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2023年,安徽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约为300万吨(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约294万吨(不含产废单位暂存量);跨省转入危险废物约58万吨……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引导性通告,“通告”鼓励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和推广,并建议对废铅酸蓄电池、废矿物油和废线路板利用类项目等谨慎投资。
“通知”提到了安徽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及转移基本情况,2023年,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约为300万吨(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约294万吨(不含产废单位暂存量),其中产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约147万吨,委托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处置量约136万吨。
2023年,跨省移出危险废物约19万吨,其中利用类废物占97.1%,主要类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含锌废物(主要是电炉灰)、煤焦油、含铜废物、废有机溶剂等,主要去向是湖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南省。跨省转入危险废物约58万吨,全部为利用类废物,主要类别为含铅废物(含废铅酸蓄电池)、含铜废物、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废催化剂、表面处理废物等,其中含铅废物(含废铅酸蓄电池)占76%。主要来源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和上海市。
在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方面,2023年,焚烧类产能负荷为53.5%,填埋类产能负荷为53.2%,水泥窑协同处置类产能负荷为37.9%,医疗废物处置负荷为81.1%。利用类实际利用量138.55万吨,产能负荷率为24.6%。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利用处置能力751.6万吨/年,其中处置能力167.1万吨/年(主要处置方式为焚烧、填埋、物化、水泥窑协同处置等),利用能力584.5万吨/年。
数据显示,安徽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远超产废量,尽管存在超前服务产业布局的情况,但也存在结构性矛盾。为推动省域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产废情况总体匹配,“通知”鼓励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示范和推广,鼓励建设煤焦油、废酸、废盐、生活垃圾飞灰等利用处置项目,鼓励大中型产废单位和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自行处理设施项目等。
同时,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危险废物焚烧和填埋类项目,废铅酸蓄电池、废矿物油和废线路板利用类项目,仅以含铅、锌、铜、镍等危险废物为原料的提取金属的利用类项目,建议投资者谨慎投资。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