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每当芜湖进入汛期,最受关注的当属滨江公园“一家三口”雕塑。很多市民已将其当作测量芜湖长江水位的“刻度表”。江水淹到“小孩”,水位是多少,淹到“爸爸”,水位是多少,相信不少芜湖人都能娓娓道来。
这组雕塑的作者是谁?“一家三口”雕塑的原名是什么?7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芜湖滨江公园雕塑作者于小平教授,了解雕塑背后的故事。
于小平教授近照
于小平,安徽芜湖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浙江美院雕塑系本科毕业;1988年湖北美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湖北美院雕塑系副主任;2002年赴中国美院出任公共艺术系主任,后任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书记等职。
“一家三口”原名叫《纤夫》
记者:于教授,您好。听说您在滨江公园里创作了多组雕塑,“一家三口”是其中一组吗?
于小平:芜湖滨江公园始建于2006年,是将原来的江边大地,改造成现在这个错落有致的公园。2008年,滨江公园一期建成开放。在当时的规划当中,就有计划放置一些长江文化的民俗性质雕塑。这些雕塑一共有16组,于2009年完成。不仅有芜湖铁画、芜湖米市方面的雕塑,还包括了芜湖天主教堂边的《牧羊女》和芜湖八号码头旁的《长江之子》。现在的“一家三口”,当时的名字叫《纤夫》,是其中一组。
记者:对于雕塑《纤夫》,大家现在都习惯叫它“一家三口”,能否介绍一下这组雕塑的创作背景和灵感?
于小平:过去在芜湖江边,尤其是青弋江上,有一些人家在船上生活。他们有时会迁徙,有时会搞点运输。这组“一家三口”雕塑,表现的就是长江边在船上生活的一家人。父亲带着妻子和孩子,共同拉着纤,纤后面是一条船,这艘船就是他们的家。
雕塑中“父亲”是一个南方人形象,比较清瘦,但体魄依然强壮,其形象朴实、端正、坚毅;妻子在他身后,身体呈前倾姿态,微微仰着头擦汗,是个贤淑女人的形象;后面是一个小孩儿,他一边走,一边吹着用芦苇折成的芦笛。小孩儿背的纤是比较松散的,反映了他比较轻松快乐的情绪。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在长江边生活的人家画面,有一定故事性。它有构图感,加上刻画下了工夫,比较受大家欢迎。
于小平创作《纤夫》时的模特,即“一家三口”中“父母”的原型。
8年前知道“一家三口”出名了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知道“一家三口”成为衡量芜湖水位的“刻度表”?
于小平:这些雕塑当时建的时候考虑到和环境的关系,所以把“一家三口”雕塑放在离长江最近的地方,让长江做雕塑的背景。他们拉着纤,纤就在水里,所以雕塑必须要离水近。
大概是在2016年汛期,有网民发了一些芜湖长江水位的图片,其中就有这组雕像。后来不断有朋友把雕像和水位相关的图片发给我。我作为雕塑作者,一方面担心家乡水情,同时我也感到欣慰,这个作品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东西,起到了更多的作用。
市民关心雕塑,也是关心水情
记者:芜湖市民特别关注“一家三口”雕塑,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于小平:这其中主要还是跟水情的变化有关系。我在创作这个雕塑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水位上升带来的后续影响。但当时也考虑到,芜湖长江水位在10米左右的时候,水会淹到雕塑底座。当时因为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我说水到雕塑底座没关系,雕塑上这些人就像在水边行走一样。
但后来水位到最高的时候,江水淹到了雕塑头顶。在江水起伏过程中,雕塑可以体现出在洪水中拼搏的精神,加上芜湖人民历来关心大水,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共鸣:它们(雕塑)的命运也是大家的命运,洪水大了,它们(雕塑)淹没了,也会把灾难带给本地的老百姓。所以我们芜湖人都有去江边看看的习惯。
这里面还带着和长江沿岸百姓命运的关联,引起了共情。市民看到长江水位不断上升,“一家三口”一点点被淹没,心里也会泛起波澜,既同情这“一家三口”,也是为家乡水情担忧。长江芜湖段水位的高低,通过这组雕塑能很直观地看到,这就成了一个直观的水文标志,成了一个地标性的作品。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受访者供图)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