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为进一步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增强群众应急救护意识与能力,由该校教育基金会与保卫与校园管理处共同立项支持的校园AED升级项目,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设备安装与维护升级。包含新设备与原有设备在内,超百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功能、地点、外观上进行了系统调整,实现东区、中区、西区、北区、南区、高新校区、国际金融研究院人群密集区域全校园覆盖。
AED是一种非专业人员可操作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可诊断特定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是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救命利器”。
中国科大是国内第一批配备AED设备的高校之一,2016年首批配备的设备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该校732校友李西廷捐赠。
此次新增和换装的AED设备是校园AED保护网的重要补充,对安装位置进行了科学规范部署。随着新校区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校园公共区域增加,学生活动范围扩大,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新增设备在师生人口密度高、体育活动区域重点配置,使其发挥作用效果最大化。
在对原有AED设备进行更换维护保养的基础之上,新旧AED设备皆在外观和定位监管上进行了调整升级。所有AED设备皆更换、配备橙色壁挂柜放置于各人群密集点醒目处,方便快速定位,及时施救。师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AED一键查”寻找附近的AED设备;校内职能单位可通过PC端后台动态监管系统实时查看设备状态,维护设备正常运行。AED由点及面形成保护网,为全校师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为响应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中国科大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及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自2016年AED设备首次进入科大校园以来,在全校师生中已广泛开展校园急救培训与应急救护知识科普。
校医院日常组织学生、教职工AED急救培训近百场,覆盖近五千人次;针对全体本科新生进行军训期间急救理论知识培训;开设学期急救操作技能培训课程,为考核结业者颁发证书等。有效推进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加强了学校公共卫生与健康工作质量水平。
相关新闻:多所高校配备“救命神器” 覆盖主要运动场地及校园
心脏骤停,情况危急,该怎么办?“救命神器”来了!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武汉大学首次在校内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覆盖各学部主要运动场地。作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神器”,20台全新的AED已经覆盖了武汉大学各学部主要运动场地。其中,文理学部包括宋卿体育馆、宋卿体育馆健身房、风雨体育馆、桂园操场、卓尔体育馆、九一二体育场、梅园篮球场;工学部包括松园体育馆、松园体育馆老馆、松园网球场、松园篮球场、松园操场;信息学部包括竹园体育馆、竹园网球场、竹园操场、竹园游泳池、星湖体育馆;医学部包括星湖体育馆、杏园网球场。师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就近免费取用。
去年11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里的部分楼宇出现了很多橙色装置——有“救命神器”之称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为进一步完善校园公共场所急救设施配备,医疗保健中心制定了校园AED方案,于日前在两校区部分楼宇新增安装完成28台AED,有效提高了校园内应急救援的保障和水平,为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提供医疗保障,实现温暖、安全的健康校园。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