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考评中跃居第六位、连续六年稳居第一方阵、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位居第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科技部批准建设的“世 界一流科技园区”、中国声谷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较“十二五”翻一番…… “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人步履铿锵,在打造一流高科技 园区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经济成绩单亮眼,GDP较 “十二五”翻一番
“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GDP较“十二五”翻一番;在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措施基础上,财政收入事项平稳增 长,全区市场主体形成的财政总收入破千亿元,年均增长 17%,较“十二五”时期增长3.41倍;2020年高新区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1500余家,是2015年的3.5倍;“十三五”期间高新 区自主培育的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94家,其中首发上市公 司27家,15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52家; 全区市场主体超五万户,较 “十二五”总数翻两番。 经济发展的同时,合肥高新区软硬件方面设施也不断 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人才公寓项目——合肥高新区 擢秀园落成、众多学校医院资源全方面提升。设立全省首 个区级G60“一网通办”窗口,设立外资企业快办窗口、代办 领办窗口;合肥高新区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共28 个,总投资30多亿元。2019年,合肥高新区再次获评全国模 范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蜀南庭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2017 年获评 “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创新创业的热土高新区
深耕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独树一帜
合肥高新区深耕原始创新,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攻克 变革性技术为主线,创新策源能力大幅提升。 加速布局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合肥高新区围绕“2+8+ N+3”体系,重点布局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以及未来网 络基础设施、超导核聚变中心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天地 一体化网络中心、离子医学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等交叉 前沿研究平台,建成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中科院 工研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了“基础科学-应用技 术-产业化”的转化桥梁,为推动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 原始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际前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通过聚焦关键核心技 术,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在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 脑科学、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涌现出自主可控量子计算机 控制系统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十三五”期间,合肥高 新区共11家企业参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 授权总量连续3年领跑全省,合肥高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 原始创新策源地。
中国声谷
秉承人才为先,创新创业人才荟萃
合肥高新区把人才作为最大资源,坚持育好人才、做好 服务、优化环境,让人才在合肥高新区留得住、干得好。 “十三五”末,全区从业人员总量增至37万人,接受过高 等教育人员(大专及以上)占比约7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 动者比例为20%,拥有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53人,市级以 上创新创业团队164支。引进20余所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 1.6万余人。分类培训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 人才6万多人次。 五年来,全区累计新增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零就业家庭保持百分百动态清零。全区13个社居委 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基本形成覆盖社区(村)、社区服务中 心和区三级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就业及社会保 障服务体系向社区覆盖。累计发放就业专项资金约1亿元, 为企业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5000余家次,累计开发公 益性岗位、大学生见习岗位、高校毕业生特定岗位1500多 个。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解决创业者资金短缺 融资难问题。2018年和2019年,高新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市 人社系统就业创业优秀单位和民生工程优秀单位。
量子大道
教育资源不断优化 ,医疗事业突飞猛进
合肥高新区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科学调整中小学、 幼儿园布点规划,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提升中小学办学品 质。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共28个,总投资30多亿 元。现有中小学21所,其中小学11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 制学校4所(含民办学校3所),在校生1.8万人;幼儿园38 所,其中公办园18所、普惠园11所、民办园9所,在园幼儿 1.2万人,已形成“民办-普惠-公办”的学前教育格局。与合 肥六中合作开办合肥高新创新实验中学,引入中国科大附 中举办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与北师大附中合作办学取 得实质性进展;与合肥幼教集团、安大幼教集团、创和幼教
集团合作举办13所优质公办园;全省唯一一所加拿大外籍 人员子女国际学校(中加学校)知名度全面提升。与此同 时,社区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公平教育”齐头并进,“教育 大数据”应用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教育快速“起飞”的同时,合肥高新区医疗保障力度也 不断加大。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安医大一附院高新分院、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省国际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等高端医疗 资源成功入驻,建成三甲医院 2 家,二甲医院 1 家, 5 个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总计 89 家,新增 40 家,形成以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分院等三甲大型医疗机构为核心、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节点、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的三级诊 疗体系。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5 分钟医疗保健服 务网络初具雏形。 打造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国际化医疗 服务水平。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相继投入使用长宁卫 生服务中心、永和及杨林卫生站,居民就医感受明显改善。 引入知名专家团队,设立2个“名医工作室”,社区卫生中心 服务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5家社区卫生中心先后获评国家或 省级示范。积极发展“互联网+医保”线上业务,在37家定 点医疗机构和73家定点药店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 实现扫码、无卡结算。
多措并举抓环保,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获得三项生态环保方面国 家级荣誉。2018年,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获得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表彰的“全国环境保护先进集 体”;2019年,高新区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复查评估工 作中被生态环境部、科技部、商务部联合评为优秀等级; 2020年,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 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荣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 现突出的集体”称号。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自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开展以来,合肥高新区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市考核中 均为优秀等级。 园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PM10 和PM2.5平均浓度均值实现“六年双下降”,三条市考断面 水质从劣Ⅴ类提升为Ⅲ类和Ⅳ类。2016年~2019年,高新区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在各级抽查考核中均为优秀。 谋划实施多项生态环保创新举措。合肥高新区率先在 全国开发区中编制《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发展规 划》,做优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在全国首设“环保鼓励奖”和 “环保技改奖”,以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园区企业主动对生 产工艺和环保设施提标改造,累计兑现资金3000万元。构 筑“1+6”环保智库体系,提高环评效能,支撑政府科学决策 和企业精准治污。开设“环保学校”,建立企业互查互学和 轮岗培训制度,分类教学、定制培训、实战考试。构建“天地 空一体化”环境监测体系,重点建设工业三废处理过程智能 监控系统、大气污染物溯源监控等系统、重点河湖水质在线 监测系统、环保大数据平台等。
严凌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赵明玉 余康生
编辑:唐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