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5月30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新站高新区了解到,为破解高校之间互不隶属、校企互动联系不够紧密问题,合肥团市委牵头建立高教基地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该区内30所高教基地本科、高职、中职学校团委正式“抱团”,将定制“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相关特色产业链专题班,定点打造一批产学研习的实践教育基地。据悉,目前5家上市公司与5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高教基地产学研示范基地也正式揭牌。
定制特色产业链专题班
作为拥有全省面积最大、入驻院校最多、集聚程度最高的高教基地,合肥新站高新区汇聚30所院校、在校师生近20万人。此次高教基地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后,该区内30所高教基地本科、高职、中职学校团委将正式“抱团”,通过定制特色产业链专题班,打造一批产学研习的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企业高管挂任高校创业导师计划,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帮扶项目,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工作,实现院校优势资源与地方实际需求有效对接、良性互动。
此外,根据该区高教基地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部署,将围绕区内重点企业,通过校校、校企、校地多方联动,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定制“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相关特色产业链专题班,定点打造一批产学研习的实践教育基地。
从高校选派学生参与基层社区治理
在就业创业方面,联席会议机制将以就业帮扶、创业支持为重点领域,通过开展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对接人社、企业、基层社区募集实践工作岗位,举办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帮扶项目,协调国家级及省级孵化器优先进行辅导孵化。同时。建立企业高管挂任高校创业导师计划,共建校企、校地“产学研联合体”,提高社会化技能水平,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下一步,合肥新站高新区将组织区域内高校与社区开展共建,从高校选派社会责任感强、有服务奉献意识的学生团员、党员,分配至基层社区,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兼职团干部等工作,在助老助残、关爱青少年、垃圾分类、低碳生活、节约粮食等领域开展“小而美”的常态化志愿服务,引导青年从社会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