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因疫情防控需要,不少地方的中小学生开始全面居家上网课。虽然线上课堂越来越普及,但可能还是有不少老师和孩子是第一次体验。有家长反映,孩子上网课“效率低”、“容易分心”、“使用电子产品过度”、“脾气暴躁”、“爱和父母吵架”等问题,孩子们也抱怨,上网课“无聊”、“没有时间玩”、“不自由”。孩子在家上网课“熬不住”了怎么办?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内科发育行为儿科的徐桂凤医生就如何帮助孩子上好网课,专门为老师和家长梳理了“修炼内功”的六大关键词。
老师关键词:熟悉工具/制定规则/互动沟通
徐桂凤表示,“线上教学”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是对孩子们的考验,更是对教育方式的全新挑战。尝试新的体验和事物,新奇和手忙脚乱都在所难免,帮助孩子适应线上课堂,首先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好各自的心理和行为准备,同时也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及时有效沟通。
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把握网络课堂特点、活用工具。比如,目前的一些网络视频工具需要充会员才能允许60个孩子同时打开摄像头,否则就只能同时容纳30个孩子同时打开。视频会议的工具里有全员静音的功能、举手的选项、分组讨论的设置、投票功能可用来做随堂测验等。老师们尽快熟悉这些工具的用法,可以让网课的课堂既有序也有趣。
同时,要制定新规,帮助孩子熟悉、内化网课模式要求。比如上课必须打开摄像头、不能使用虚拟背景(如果考虑家庭隐私考虑使用的话,可以考虑班级统一使用同一个虚拟背景)、需要固定用户名等,这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长的配合。同时,老师们可以考虑使用行为学的方法,让规则快速被孩子熟悉和内化。比如,举手回答问题后记一分,上课坐好不乱开语音的孩子记一分等。
在互动沟通方面,老师要尽可能关注不同孩子的需求。有家长反馈,孩子很希望老师能点名自己回答问题,但是不敢在课堂上开语音,或者举手的时候,老师因为屏幕人数限制可能看不到孩子的视频。一方面,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调整认知,并教孩子使用举手按钮;另一方面,老师也需要在课堂和孩子及时的沟通。家长应告诉孩子,老师不可能一节课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回答问题和分享,但是用举手按钮的小朋友,老师一定能看到,老师会轮流给大家机会来分享。
家长关键词:缓冲垫/陪伴支持/视力保护
徐桂凤认为,家长要当好“缓冲垫”,维护家庭小系统的稳定轻松。“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有不确定感和不可预测感,这种状态下我们的确也容易紧张焦虑。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家庭是直接对他们发挥影响的重要微系统之一。”徐桂凤表示,越是这个时候,家长更需要发挥缓冲垫的作用,缓冲因为环境要求和未知变化带来的焦虑和压力,而不是放大焦虑和压力,作用于孩子身上。因此,在既有要求和安排下,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在不确定的大系统中,尽可能让家庭小系统的安排和状态稳定和轻松。比如,有意识安排一些家庭活动,时不时一起看场电影,一起做一些家庭游戏等,都有助于调节家长自己以及孩子的情绪状态。
此外,家长要注重陪伴和行为管理。如果是低年级的孩子,以前没有接触过网络课堂,建议一开始上网课的时候,家长要提供适度的设备使用帮助。比如,保证孩子上课网络的通畅、上课环境的相对安静和独立,并帮助孩子了解静音和视频开关的方式,提问举手的方式等。
孩子们往往对于视频教学也很新奇,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建议初始的一些课,家长可以陪同,配合老师要求的网课规则,给予孩子适度的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学会抓大放小,保证孩子基本状态,不要盯着各种小细节反复纠正提醒,否则容易导致亲子冲突,得不偿失。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适应两三天基本就可以不需要全程陪伴了,偶尔关注一下课程进展以及孩子的状态就可以。
徐桂凤提醒家长们注意,一定不能完全把孩子放在房间里一整天不管。因为网络连接状态下,孩子有可能会自己浏览网站甚至自己下载游戏。如果可以,家长也可以做一些电脑下载的设置和网页浏览的限制。如果孩子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多动症儿童等,在网络课堂上则需要更多的支持,那么家长就需要增加陪伴和行为管理的时间。
防疫期间,网课不可避免带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大幅度增加和户外自然光接触时间的减少,孩子的视力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的担忧。徐桂凤建议,家长需要在课间尽可能让孩子出来走一走动一动。如果不能陪伴,可以提前帮助孩子根据课程安排定好闹钟,提醒孩子定时起身活动一会。能出门的,在小区活动,尽可能保证一些户外运动。不能出门只能在家庭中活动的,可以在阳台或者窗边安排一些远眺和肢体活动。
“网课期间,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面对改变和未知,大人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室内活动,正念冥想或者瑜伽等运动、听听音乐唱唱歌、画画、书法、手工等,都可以一定程度帮助我们调节情绪。” 徐桂凤表示,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排练一下家庭话剧表演、带着孩子唱唱家庭KTV、让孩子做一下可爱的动物瑜伽、家庭寻宝游戏等等。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