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月5日,记者了解到,备受市民关注的合肥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工程整体顺利完工。交付馆方进场布展施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对外开放,市民可以一同感受科技魅力。
合肥新地标“智慧盒子”
合肥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位于石莲南路与彩虹路交口西侧,王咀湖公园范围内,总占地面积约70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合肥科技馆老馆建筑面积的4倍多。整个科技馆采用逐层穿插的阶梯状造型,融合入周围景观中,诠释了“人-自然-科技”主题,给人以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向上力量,采用了多种创新建设技术,被广大市民誉为“智慧盒子”。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针对工程重难点,合肥市重点局加强现场管理,引进多项新技术工艺。据介绍,工程结构形式复杂、不规则、超限结构及构件多,上部结构层高均超过8米,最大层高为18米。钢梁最大跨度23米,单根吊重16吨。钢桁架最大跨度33米,单榀吊重11.6吨。施工中,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应用BI米+智慧建造,钢骨结构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利用自密实混凝土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需或仅需轻微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能充满模板空间的混凝土,确保钢骨结构的成型质量,并且更节约空间。
超长斜坡种植屋面施工
据悉,该工程西侧及东侧为超长斜坡种植屋面,长度达到110米,坡度为24.5度。其中西侧斜屋面最大悬挑达到17.5米。对结构的成型质量要求高。通过合理划分施工分块,严格控制斜屋面的分块面积及浇筑顺序,确保先下后上,先竖向后平面的整体浇捣顺序。同时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浇捣质量及养护质量确保斜屋面的成型质量。
在屋面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克服坡度较大斜屋面不易种植和成活养护难等技术难题,组织园林绿化行业内专家优化斜屋面绿化苗木品种,确保“种的好,养的好”。通过建立雨水回收系统、严格控制扬尘及噪声污染、采用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的施工设施等措施实行绿色施工,并减少建筑垃圾。
此外,工程外幕墙是安徽省内首次使用阳极氧化复合铝板材料,该材料能够映射出周边自然环境,更加环保美观,建成后还将在外幕墙进行3D激光秀表演,将科技与自然完美融合。
安徽省最大室内球体建筑
记者注意到,在项目天象展厅内,有一座壮观的球幕影院,主体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结构框架结构部分和钢结构网壳球体部分组成,球体建筑直径达到26米,球幕影院容积约4960立方米,内部建筑面积约为450平方米,其中影幕区面积200平方米,观影仓面积250平方米,为安徽省内最大室内球体建筑,在全国也较少。网壳球皮采用3毫米穿孔铝单板,为了保证球体完成面圆滑,在施工质量、安装工艺、BIM设计水平、工厂铝板加工精度等方面精益求精。室内布置采用悬挂推出式三自由度动感座舱,一次可容纳48位观众,观影视角可达162度,充分保证了观影效果。
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合肥市重点局、市科协带领各参建单位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及疫情等不利因素,于2022年12月底顺利完成整体工程。
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科教民生工程,将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以及新馆建筑内的公共空间设计开展多样化的科普展示及教育活动,建成后设置13个展厅,形成一个集展览、教育、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文化场所,为公众提供更为舒适的公共环境。将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发展合肥市科普事业,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 发挥重要作用。
刘燕燕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