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在儿童血液与肿瘤科病房的走廊里,常常回荡着令人揪心的哭声——白血病患儿在每一次接受腰椎穿刺时,都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3月21日,“小叶医探”从中国科大附一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获悉,据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血液学临床研究分会通告,国内首例儿童脊柱港植入术在该院儿童血液与肿瘤科顺利应用,患儿"以痛治痛"的困境终被打破。
据了解,16岁的小宇(化名)在今年2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周期性鞘内化疗。专家介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儿童白血病的75%。在长达2-3年的治疗周期中,每个患儿平均需要接受至少20次腰椎穿刺以用于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及脑脊液检测,给患儿带来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
反复的腰椎穿刺不仅带来剧烈疼痛,更可能导致术后头痛、感染风险增加。据统计,约60%的患儿在治疗后期出现穿刺抵抗心理,甚至约15%的患儿因体位保持困难需要术前给予麻醉镇静处理。
由于小宇的体重超过200斤,传统腰椎穿刺的难度极大,且会给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带来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中国科大附一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儿童血液与肿瘤科医护团队经过多学科会诊,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脊柱港"技术为小宇治疗。3月13日,小宇在该院顺利完成了脊柱港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完成首次鞘内化疗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微创技术通过皮下植入输液港连接蛛网膜下腔,治疗时只需经皮穿刺港体即可完成药物输注,单次操作时间从传统腰穿的10分钟缩短至5分钟,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有效避免了骨髓抑制期感染隐患,真正实现"一次穿刺、长期使用"。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通讯员 张博 崔媛媛 夏韫华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