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榜样|女大学生毕业后下乡务农 打造农业综合体当上“农场主”

©原创 2020-07-06 07:19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草帽之下是黝黑的脸庞,熟练分拣小龙虾的双手粗糙而布满伤口……这就是大学毕业才3 年的赵九梅的形象,与很多光鲜的同龄人比起来,似乎有些“黯淡”,但她丝毫不介意。相对于个人形象,她更关心自己农场的产品和服务——2017 年,赵九梅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来到巢湖市黄麓镇芦溪村,希望运用所学知识在农村开辟一片天地、助力乡村振兴。

出身农家考上农大,她立志务农

赵九梅今年26 岁,来自阜阳市临泉县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她从小就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渐渐对农村有了特殊的情怀。

“上高中的时候听老师说,西方国家农业十分发达,都实行机械化,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很高。”赵九梅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务农”,但是要做新型职业农民,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农业生产。

赵九梅在接受采访。

2013 年高考,赵九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校期间,赵九梅刻苦学习,勤于实践,把握每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慢慢积累着专业知识,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

大二下学期,赵九梅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里看到一则“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实验班”招募学员的通知。原来,该实验班由安徽农业大学、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设,致力于共同培养“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业青年农民和农业经营者。

记者了解到,安徽农业大学是全国高校中首个开设这种联合培养新型农业人才创新模式的学校。“这是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名校名企参与,所学内容也更有针对性,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赵九梅说,因此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实验班只有30 个名额,但当时全校有100 多人报名,竞争比较激烈,赵九梅“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入选。“选人标准里,学习成绩肯定是排在首位的。”赵九梅说,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实验班考察报名人员对农业是否是“ 真爱”时,她获得了高分。

田间地头亲力亲为    她定能成事

赵九梅现在的身份是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名职业经理人。但在巽风湖生态农业园里,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凡事都亲力亲为,非常能吃苦。”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说,赵九梅到这来搞“创业孵化”时,他还怀疑一个女孩子搞农业是否能撑得下去。但是工作中的赵九梅让他改变的看法,觉得她豁得出去、是个“能成事的人”。

今年76 岁的吴祖伦是芦溪村人,一到农忙时,就到生态农业园打工,3 年来也见证了赵九梅的成长。“不管是下秧苗还是捞小龙虾,她都在现场和我们一起干。”吴祖伦说,起初村民都觉得大学生到农村干农活,肯定不会长远,但没想到她坚持了下来,“她的专业知识很丰富,经常指导我们,不过有时候她也会请教我们,有点教学相长的意思。”

如今正是小龙虾的收获季节,6 月30 日,记者见到赵九梅时,她正在顶着大太阳在水田里捞小龙虾。她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很忙,经常凌晨4:00 就要起来干活了,打捞、分拣小龙虾,与前来拉货的客户对接,去稻田查看秧苗,去苗圃看看花木……一直忙到上午10:00 才能休息一下,然后和工人一起解决午餐问题;短时间的午休后,她会再次来到田间地头,一直忙到很晚才能回到住处。

赵九梅在起网捞小龙虾。

记者了解到,除了提供技术指导、与工人一起干活,赵九梅还要负责公司的财务等工作,即使回到住处,也要忙到很晚才能睡觉。“睡眠不是很足,忙的时候,3 个小时都不到。”赵九梅说。

赵九梅的爱人在南京上班,好不容易来一趟生态农业园看她,她却抽不出时间来,“他有时候窝在我住的地方上上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被我拉到田间地头体验农村生活。”

开始创业开心务农,她成农场主

在实验班里,除了农学的基础课程,赵九梅还学了农业生产技术课程,以及农场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综合类课程。“这打破了过去农学专业单一专业学科的限制,让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赵九梅说,试验班的学习经历,让她储备了新型农场主可能面临的技术和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坚定了她返乡创业、助力农村振兴的信心。

“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也比较重视实践,2016 年下半年进入大四,学校开始安排赵九梅等学员实习。与普通专业的学生实习不同,他们实习的内容是农业“创业孵化”。

“学校安排我们到巢湖市黄麓镇芦溪村的巽风湖生态农业园考察,让我们想办法让这个农业项目‘活起来’。”赵九梅说,她和4 名同学来到这里后发现,这个农业园就是一片荒地,什么设施都没有,这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

“这个地方在巢湖边上,背山靠水,生态环境十分不错。”赵九梅说,在对芦溪村进行考察后,大家决定要在这里打造兼具生态和市场效益的现代农场。为此,他们曾赴多地参观农业项目和基地。

经过论证,稻虾综合种养成为巽风湖生态农业园的首位项目,主要生产经营稻虾米和小龙虾。

经过3 年发展,生态农业园如今已经步入正轨,正在积极拓展业务,如苗木种植、餐饮等,除了卖产品,还要卖服务。

6 月30 日,记者在巽风湖生态农业园发现,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极具田园风光的“ 度假区”,在4000 多亩的水田中,有一个古朴而又现代、设施齐备的“庄园”,十分吸引人。

帮村民又帮大学生    她收获喜悦

过去3 年,赵九梅被太阳晒得黝黑,被蚊虫叮咬到满腿是包……但是,尝尽了农业创业艰苦的她,却丝毫没有动摇扎根基层、服务农业的心。

“水稻和小龙虾收获的季节,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我也由衷感到幸福和骄傲。”赵九梅说,收获后的喜悦让她信心满满,更鞭策她不浮不躁继续前行。

为了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和优质绿色稻米生产最新技术,赵九梅不断加强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请教大学老师以及相关部门专家,还到别的稻田养虾基地去考察取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九梅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生态农业园产出的大米,目前销售额已超300 万元。

从大学生变身“农场主”,赵九梅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到农业生产中,不但节约了农业生态园生产成本、稳定了粮食产量、提高了水稻品质,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悉,该生态农业园内每亩田可实现利润4500元。

黄麓镇芦溪村很多村民也从该项目中受益多多。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100 余人,其中女性村民约70 人,为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在3 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赵九梅还积极引导带动身边的年轻人扎根基层,投身农业。2017 年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委、共青团安徽省委进一步展开战略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先后承接了15 位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 多人次,全力打造“产学研”成功合作典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吉祥   摄影报道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草帽之下是黝黑的脸庞,熟练分拣小龙虾的双手粗糙而布满伤口……这就是大学毕业才3 年的赵九梅的形象,与很多光鲜的同龄人比起来,似乎有些“黯淡”,但她丝毫不介意。相对于个人形象,她更关心自己农场的产品和服务——2017 年,赵九梅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来到巢湖市黄麓镇芦溪村,希望运用所学知识在农村开辟一片天地、助力乡村振兴。

出身农家考上农大,她立志务农

赵九梅今年26 岁,来自阜阳市临泉县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她从小就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渐渐对农村有了特殊的情怀。

“上高中的时候听老师说,西方国家农业十分发达,都实行机械化,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很高。”赵九梅告诉记者,那时候她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务农”,但是要做新型职业农民,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农业生产。

赵九梅在接受采访。

2013 年高考,赵九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安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校期间,赵九梅刻苦学习,勤于实践,把握每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慢慢积累着专业知识,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

大二下学期,赵九梅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里看到一则“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实验班”招募学员的通知。原来,该实验班由安徽农业大学、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设,致力于共同培养“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业青年农民和农业经营者。

记者了解到,安徽农业大学是全国高校中首个开设这种联合培养新型农业人才创新模式的学校。“这是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有名校名企参与,所学内容也更有针对性,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赵九梅说,因此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实验班只有30 个名额,但当时全校有100 多人报名,竞争比较激烈,赵九梅“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入选。“选人标准里,学习成绩肯定是排在首位的。”赵九梅说,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实验班考察报名人员对农业是否是“ 真爱”时,她获得了高分。

田间地头亲力亲为    她定能成事

赵九梅现在的身份是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一名职业经理人。但在巽风湖生态农业园里,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凡事都亲力亲为,非常能吃苦。”合肥巽风湖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说,赵九梅到这来搞“创业孵化”时,他还怀疑一个女孩子搞农业是否能撑得下去。但是工作中的赵九梅让他改变的看法,觉得她豁得出去、是个“能成事的人”。

今年76 岁的吴祖伦是芦溪村人,一到农忙时,就到生态农业园打工,3 年来也见证了赵九梅的成长。“不管是下秧苗还是捞小龙虾,她都在现场和我们一起干。”吴祖伦说,起初村民都觉得大学生到农村干农活,肯定不会长远,但没想到她坚持了下来,“她的专业知识很丰富,经常指导我们,不过有时候她也会请教我们,有点教学相长的意思。”

如今正是小龙虾的收获季节,6 月30 日,记者见到赵九梅时,她正在顶着大太阳在水田里捞小龙虾。她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很忙,经常凌晨4:00 就要起来干活了,打捞、分拣小龙虾,与前来拉货的客户对接,去稻田查看秧苗,去苗圃看看花木……一直忙到上午10:00 才能休息一下,然后和工人一起解决午餐问题;短时间的午休后,她会再次来到田间地头,一直忙到很晚才能回到住处。

赵九梅在起网捞小龙虾。

记者了解到,除了提供技术指导、与工人一起干活,赵九梅还要负责公司的财务等工作,即使回到住处,也要忙到很晚才能睡觉。“睡眠不是很足,忙的时候,3 个小时都不到。”赵九梅说。

赵九梅的爱人在南京上班,好不容易来一趟生态农业园看她,她却抽不出时间来,“他有时候窝在我住的地方上上网,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被我拉到田间地头体验农村生活。”

开始创业开心务农,她成农场主

在实验班里,除了农学的基础课程,赵九梅还学了农业生产技术课程,以及农场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综合类课程。“这打破了过去农学专业单一专业学科的限制,让我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赵九梅说,试验班的学习经历,让她储备了新型农场主可能面临的技术和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坚定了她返乡创业、助力农村振兴的信心。

“现代青年农场主创新创业试验班”也比较重视实践,2016 年下半年进入大四,学校开始安排赵九梅等学员实习。与普通专业的学生实习不同,他们实习的内容是农业“创业孵化”。

“学校安排我们到巢湖市黄麓镇芦溪村的巽风湖生态农业园考察,让我们想办法让这个农业项目‘活起来’。”赵九梅说,她和4 名同学来到这里后发现,这个农业园就是一片荒地,什么设施都没有,这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

“这个地方在巢湖边上,背山靠水,生态环境十分不错。”赵九梅说,在对芦溪村进行考察后,大家决定要在这里打造兼具生态和市场效益的现代农场。为此,他们曾赴多地参观农业项目和基地。

经过论证,稻虾综合种养成为巽风湖生态农业园的首位项目,主要生产经营稻虾米和小龙虾。

经过3 年发展,生态农业园如今已经步入正轨,正在积极拓展业务,如苗木种植、餐饮等,除了卖产品,还要卖服务。

6 月30 日,记者在巽风湖生态农业园发现,这里俨然成了一个极具田园风光的“ 度假区”,在4000 多亩的水田中,有一个古朴而又现代、设施齐备的“庄园”,十分吸引人。

帮村民又帮大学生    她收获喜悦

过去3 年,赵九梅被太阳晒得黝黑,被蚊虫叮咬到满腿是包……但是,尝尽了农业创业艰苦的她,却丝毫没有动摇扎根基层、服务农业的心。

“水稻和小龙虾收获的季节,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容,我也由衷感到幸福和骄傲。”赵九梅说,收获后的喜悦让她信心满满,更鞭策她不浮不躁继续前行。

为了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和优质绿色稻米生产最新技术,赵九梅不断加强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请教大学老师以及相关部门专家,还到别的稻田养虾基地去考察取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九梅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生态农业园产出的大米,目前销售额已超300 万元。

从大学生变身“农场主”,赵九梅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到农业生产中,不但节约了农业生态园生产成本、稳定了粮食产量、提高了水稻品质,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悉,该生态农业园内每亩田可实现利润4500元。

黄麓镇芦溪村很多村民也从该项目中受益多多。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100 余人,其中女性村民约70 人,为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在3 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赵九梅还积极引导带动身边的年轻人扎根基层,投身农业。2017 年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委、共青团安徽省委进一步展开战略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先后承接了15 位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 多人次,全力打造“产学研”成功合作典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吉祥   摄影报道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