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寒夜里的守护者|救助站队员:寒夜坚持“扫街” 为流浪者送温暖

©原创 2021-01-17 09:04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穿上有救助标识的反光背心,手拿救助物资和手电筒,晚上10点,合肥市救助站的夏晨星和救助站队员两人一组的夜间巡查小分队开始出动了。在室外-9℃的环境中,他们靠着手电筒发出的“希望之光”,穿过一条条昏暗的小路,寻找在桥梁涵洞和无人居住的拆迁房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在这漫漫寒夜中为他们送去温暖。

夜间巡查,为流浪人员送去御寒衣物和食物。

深夜出动 为流浪人员送去温暖

几块木板搭建的简易床,几床棉被,一些生活杂物……北一环路与胜利路交口一处高架桥下住着一位50多岁的流浪男子,这些物品就是这名男子的全部家当。当合肥市今冬第一次寒潮来临,夏晨星和队员们在-9℃的天气里开始了夜间巡查行动,向流浪人员提供救助。夏晨星告诉记者,在与流浪人员的交谈中得知其因习惯了流浪生活并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返乡,只能为其送来御寒的棉衣棉鞋以及食物和留有联系方式的宣传册。

“晚上温度太低了,雨雪天气这里特别冷,很担心他们。”寒冬里的每次夜晚巡查,夏晨星和队员们总是尽力劝导流浪人员前往救助站生活。“有些流浪人员习惯不了救助站的生活作息,一直不愿意前往,我们也是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基础上尽力给予帮助。”夏晨星坦言,救助工作要本着“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尊重流浪人员的选择。

每每遇到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他们总是留下联系方式并多次叮嘱其有需要及时联系。

反复劝导 让流浪者与家人团聚

25个易出现点和15个露宿点,合肥市四个主城区中流浪人员的居住地成为夏晨星心中最心心念念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巡查,夏晨星的心总是悬着的,“我们希望流浪人员的人数能越来越少,每个人都能有家可回,有地可去。”

在合肥市南七地下通道里,一位老人正坐在台阶上,面前还放着包裹和饮料瓶等杂物。夏晨星说,这位72 岁高龄的老人,因为和老伴闹矛盾在家里过得不开心,一气之下就来到合肥流浪,以乞讨为生。每次被问及身份,老人总是支支吾吾不愿多谈。原来,老人曾经在救助站的帮助下回过家,但今年又因为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在此处地下通道已住了一个月左右。

“家庭问题,一两句讲不明白,真的谢谢你们的关心!”说到动情处,老人潸然泪下。在送上御寒物资、食物后,夏晨星和救助队员还是放心不下,“我们会继续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如果老人有意回家,会及时送他回家与家人团聚。”

21年坚守 夜间巡查守护这座城

去年11 月份,合肥市救助站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低于0℃的天气下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对固定点位的流浪乞讨人员宣传政策、给予物资、劝导返乡。并针对目前夜间气温低的实际情况,对重点人群展开重点巡查。

今冬以来,夏晨星和救助队员们已经摸排了合肥市区28 名固定流浪乞讨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并已在一些固定点位安装了救助引导牌。他们将逐步做思想工作,并与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家人联系,同时联系社工对这些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为帮助流浪人员寻找亲人回到家乡,夏晨星和救助队员们一方面通过流浪人员聊天中透露的信息进行敏感捕捉,一方面认真梳理和甄别核查流浪者的有效身份信息,借助传统和网络寻亲两种方式,帮助他们找到亲人。多年来,617位流浪人员找到了亲人回到了家乡。

20 岁当兵退伍后选择到救助站工作,21 年来,夏晨星始终坚持着和队员们夜间巡查。他们的生活没有剧情般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却用自己的平凡,守护这座城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穿上有救助标识的反光背心,手拿救助物资和手电筒,晚上10点,合肥市救助站的夏晨星和救助站队员两人一组的夜间巡查小分队开始出动了。在室外-9℃的环境中,他们靠着手电筒发出的“希望之光”,穿过一条条昏暗的小路,寻找在桥梁涵洞和无人居住的拆迁房中的流浪乞讨人员,在这漫漫寒夜中为他们送去温暖。

夜间巡查,为流浪人员送去御寒衣物和食物。

深夜出动 为流浪人员送去温暖

几块木板搭建的简易床,几床棉被,一些生活杂物……北一环路与胜利路交口一处高架桥下住着一位50多岁的流浪男子,这些物品就是这名男子的全部家当。当合肥市今冬第一次寒潮来临,夏晨星和队员们在-9℃的天气里开始了夜间巡查行动,向流浪人员提供救助。夏晨星告诉记者,在与流浪人员的交谈中得知其因习惯了流浪生活并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接受帮助,也不愿意返乡,只能为其送来御寒的棉衣棉鞋以及食物和留有联系方式的宣传册。

“晚上温度太低了,雨雪天气这里特别冷,很担心他们。”寒冬里的每次夜晚巡查,夏晨星和队员们总是尽力劝导流浪人员前往救助站生活。“有些流浪人员习惯不了救助站的生活作息,一直不愿意前往,我们也是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基础上尽力给予帮助。”夏晨星坦言,救助工作要本着“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尊重流浪人员的选择。

每每遇到不愿意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他们总是留下联系方式并多次叮嘱其有需要及时联系。

反复劝导 让流浪者与家人团聚

25个易出现点和15个露宿点,合肥市四个主城区中流浪人员的居住地成为夏晨星心中最心心念念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巡查,夏晨星的心总是悬着的,“我们希望流浪人员的人数能越来越少,每个人都能有家可回,有地可去。”

在合肥市南七地下通道里,一位老人正坐在台阶上,面前还放着包裹和饮料瓶等杂物。夏晨星说,这位72 岁高龄的老人,因为和老伴闹矛盾在家里过得不开心,一气之下就来到合肥流浪,以乞讨为生。每次被问及身份,老人总是支支吾吾不愿多谈。原来,老人曾经在救助站的帮助下回过家,但今年又因为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在此处地下通道已住了一个月左右。

“家庭问题,一两句讲不明白,真的谢谢你们的关心!”说到动情处,老人潸然泪下。在送上御寒物资、食物后,夏晨星和救助队员还是放心不下,“我们会继续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如果老人有意回家,会及时送他回家与家人团聚。”

21年坚守 夜间巡查守护这座城

去年11 月份,合肥市救助站启动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低于0℃的天气下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对固定点位的流浪乞讨人员宣传政策、给予物资、劝导返乡。并针对目前夜间气温低的实际情况,对重点人群展开重点巡查。

今冬以来,夏晨星和救助队员们已经摸排了合肥市区28 名固定流浪乞讨人员,全部登记造册,并已在一些固定点位安装了救助引导牌。他们将逐步做思想工作,并与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家人联系,同时联系社工对这些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为帮助流浪人员寻找亲人回到家乡,夏晨星和救助队员们一方面通过流浪人员聊天中透露的信息进行敏感捕捉,一方面认真梳理和甄别核查流浪者的有效身份信息,借助传统和网络寻亲两种方式,帮助他们找到亲人。多年来,617位流浪人员找到了亲人回到了家乡。

20 岁当兵退伍后选择到救助站工作,21 年来,夏晨星始终坚持着和队员们夜间巡查。他们的生活没有剧情般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却用自己的平凡,守护这座城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