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活力品质新中心 时尚气质新淝河

©原创 2022-12-16 10:20

大皖新闻讯 星移斗转。当你再次踏足合肥市包河区淝河片区时,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叹 — — 老破小的城中村早已难觅踪影,一个现代化的品质城区呈现在眼前。

一年来,淝河镇围绕“六大行动”攻坚克难,在南淝河右岸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淝河故事”。蝶变重生、转型跨越,淝河步履不停,一幅“活力品质新中心、时尚气质新淝河”的新图景正铺展开来。


东城名郡复建点。

片区换新颜 打造宜居宜业新淝河

今年72岁的沈光礼老人是淝河镇关镇村人。他还清楚地记得,家门口的关镇河曾经是一条臭水沟,如今经过综合治理已经焕然一新,成了村民们爱去的景观河。

2014年,村民组征迁后,沈光礼和老伴暂时在外租房住。今年,老两口终于回迁到右岸景苑小区,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电梯新房。 “没有征迁前,哪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有这么好的环境。”沈光礼说,现在回迁安置小区环境很好,健身场地、设施都很齐全,小区里的老年大学还开设了各种课程,自己没事也会去听听,晚年生活比原来丰富多了。

蝶变、新生,这是淝河片区近年来离不开的“关键词”。

2017年6月,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在葛大店砸下“第一锤”。五年来,片区综合改造共完成征迁面积314.03万平方米,征迁进度达98%,目前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

今年以来,片区征迁扫尾持续推进,累计完成房屋征迁 364 户、14.06 万平方米。秋浦河路(北京路-棠樾路段)、牯牛降路(北京路-上海路段)等一批重点路段竣工验收,高铁路中小学、合肥市三院新区等公共项目加快建设,片区品质持续提升。

片区换新颜,脚步不停歇。新的一年,淝河镇将聚焦“征迁攻坚清零”的目标,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定期通报机制,做到“每周有调度、每月有进度”。全力保障合肥市三院新区、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工人文化宫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动平塘王复建点、黄巷复建点等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御景黄城、东城名郡等小区安置工作。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淝河生态公园四期工程、卫立煌故居公园等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淝河。


包河区淝河镇党群服务中心。

产业再升级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一些惠企政策,但很多企业不了解,我们就通过走访宣传的方式,把这些奖补政策送上门,并协助他们完成申报。”淝河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杨勇介绍,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等难题。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定期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主动出击,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这是淝河镇落实“一改两为”的重要举措,也是淝河产业转型的有力抓手。 “在淝河,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落地,与其相关的职能部门都要主动对接服务,凝聚为企服务的最大合力。”分管经济发展的副镇长吴晓雯表示。

这两年,淝河镇坚持项目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加快片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根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淝河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16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0.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建筑业总产值34.6亿元,实现入库税金2.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48亿元。中国视界、国网安徽电力等六大科研地块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优质项目持续入库,在库投资项目达37个。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惠企纾困政策,走访调研各类企业近700家,先后解决企业“困点” “难点”问题60余项。

新的一年,淝河仍将把加速转型列为第一目标,不断提升发展质效。持续深化“淝河+建发”的服务模式,全力保障润城中心、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合肥三院、高铁路中小学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依托“中国视界”人工智能产业平台,聚力引进一批科创型、补链型项目,打造具有淝河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加大纾困保障力度,尽最大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老党员讲红色故事。

民生有保障 办好群众关心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每年年初会征集居民意见,结合实际,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淝河镇社保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共举办9场技能培训,涵盖收纳师、插花师、美甲师、面点师等,有效促进了重点群体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以来,淝河镇深入落实“暖民心行动”部署要求,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搭建线上平台、增加见习岗位、提供技能培训、落实补贴政策等方面同向发力,不遗余力畅通对接供需两端、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

为实现“三公里就业圈”,淝河镇打造就业平台“就业e站”,周边企业可以发布用工信息,居民可以发布求职意向,双向解决“就业难”和“用工难”问题。自平台上线以来,入驻各类企业5500余家,提供岗位3500余个,注册求职者超过9000人。

办好群众关心的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今年以来,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开展, “暖民心”十大行动高标推进,淝河镇投入民生资金950万元。龙湖苑、贾大郢D区等5个复建点建设提质提速,2200余套回迁小区不动产权证成功办理,群众“安居更安心”。同和民康、仁和佳园老旧小区改造稳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率达96.8%,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南淝河、关镇河水质持续好转,南淝河右岸公园等一批城市绿廊建成投用,河畅景美、蓝绿交融的优良生态加快实现。

新的一年,淝河镇将厚植情怀,改善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暖民心”工程,推深做实“就业e站”平台,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百姓真正过上“向往的生活”。

党建有力量 引领基层治理更精细

今年9月份,11名身着红马甲的党员群众在老官塘社区“上岗”。他们进家入户、巡查走访、采集信息、收集民意,不仅参与疫情防控,小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老官塘社区择优选配的一批“红色小管家”。

“前期我们通过宣传,让居民充分了解‘红色小管家’的职责,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老官塘社区相关责任人介绍,一段时间下来, “红色小管家”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社区也形成了“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楼栋长”的基层治理队伍,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民生民意,一头连着和谐稳定。通过党建引领,把红色力量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末梢”,淝河镇一直在探索。

政治引领有高度、社区治理有力度、为民服务有速度、邻里和谐有温度。今年以来,淝河镇推深做实“四度党建”,镇级“四度党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各村居分中心有序铺开, “1+9+N”先锋阵地矩阵规模初具。 “红色理响”宣讲团活动持续深化,开展分众化宣讲12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举一面旗、守住一颗心、永葆一份情。接下来,淝河镇还将全面推进“四度党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先锋阵地”中心辐射、以点带面,筑牢基层党建阵地矩阵。同时,在疫情防控、征迁安置、环境整治等重难点工作中,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黄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刘哲

编辑 宋蕾

大皖新闻讯 星移斗转。当你再次踏足合肥市包河区淝河片区时,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惊叹 — — 老破小的城中村早已难觅踪影,一个现代化的品质城区呈现在眼前。

一年来,淝河镇围绕“六大行动”攻坚克难,在南淝河右岸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淝河故事”。蝶变重生、转型跨越,淝河步履不停,一幅“活力品质新中心、时尚气质新淝河”的新图景正铺展开来。


东城名郡复建点。

片区换新颜 打造宜居宜业新淝河

今年72岁的沈光礼老人是淝河镇关镇村人。他还清楚地记得,家门口的关镇河曾经是一条臭水沟,如今经过综合治理已经焕然一新,成了村民们爱去的景观河。

2014年,村民组征迁后,沈光礼和老伴暂时在外租房住。今年,老两口终于回迁到右岸景苑小区,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电梯新房。 “没有征迁前,哪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有这么好的环境。”沈光礼说,现在回迁安置小区环境很好,健身场地、设施都很齐全,小区里的老年大学还开设了各种课程,自己没事也会去听听,晚年生活比原来丰富多了。

蝶变、新生,这是淝河片区近年来离不开的“关键词”。

2017年6月,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在葛大店砸下“第一锤”。五年来,片区综合改造共完成征迁面积314.03万平方米,征迁进度达98%,目前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

今年以来,片区征迁扫尾持续推进,累计完成房屋征迁 364 户、14.06 万平方米。秋浦河路(北京路-棠樾路段)、牯牛降路(北京路-上海路段)等一批重点路段竣工验收,高铁路中小学、合肥市三院新区等公共项目加快建设,片区品质持续提升。

片区换新颜,脚步不停歇。新的一年,淝河镇将聚焦“征迁攻坚清零”的目标,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定期通报机制,做到“每周有调度、每月有进度”。全力保障合肥市三院新区、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工人文化宫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动平塘王复建点、黄巷复建点等安置房建设,有序推进御景黄城、东城名郡等小区安置工作。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淝河生态公园四期工程、卫立煌故居公园等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淝河。


包河区淝河镇党群服务中心。

产业再升级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一些惠企政策,但很多企业不了解,我们就通过走访宣传的方式,把这些奖补政策送上门,并协助他们完成申报。”淝河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杨勇介绍,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影响,很多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等难题。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会定期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主动出击,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这是淝河镇落实“一改两为”的重要举措,也是淝河产业转型的有力抓手。 “在淝河,一家企业或一个项目落地,与其相关的职能部门都要主动对接服务,凝聚为企服务的最大合力。”分管经济发展的副镇长吴晓雯表示。

这两年,淝河镇坚持项目引领、创新驱动,不断加快片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根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淝河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16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0.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建筑业总产值34.6亿元,实现入库税金2.1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48亿元。中国视界、国网安徽电力等六大科研地块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优质项目持续入库,在库投资项目达37个。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惠企纾困政策,走访调研各类企业近700家,先后解决企业“困点” “难点”问题60余项。

新的一年,淝河仍将把加速转型列为第一目标,不断提升发展质效。持续深化“淝河+建发”的服务模式,全力保障润城中心、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合肥三院、高铁路中小学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依托“中国视界”人工智能产业平台,聚力引进一批科创型、补链型项目,打造具有淝河标识的地标产业集群。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加大纾困保障力度,尽最大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老党员讲红色故事。

民生有保障 办好群众关心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每年年初会征集居民意见,结合实际,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服务。”淝河镇社保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共举办9场技能培训,涵盖收纳师、插花师、美甲师、面点师等,有效促进了重点群体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以来,淝河镇深入落实“暖民心行动”部署要求,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搭建线上平台、增加见习岗位、提供技能培训、落实补贴政策等方面同向发力,不遗余力畅通对接供需两端、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

为实现“三公里就业圈”,淝河镇打造就业平台“就业e站”,周边企业可以发布用工信息,居民可以发布求职意向,双向解决“就业难”和“用工难”问题。自平台上线以来,入驻各类企业5500余家,提供岗位3500余个,注册求职者超过9000人。

办好群众关心的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今年以来,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开展, “暖民心”十大行动高标推进,淝河镇投入民生资金950万元。龙湖苑、贾大郢D区等5个复建点建设提质提速,2200余套回迁小区不动产权证成功办理,群众“安居更安心”。同和民康、仁和佳园老旧小区改造稳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率达96.8%,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南淝河、关镇河水质持续好转,南淝河右岸公园等一批城市绿廊建成投用,河畅景美、蓝绿交融的优良生态加快实现。

新的一年,淝河镇将厚植情怀,改善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暖民心”工程,推深做实“就业e站”平台,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织密兜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百姓真正过上“向往的生活”。

党建有力量 引领基层治理更精细

今年9月份,11名身着红马甲的党员群众在老官塘社区“上岗”。他们进家入户、巡查走访、采集信息、收集民意,不仅参与疫情防控,小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是老官塘社区择优选配的一批“红色小管家”。

“前期我们通过宣传,让居民充分了解‘红色小管家’的职责,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老官塘社区相关责任人介绍,一段时间下来, “红色小管家”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社区也形成了“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楼栋长”的基层治理队伍,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民生民意,一头连着和谐稳定。通过党建引领,把红色力量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末梢”,淝河镇一直在探索。

政治引领有高度、社区治理有力度、为民服务有速度、邻里和谐有温度。今年以来,淝河镇推深做实“四度党建”,镇级“四度党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各村居分中心有序铺开, “1+9+N”先锋阵地矩阵规模初具。 “红色理响”宣讲团活动持续深化,开展分众化宣讲120余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举一面旗、守住一颗心、永葆一份情。接下来,淝河镇还将全面推进“四度党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先锋阵地”中心辐射、以点带面,筑牢基层党建阵地矩阵。同时,在疫情防控、征迁安置、环境整治等重难点工作中,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黄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刘哲

编辑 宋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