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庐剧《逐梦》导演翁国生:用合肥戏曲讲述科技创新故事

©原创 2023-06-26 19:12

大皖新闻讯  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庐剧和科技创新的题材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智能机器人在戏剧舞台上又有怎样的表现?日前,全国首部科技创新题材的舞台戏曲《逐梦》在合肥大剧院首次面向观众试演,获得强烈反响。6月26日,该剧总导演翁国生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讲述了这部剧诞生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逐梦》总导演翁国生(右)接受记者采访

最另类最独特难度最大的戏

庐剧现代戏《逐梦》以AI的诞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芯片领域科学家潘星辰和郭大海夫妇二人与昔日同窗好友向无恙,在智能芯片的研发探索过程中争夺“未来”智能机器人控制权的故事。该剧采用戏曲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样式,展现中国当代科学家“逐梦未来”的满腔热情,彰显智能领域中国科学家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和勇攀高峰、潜心研究的创新精神。

“这是我目前为止导演的最另类最独特也是难度最大的戏。”翁国生坦言,如何通过“土里土气”的传统戏曲庐剧来展现合肥这座科创名城“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难度很大,但是这个题材对他而言,富有挑战性,非常吸引他。

“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我们在安徽创新馆的一次采风经历。”翁国生回忆在安徽创新馆采风时,一排小机器人吸引了他和团队成员的注意。“一排非常可爱的小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舞蹈,给人的冲击非常强。”翁国生萌生了将智能机器人、AI技术应用在戏剧舞台上的念头。

“用小剧种小倒戏演绎大题材大科技,不仅题材新颖独特,我们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也进行许多创新性的使用。”翁国生说,例如剧中有一幕是男女主角乘坐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合肥的高架桥上,就使用了传统戏曲中“以鞭代马、以桨代舟”的手法,用一个方向盘表现剧中人物驾车的场景。“剧中人物手持道具方向盘,结合翻滚、腾跃等传统戏曲动作表演,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逐梦》剧照

让传统庐剧焕发科技魅力

在导演翁国生看来,《逐梦》应该被定义为一部现代庐剧音乐剧。“《逐梦》中唱腔、念白、动作等都保留了传统庐剧的特色,但作为国内首部科技创新为题材的舞台戏曲,表现手法上更有科技感,唱腔上也有新突破。

“要将传统的庐剧基因和合肥的科技元素很好地交融,演员们在舞台上表现的是满台的青春朝气,和时尚新锐,但又保留了戏曲的本体‘唱、念、做、打’。”翁国生说,将戏曲中的趟马、起霸、圆场等各种技巧,与现代的机械舞、霹雳舞进行组合交融,融入机器、重金属的音乐元素,让传统庐剧拥有了“新时代的表达”。

翁国生说,在舞美制作上,《逐梦》也运用了大量的声光电来体现未来科幻的氛围,呈现舞台的现代酷炫效果,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在戏曲唱腔中融入了现代潮流元素,并首次在舞台庐剧中使用主题歌。“剧中使用了3D全息景观技术,多维的展现剧中背景,让观众如同与剧中人物身处同一时空。”

“这部戏是完全没有可以拿来借鉴的蓝本,不仅创作难度大,演员演绎上难度也非常大。”被称为“魔鬼导演”的翁国生,对演员的表演要求非常苛刻,大到唱段情节修改,小到演员表情拿捏,可谓是“精雕细琢”。“为了力求完美的舞台效果,有时候一场戏排练数十遍才能通过,演员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他介绍,在车祸那场戏当中,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演员段婷婷曾在轮椅上摔下来,手臂骨折。

《逐梦》剧照  

在传统和创新中寻找平衡点

“传统戏曲的传承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也并不意味着要丢掉传统,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够既保有戏曲的底蕴,又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翁国生说,传统戏曲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走向年轻观众,通过创新加深他们对传统戏曲的认识程度,进而接受和喜爱。

“庐剧作为地方戏曾一度被认为很土气,但这次《逐梦》以科技创新为题材,并且在剧中首次将智能机器人作为人物主角,体现科创这一主题;在唱腔上也更有现代感,更加时尚,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品位。”翁国生说,用合肥传统戏曲来讲合肥的科技创新故事,希望用这种创新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庐剧、喜爱庐剧。

如何才能在传承戏曲的过程中寻找到平衡点?翁国生认为,要带动年轻观众来欣赏和热爱戏曲,在创新中敬畏传统,无论如何都不能舍弃戏曲传承中的核心元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探索多元化的途径,这样中国的戏曲才会永葆生命力。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

编辑 徐海燕

大皖新闻讯  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庐剧和科技创新的题材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智能机器人在戏剧舞台上又有怎样的表现?日前,全国首部科技创新题材的舞台戏曲《逐梦》在合肥大剧院首次面向观众试演,获得强烈反响。6月26日,该剧总导演翁国生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讲述了这部剧诞生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逐梦》总导演翁国生(右)接受记者采访

最另类最独特难度最大的戏

庐剧现代戏《逐梦》以AI的诞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芯片领域科学家潘星辰和郭大海夫妇二人与昔日同窗好友向无恙,在智能芯片的研发探索过程中争夺“未来”智能机器人控制权的故事。该剧采用戏曲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样式,展现中国当代科学家“逐梦未来”的满腔热情,彰显智能领域中国科学家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和勇攀高峰、潜心研究的创新精神。

“这是我目前为止导演的最另类最独特也是难度最大的戏。”翁国生坦言,如何通过“土里土气”的传统戏曲庐剧来展现合肥这座科创名城“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难度很大,但是这个题材对他而言,富有挑战性,非常吸引他。

“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我们在安徽创新馆的一次采风经历。”翁国生回忆在安徽创新馆采风时,一排小机器人吸引了他和团队成员的注意。“一排非常可爱的小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舞蹈,给人的冲击非常强。”翁国生萌生了将智能机器人、AI技术应用在戏剧舞台上的念头。

“用小剧种小倒戏演绎大题材大科技,不仅题材新颖独特,我们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也进行许多创新性的使用。”翁国生说,例如剧中有一幕是男女主角乘坐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合肥的高架桥上,就使用了传统戏曲中“以鞭代马、以桨代舟”的手法,用一个方向盘表现剧中人物驾车的场景。“剧中人物手持道具方向盘,结合翻滚、腾跃等传统戏曲动作表演,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逐梦》剧照

让传统庐剧焕发科技魅力

在导演翁国生看来,《逐梦》应该被定义为一部现代庐剧音乐剧。“《逐梦》中唱腔、念白、动作等都保留了传统庐剧的特色,但作为国内首部科技创新为题材的舞台戏曲,表现手法上更有科技感,唱腔上也有新突破。

“要将传统的庐剧基因和合肥的科技元素很好地交融,演员们在舞台上表现的是满台的青春朝气,和时尚新锐,但又保留了戏曲的本体‘唱、念、做、打’。”翁国生说,将戏曲中的趟马、起霸、圆场等各种技巧,与现代的机械舞、霹雳舞进行组合交融,融入机器、重金属的音乐元素,让传统庐剧拥有了“新时代的表达”。

翁国生说,在舞美制作上,《逐梦》也运用了大量的声光电来体现未来科幻的氛围,呈现舞台的现代酷炫效果,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在戏曲唱腔中融入了现代潮流元素,并首次在舞台庐剧中使用主题歌。“剧中使用了3D全息景观技术,多维的展现剧中背景,让观众如同与剧中人物身处同一时空。”

“这部戏是完全没有可以拿来借鉴的蓝本,不仅创作难度大,演员演绎上难度也非常大。”被称为“魔鬼导演”的翁国生,对演员的表演要求非常苛刻,大到唱段情节修改,小到演员表情拿捏,可谓是“精雕细琢”。“为了力求完美的舞台效果,有时候一场戏排练数十遍才能通过,演员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他介绍,在车祸那场戏当中,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演员段婷婷曾在轮椅上摔下来,手臂骨折。

《逐梦》剧照  

在传统和创新中寻找平衡点

“传统戏曲的传承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也并不意味着要丢掉传统,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够既保有戏曲的底蕴,又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翁国生说,传统戏曲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走向年轻观众,通过创新加深他们对传统戏曲的认识程度,进而接受和喜爱。

“庐剧作为地方戏曾一度被认为很土气,但这次《逐梦》以科技创新为题材,并且在剧中首次将智能机器人作为人物主角,体现科创这一主题;在唱腔上也更有现代感,更加时尚,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品位。”翁国生说,用合肥传统戏曲来讲合肥的科技创新故事,希望用这种创新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庐剧、喜爱庐剧。

如何才能在传承戏曲的过程中寻找到平衡点?翁国生认为,要带动年轻观众来欣赏和热爱戏曲,在创新中敬畏传统,无论如何都不能舍弃戏曲传承中的核心元素,而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探索多元化的途径,这样中国的戏曲才会永葆生命力。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摄影报道

编辑 徐海燕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