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外观并不“高大上”,馆内却“别有洞天”。走进位于合肥市肥西县高店乡新河村的江淮民俗博物馆,上世纪的票据、古时的雕花木床、农耕器具等映入眼帘,这些颇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可都是当地村民王世准从各地一件件“淘”回来的。“入坑”收藏的十几年间,王世准从养殖户成为专职的农民收藏家,馆内收藏物品已有5000多件,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馆内展示的木犁有50年历史。
从收集票据入门收藏
江淮民俗博物馆以“农耕老物件、农耕记忆”为展览主题,分为两个展厅, 占地约2000平方,包括生活用品、家具类展厅以及农业生产类展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进入展馆,首先来到的就是生活用品、家具类展厅, 一张张颇有年代感的票据被整齐摆放在收藏柜内。
“我最早收藏的就是票据,还有一些铜制工艺品。”在王世准看来,这些票据是新中国发展的见证者,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回忆,也能从中了解到社会和商业的发展历程。“你看,这是社员的劳动工分登记簿,俗称‘工 分账’,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合肥公交车票、布票、粮票、盐票、煤油票。”王世准介绍,在这些票据中,一张1953年的卖牛税票是他收藏的年代最早的票据。此外,还有一张上世纪50年代的地契同样来之不易,被他精心装裱了起来,“为了收藏这张地契,前后和持有人沟通了两个多月,最后还是托了关系才收到的。”
王世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充满了情感。多年前,肥西县整村推进大建设时,许多村民在拆迁搬家的过程中将生活、生产所用的家具和农具丢弃在路边,他看着十分心疼,就将一些较为完整、品相不错的“老物件”捡回家中。至此,王世准对收藏的热爱一发不可收。“记得当时我开着三轮车,几乎跑遍了肥西县的各个乡镇,淘来了数千件农家用品。”王世准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当地养殖肉鸽,随着收藏的“老物件”越来越多,他便将养殖大棚改造为收藏室, 现在,不光是养殖大棚,家中住房也都摆满了藏品。2017年时,王世准生了一场大病,治愈后干脆关停了养殖场,全身心投入到收藏事业中来。“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收藏这些‘老物件’呢?可能还是缘于我对农村的热爱吧。”
农业生产类展厅里摆满了各类农具。
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馆内5000多件藏品中,除了极少数为无偿捐赠外,几乎都是王世准有偿收购来的,这也几乎花去了他所有的积蓄。“收藏虽然给我带来了喜悦和满足,但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王世准坦言,遇到不愿意卖的持有人,他不仅要托亲朋好友帮忙,有时候还需要村、镇干部从中调和,幸好最后都能妥善解决。
在收藏过程中,让王世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明末的二等官员睡床,这也是馆内最大的藏品。“床是5年前收来的,说起来也巧,是我的朋友在电视节目上偶然看到了,认为很有收藏价值,就告诉了我。”王世准说,这张床是深红色的,顶部有雕花,底部有踏板,上去之后才是床体,外观十分大气。像这样的 “老物件”对他十分具有吸引力,很快他就前往寿县,联系到了床的持有人。王世准得到这件藏品,可谓一波三折:前后三次前往寿县,历时近三个月,才最终 说服了持有人。
此外,还有一张从合肥大圩淘来的木床,也深得王世准的喜爱。与那张官员的睡床不同,这张床虽然没有踏板,比较简单,但整体十分秀气、养眼。王世准说,他看到这张床的第一眼就决定要把它带回去。
在展厅内,除了木床,还有木箱、木制梳妆台、木制脸盆架、木桶等木制家具,都是几十年前老百姓家中的常见物品。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感受年代特点,王世准还收藏了一些手工制作的粗布衣服,“很多前来参观的年轻人都没 见过这样的家具和衣物,常常会向我询问。”王世准告诉记者,他是这些藏品的收藏者,也担任着馆内的讲解员角色,自博物馆创办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生活用品、家具类展厅。
“老物件”引发共鸣
离开生活用品、家具类展厅,记者来到了农业生产类展厅,这里就是王世准以前的养殖大棚改造而成的,摆满了木犁、木耙、水车、织布机以及各类小型农具。
“这个木犁有50年了,耕作时,将木犁前端固定在牛身上,人则在后面握住犁把。”王世准解释说,犁完地后,要用犁耙粗略地整理一下土地,再用木耙压 平。继续往前走,记者看到了一个类似于木制水桶的器具,据介绍,这是一种给稻米脱壳的农具,人们将稻谷从上方的入口倒入,之后旋转外侧的木把,谷壳就会从器具中掉落出来。“这个器具是两年前从霍山县收来的,亲戚朋友都知道我喜欢收藏,遇到这种有趣又有年代感的‘老物件’都会告诉我。”
诸多农具中,一张木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桌子上摆放着生产队时期记工分的纸张、煤油灯、马灯、算盘、手电筒等物品。“这是我特意摆在这里的,想增 加展厅的氛围感,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王世准说,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来到这里后很有共鸣,都会在木桌这里停留,聊起以前生产队时期的往事。
现在的王世准已经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博物馆藏品的收藏和维护中,由于养殖场已经关闭,他偶尔会做些零工,只要有些积蓄,就全部用于藏品收藏。再加上定期需要专业人士维护,肩上的压力确实不小。尽管如此,王世准还力所能及地带动部分村民的就业。“老物件的搬运和维护都需要人手,目前在我这做过活的村民有三四十人,长期跟着我的有五六个人。”王世准告诉记 者,针对他面临的困难,村镇计划建设新的场馆并加强管理。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