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入梅以来的强降雨,对安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安徽应急管理部门是如何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8月9日上午,安徽省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白中华向记者介绍了相关工作。
各地已投入生活类救灾资金和物资折款共计1.86亿元
据白中华介绍,在强化救助保障方面,安徽省应急管理厅会同财政部门3次争取中央受灾群众救助资金1.92亿元,2次争取中央救灾物资2.6万件;下拨省级受灾群众救助资金500万元、省级救灾物资26355件。各地已投入生活类救灾资金和物资折款共计1.86亿元,其中方便食品5.26万箱,矿泉水9.55万箱,衣被、折叠床、应急包等救灾物资6.8万件,累计救助28.6万人。
对于经过应急部门紧急救助后基本生活仍存在问题的受灾群众,积极协调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纳入到社会救助和帮扶范畴,民政部门按照“先行救助”规定,为1367人发放临时救助金87.68万元,为158人提供物资救助;乡村振兴部门全面摸清农户因灾返贫致贫风险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统一管理,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
各地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转移群众住宿
在强化安置服务方面,白中华告诉记者,围绕确保受灾群众“五有”的目标(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医治),各地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转移群众住宿,鼓励他们投亲靠友,确需政府帮助的群众,采取在村部、学校等地设立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
据了解,安置点由所在地政府负责管理,成立由乡镇、村组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配备医疗、防疫等专业人员和常备、急救药品,并做好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各地不断提升安置点服务质量,既注重入住人员的饮食、居住等面上保障,又聚焦特殊群体的生理、心理等个性需求,确保转移群众住得安心。
各级应急部门累计组织各地1051个工作组深入乡村一线查灾核灾
在强化指挥调度方面,据白中华介绍,安徽省减灾救灾办及时启动省级救灾三级应急响应,指导支持受灾地区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落细落实受灾群众救助各项工作。各级应急部门累计组织各地1051个工作组深入乡村一线查灾核灾,全面摸清灾情底数,协助开展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建立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台账,实行日调度机制,实时掌握各地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跟踪受灾群众家庭生活情况,强化救助政策衔接,切实保障好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动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白中华说。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