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第39期《清明》读书会暨包公故里文学讲堂在合肥举行。著名作家刘亮程以“文学是做梦的艺术”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文学思考。
刘亮程回顾了自己的创作体验,他说:“文学就是做梦的艺术。人们都说梦是假的,但对写作者来说,梦却是真的。”他的作品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将细腻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打破了现实的束缚,带领人们走进一个纯净又真实的文学世界。正如他在讲座中所言:“村庄早已远去,但我希望通过写作,将它重新复活在纸上。”刘亮程所描述的村庄不仅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人找到共鸣的精神家园。
刘亮程讲述了另一部重要作品《本巴》的创作过程。他坦言,《本巴》的创作灵感源自他常年梦中被追逐的经历,“我经常在梦中被追赶,飞上天空俯瞰一切,那种恐惧与勇敢交织的感受成了《本巴》最原始的动力。” 《本巴》是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以清朝时期图尔库克人的东迁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带有民族悲壮色彩的迁徙故事。刘亮程在书中将现实历史与梦幻情境相结合,以孩子的视角描述了一场充满荒诞感的战争,使整部作品在残酷之余,增添了沉思与幽远的意味。
整场讲座持续数小时,刘亮程用真挚且充满哲理的语言阐述了他对文学的理解,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既诗意又现实的村庄。在谈及创作过程的艰难时,他提到:“作家面对的困难不是缺少故事,而是如何从故事创作的烂泥滩中爬出来,并带出你唯一需要写的故事,这才是一位作家。”
刘亮程的讲座以文字为桥梁,将梦与现实相连,将个人的回忆与公众的共鸣结合,让到场的每一位听众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文学的无限可能。
大皖新闻记者 李燕然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