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合肥城乡建设局网消息,近日,《合肥市“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印发,其中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左右。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到2025年,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左右,全省首位度保持在45%以上,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2%左右;实现建筑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对合肥市GDP贡献率进一步增强;贡献入库税收超150亿元,对社会就业拉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到2025年,力争年产值超500亿元企业1-2家,超200亿元企业8家,超100亿元企业20家;特级资质企业数量达到25家,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数量达到260家,资质类别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筑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行业结构显著优化
到2025年,全市房屋建筑施工产值占比降至40%以下,公路、铁路、水利、港航、化工等领域产值占比逐年上升;外埠市场产值占比提升至40%以上;紧随国家战略,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新拓展1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承揽承揽“高、大、精、尖”项目能力进一步增强。
品牌效应显著放大
“十四五”期间,创建“鲁班奖”20项以上,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奖”30项以上,创建“黄山杯”等省级优质工程200项以上;到2025年,新增ENR“250强国际承包商”2家以上,新增建筑业上市企业5家。
建筑科技显著增强
。全市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全行业技术开发投入、技术装备率、动力装备率、机械化施工水平、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十四五”期间,新增省级以上工法200项,主编、参编国家或者行业规范、标准5部以上。到2025年末,特级和一级企业全面掌握并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应用。
建造方式显著改进
到2025年,城镇地区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覆盖率达到100%,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10个以上。
县域发展显著提质
到2025年,年产值超千亿的县(区)、开发区超过3个,超500亿的县(区)、开发区超4个。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新引进国内10家以上建筑业领军企业落户我市。
营商环境显著向好
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到2025年,实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全覆盖;建筑市场秩序持续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规划显示,合肥建筑业产值从“十二五”末的3006亿元发展至2020年的446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23%,产值规模保持在占全省45%以上。2020年,合肥市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为84.21万人,比“十二五”末同期增加12.43% 。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