叭去广播,爬上爬下搭银幕……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今年53岁的蔡圣友,怀着对电影放映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每年放映电影300多场,为乡亲们服务30多年。

早些年一部电影要放几十遍

蔡圣友和爱人一起搭架子

蔡圣友是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人,在乡村从事放映电影工作30多年来,一台放映机、一张幕布,就是他从日暮到黄昏再到深更半夜的“老朋友”。

20世纪90年代初,蔡圣友从岳父手中接下了电影放映“接力棒”,两代人用电影把党的声音传到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见证了从8.75毫米、16毫米到35毫米电影放映机,再到数字电影放映机、智能投影仪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从泥泞村路变康庄大道、从简陋土瓦房到高楼新房的家乡变化。

蔡圣友在做放映前准备工作

蔡圣友说,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当时村民普遍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露天电影非常受大众欢迎。“当时去村里放电影,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跑过来,最多时可达到上千人次,幕布下面坐着站着的人山人海。”蔡圣友回忆起早些年电影供不应求的“鼎盛时期”,非常激动,“当时能看场电影不容易,能当上电影放映员是件光荣的事。” 

“2007年开始,我们用上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不仅设备重量轻了不少,而且操作简单,电影更新快,清晰度也越来越高,音质浑厚洪亮,好的声光效果更加吸引村民前来观影。”在蔡圣友的记忆中,《少林寺》《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电影,“早些年片子少,一部电影或许要放上几十遍,台词都能倒背如流,现在有好多电影都是不久前才下映的,我也只是听过没看过。”

从胶片到数字设备越来越智能

“放电影咯,下楼看电影啦……”8月3日,天色将晚,暮色渐浓,蔡圣友和妻子方红像往常一样收拾好设备,开着电影流动放映车来到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十八岗村的蜀祥苑小区。

蔡圣友在调试设备

搭好架子,拉起幕布,摆好放映机,调试好音响,这套流程对于蔡圣友夫妇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要放什么电影?”不少市民看到搭好的白色幕布都会跑过来问上一句。“《最可爱的人》。”蔡圣友边熟练地忙着手里的活边回答。

“来电了,来电了”,约莫二十分钟后,放映机的光影“唰”一下打在幕布上,围着蔡圣友的孩子们拍手欢呼着,此时蔡圣友已是汗流浃背,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热闹的音乐声一起,居民们从家中拎着椅子板凳,三三两两聚拢到小区广场,等待“露天影院”的开演。

“当时电影胶片是易燃易损品,在运送和使用过程中要格外小心。”蔡圣友告诉记者,当时的胶片放映机很笨重,一部电影通常需要三四卷胶卷,加上设备有几百斤重,“最早用板车拉,搬运设备都靠自己手提肩扛。”走村串巷要走几十里乡路,为了不耽误村民看电影,蔡圣友和爱人通常吃过午饭就出发,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天,还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胶片。

蔡圣友在放映电影

蔡圣友说,以前放映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设备,防止断片卡顿,“因为每一卷胶片内存有限,放映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换一次胶片。”现在都是数字电影,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操作起来十分容易,也比胶片更易保存。

每年6月到9月是播映黄金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VCD、DVD的普及,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露天电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中间停了大概几年,直到2007年,随着惠民公益电影走进千家万户,露天电影又开始火了起来。”蔡圣友说,他们每年都要放映电影300多场,除了恶劣天气,几乎每天都要出门。

当晚的露天电影很受观众喜爱

“平时都是从课本里了解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今天在电影里看到他们的壮举更加震撼,他们太伟大了。”正值暑假,蔡圣友特地挑选了一部红色电影《最可爱的人》,吸引了不少孩子围坐观影,当看到抗美援朝志愿军浴血奋战时,有些孩子眼里噙满泪水。

“来看露天电影的群体主要还是老人和孩子,所以在挑选影片时要考虑这两个群体的观影特征,既要新颖又要有教育意义。”蔡圣友坦言,现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看露天电影的人群与上世纪相比少了很多,不过他一直深受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欢迎,每年的6月至9月村民喜爱户外纳凉,这也正是他的播映“黄金期”。每次放映前,蔡圣友还会放些不同主题的公益宣传片,如预防诈骗、垃圾分类、防溺水等等。

会将放电影工作一直坚持下去

等到天色暗了下来,电影就正式开始了,周围也渐渐安静下来。蔡圣友坐在了放映机脚架的一旁,和大家一起看着电影。不过,蔡圣友说,他坐在这注意力其实不在电影,最重要的是守护设备,“小孩子很多,穿来穿去,防止他们把设备碰坏。”

当晚放映了两部影片,电影散场时,已经深夜11点多了。忽明忽暗的月光拉长了夫妻俩收拾设备的身影,伴着蛙叫虫鸣,回到家中已是半夜。虽然辛苦,但他们无怨无悔。“每次看到老人和孩子看电影入迷的样子,我就特别满足和欣慰,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为老百姓放好每一场电影。”蔡圣友朴实却坚定地说。

合肥市蜀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公益电影放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蜀山区每年要播放324场次,覆盖全区27个行政村,服务人次达8万余人,主要在乡村文化广场、养老院、学校、社区等场所。“我们通过健全观影需求征询机制,及时了解农村群众的观影需求,采用‘院线推荐、群众点单’方式,放群众想看、爱看的影片。”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杨晨  陶声凤  詹伟伟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