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入梅以来,安徽省经历了四次强降水。强降水具体数据如何?这些降水都“倒”在什么地方了?出现如此强的降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全省气象工作者都做了哪些应对举措?……来一起看看安徽省气象部门的盘点。
雨情:入梅以来安徽经历四次强降水
入梅以来,安徽省出现四次强降水过程:19-20日强降雨区位于沿江江南,21-22日我省自北向南再次出现降水过程,强降雨区位于安庆、铜陵、阜阳、芜湖、六安、池州、蚌埠和滁州等地,22日夜里-24日沿江江南出现新一轮强降水,黄山、池州和宣城部分地区大暴雨。24日夜里起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其中黄山、宣城南部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
入梅以来累计降水:18日20时-26日08时,阜阳中南部、蚌埠西南部、滁州东部和合肥以南地区累计雨量普遍超过100毫米(占全省气象站的46.4%,下同),其中黄山、宣城、池州、铜陵和芜湖有349个站超过250毫米(11.8%),最大歙县昱岭关831.0毫米。20日黄山市屯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达308.3毫米,破历史日极值(2006年5月9日降雨量208.8毫米)。
其中第三轮降水出现在6月22日20时-24日20时,江南南部出现强降水,其中黄山、宣城、池州等地有234个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7.9%);5个站降水量超过25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黄山区焦村278.0毫米。
6月24日20时-26日08时迎来第四轮降水,江淮之间部分地区和江南有降水,其中黄山南部降水明显,有119个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4.0%),18个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0.6%),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休宁白际124.2毫米。
原因:副高和冷空气对峙形成准静止锋
20日安徽省南部多地遭遇了同期罕见甚至破纪录的大暴雨、特大暴雨,并引发洪涝灾害。23日强降雨又杀了个"回马枪",安徽南部的歙县、黟县、黄山等地,再度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预计,如此猛烈的强降雨天气将至少持续到月底。中期预报来看,未来十天还将有四轮强降雨,江淮和江南降水量将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多。
气象专家介绍,形成这种稳定的天气格局是因为副热带高压系统位置稳定少动,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对峙,形成梅雨准静止锋。此外,导致23日新一轮强降雨的另一个重要天气系统是东北冷涡,东北冷涡也是稳定少动,且频繁引导冷空气南下。
副高稳定少动,主雨带徘徊停滞,导致暴雨、大暴雨落区高度重合,极易引发洪涝、山洪等灾害。另一方面,冷空气频频南下,冷暖对峙生成有利降水的动力条件,降水效率非常可观,动辄暴雨、大暴雨,局地甚至出现特大暴雨。(核心降水区位于梅雨锋附近,而在梅雨带南北两侧,则是北方干热高温区和南方闷热桑拿区。)
特点:雨区叠加明显、累计雨量大
入梅以来,主雨区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安徽出现四次强降雨过程,沿江江南雨区叠加明显;沿江江南累计雨量235.1毫米,与历年入梅后第1~8天累计雨量相比,排1961年以来第1位;暴雨综合强度达最高"特强"等级,位列历史第4位。
沿江江南雨区叠加明显。19-20日强降雨区位于沿江江南,21-22日强降雨区位于安庆、铜陵、阜阳、芜湖、六安、池州等,23-24日强降雨区位于黄山、池州和宣城等,25日以来强降雨区位于黄山和宣城南部。
累计降雨量大。18日20时-26日08时,沿淮西部及合肥以南大部累计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其中沿江中部、江南南部超过250毫米。全省有1368个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覆盖范围占全省面积的46.4%,其中349个超过250毫米(占11.8%),最大歙县昱岭关831.0毫米。黄山全市降水量465.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2倍。全国超过700毫米的8个区域站均位于黄山市,其中有3个超过800毫米。
暴雨站次多、强度强。全省日降水量达暴雨以上2475站次,其中大暴雨665站次,特大暴雨55站次。屯溪、休宁和歙县3站突破本站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其中屯溪为历史首次出现特大暴雨。
应对:发布各类预警714条
截至目前,安徽省气象局已派出6批次专家工作组到黄山、六安等市气象局现场指导气象服务工作。24日专题研究部署观测装备保障和重大业务服务省市县联动和力量调配,安排5名业务骨干赴黄山市5个县区气象局开展气象服务工作。18日以来,省气象台每日与中央气象台会商,24-26日与中央气象台加密会商天气,并每日与黄山市气象局联合会商研判黄山市天气形势和发展趋势。
6月19日15时,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21日9时将暴雨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开展观测-预报"咬合式"发展的业务联合值班。应急响应期间,省气象局持续派首席参加省防指24小时联合值班。
黄山市气象局于19日09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19日14时30分提升为Ⅲ级,20日13时提升为Ⅱ级。
安徽省气象局于6月19日8时起启动3小时加密服务,逐小时滚动更新《天气情况快报》。入梅首场降雨以来,省气象局共向政府、应急厅等部门发布《重大气象信息服务专报》2期,《气象信息专报》7期。联合应急厅发布气象灾害强对流防御提示1期,强降雨防御提示1期,联合水利厅、应急厅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8期,联合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7期,此外,联合住建厅发布城市内涝预警7期。
18日20时-26日14时,全省气象部门共计首发、更新暴雨、强对流等预警信号714条,其中暴雨预警信号23条,预警信号累计覆盖相关责任人近101.2万人次;共计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服务72次,其中暴雨红色预警叫应25次、暴雨橙色预警叫应38次,强对流橙色预警叫应9次。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通讯员 吴然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