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1年合肥市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首次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原创 2022-09-08 22:37

大皖新闻讯 这十年,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改善明显、持续好转,空气、水环境质量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9月8日上午,“合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生态环境专场,大皖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合肥市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SO2、NO2、CO、O3、PM10、PM2.5,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首次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十年来,合肥市聚力攻坚,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9.2%;空气质量优良率85.8%,较2015年提升15.9个百分点。2021年,合肥市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SO2、NO2、CO、O3、PM10和PM2.5)首次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其中,PM2.5年均浓度自2013年的8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32.5微克/立方米,降幅为63%,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O3年均浓度分别为63微克/立方米、143微克/立方米,达到二级标准;NO2、SO2、CO年均浓度分别为36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达到一级标准。

同时,优良天数比率逐年升高。2021年,合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优良率85.8%,其中有96天空气质量为优,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与2013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了130天(优良率增长35.9%),重污染天气持续清零。

据介绍,从当前来看,合肥市大气污染特征可概括为环境空气中粗、细颗粒物并重;成因上,一次排放与二次转化并存;排放上,扬尘与工业等一次排放仍占主导,机动车等臭氧与二次颗粒物的前体物源类的重要性逐渐上升的排放格局,属于典型的混合型污染特征。

汪玉茹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王翠


大皖新闻讯 这十年,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改善明显、持续好转,空气、水环境质量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9月8日上午,“合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生态环境专场,大皖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合肥市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SO2、NO2、CO、O3、PM10、PM2.5,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首次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十年来,合肥市聚力攻坚,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9.2%;空气质量优良率85.8%,较2015年提升15.9个百分点。2021年,合肥市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SO2、NO2、CO、O3、PM10和PM2.5)首次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其中,PM2.5年均浓度自2013年的8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32.5微克/立方米,降幅为63%,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O3年均浓度分别为63微克/立方米、143微克/立方米,达到二级标准;NO2、SO2、CO年均浓度分别为36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达到一级标准。

同时,优良天数比率逐年升高。2021年,合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优良率85.8%,其中有96天空气质量为优,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与2013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了130天(优良率增长35.9%),重污染天气持续清零。

据介绍,从当前来看,合肥市大气污染特征可概括为环境空气中粗、细颗粒物并重;成因上,一次排放与二次转化并存;排放上,扬尘与工业等一次排放仍占主导,机动车等臭氧与二次颗粒物的前体物源类的重要性逐渐上升的排放格局,属于典型的混合型污染特征。

汪玉茹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王翠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