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徽人文讲坛丨品读文化中国的历史

©原创 2024-06-11 10:16

中国传统典籍《周易》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之本根即人化。在远古时代,人类要实现整体性的生存,须仰仗于有秩序的生活。何以实现?汉代刘向以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加诛”靠什么?那就是邦国。据考证,我国早在夏代之前,便已出现古代国家的初始形态——邦国。这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中国的生命之源。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让我们来了解文化中国的历史。

品读中国有六个向度

何谓文化中国呢?就学理言之,影响较大的诠释源自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在他看来,文化中国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动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交融的综合体。由此,杜教授提出囊括华人主体社会、遍布世界的华人社会以及爱好中国文化的国际友人为主体的“三个意义世界”的“文化中国说”。

我们品读中国无非就是六个向度,即经济意蕴上的中国,比如发达的农耕文明、辉煌的传统科技、近现代工业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治意蕴上的中国,比如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家天下的世袭传承以及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生态等;文化意蕴上的中国,比如源远流长的农耕伦理文化血脉、近现代革命文化传统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建构等;地理意蕴上的中国,比如地大物博的国土资源、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和钟灵毓秀的人文景观等;历史意蕴的中国,比如分久必合,合久有分的变迁逻辑、家国同构的历史定在以及砥砺创新的奋进步伐等;民族意蕴的中国,比如汉族主体、多族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民族自治、高度认同的中华情结,平等互助、和谐共存的交往范式等。

“而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化中国,正是立足于文化意蕴上的中国之基点,观照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和民族的中国之神韵,彰显作为世界国家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体——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本质所在的一个概念。”顾友仁说。

就此维度而言,我们所说的文化中国,一方面是同自然中国相对的文化的中国,她具有人文的属性,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坐标,内在地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聪明才智和实践取向。另一方面,她也具有精神的属性,是同经济中国、政治中国等相对的理念的中国,是一种超越了经济、政治的文化群体概念,熔铸着从心理、意识等层面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思想伟力。对于文化中国的这种人文和精神属性,我们可以看看这句话形象演绎。“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这句话,既是“中华”概念的由来,也是从文化维度审视中国的体现,其人文属性和精神向度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国近现代思想家章太炎说的更为直接,“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诚然,简单地以文化来界定中华,进而囊括中国,显然并非合适之举。我们今天为大家所分享的文化中国,简要地说,就是试图向大家呈现一个由文化所构建的中国,她既是经济中国、政治中国、历史中国等在观念层面的反映,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与经济、政治、历史和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从文化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一种努力。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积极展示文化中国“诗意栖居”的独特魅力,既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缅怀和传承先祖智慧,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服务于民族复兴和文明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聚焦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所产生的文化焦虑和面临的文明困惑,昭示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顾友仁说。

文化中国的历史韵律

文化中国源远流长,意蕴隽永。品茗文化中国的话语魅力,感悟文化中国的价值真谛,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来构建其生命的谱系。

在理论上,我们可将文化中国的肇因,归结为地理中国的“大中心”、经济中国的“大农耕”、政治历史中国的“大一统”以及民族中国的“大融合”。就地理中国而言,铭刻于周初青铜器“何尊”上的“宅兹中国”,可谓迄今最早的“中国”概念,意指西周人眼中的天下中心“洛邑”。而后数千年,“中国”版图不断拓展。从春秋时的黄河中下游,历经数千年分合,至清王朝遂成今日中国的疆域基础,这是文化中国的地理之根。

就经济中国而言,作为古老中国之核心的中原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耕区,这是文化中国的经济之基。基于西高东低的地势,古代中国水患频发,需要大规模社会动员。东西南北气候差异,物产分布不均,呼唤统一市场及通畅交通,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合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权力集中的大政府建制奠定基础。就政治和历史中国言,自秦统一天下,到有汉形塑儒家正统地位。此后历代王朝,尊重知识、尊重文化,蔚成风气,最终成就世界上最悠久的古代文明史,这是文化中国的政治和历史之眼。就民族中国言,最早的中国人是周初的汉人。如《尚书·梓材》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的记述。此后历经秦汉时汉、蛮、夷、戎、狄,南北朝时汉、匈奴、鲜卑、氐以及元朝时蒙、汉、契丹、女真、党项和回鹘的融合。华夏先民经过三次民族大融合,最终形成多民族相融相契格局,也由此造就文化中国雍容典雅、协和万邦之气度和精神。

在历史上,探寻文化中国的脉络,需要我们在触摸文化中国的历史镜像中,感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时空律动,去聆听百家争鸣的风云激荡,去欣赏汉唐气象的雄浑交响,去体察康雍乾时期,传统中国社会盛世图像下的文化危机。

首先,儒家的核心道统,铸就文化中国的思想之基。儒家思想始于春秋,以仁、礼为核心。所谓“仁”,强调道德自觉,要求为政者施仁政,鼓励士农大众修身养性。而“礼”则以倡名分,重秩序的伦常范式,维护社会稳定。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即是此理。有汉董仲舒提出阴阳五行说,助力儒学官方化。宋儒以程朱理学推进儒学哲学化和体系化。有明陆王心学,则把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升华到“良知即天理”的高度,使官方化儒学的触角从庙堂延展到民间,以致百姓日用而不知。满清三百年王朝统治,虽政局波澜起伏,但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其次,百家的千年守护,打造文化中国的理论之资。翻开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可谓古代中国盛况空前的文化景观。据记载,当时出现的理论学说多达成百上千家,传播较广的约有十二家,即儒、墨、道、法、纵横和阴阳家以及兵、农、名、杂、方记和小说家。这些学派及隋唐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的佛学,虽在中国未获显学地位,但其思想要义,如道家和佛家的养性、兵家和纵横家的谋略、名家和阴阳家的辩证及墨家博爱、农家重农等,却早已融入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再次,文艺的璀璨光华,模塑文化中国的形制之依。无论儒家道统,还是百家学说,主要集中于思想,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地位,但这并非文化中国的全部。其实,文化中国百花园里,除诸子百家理论学说外,灿若星辰的文学瑰宝,汗牛充栋的书画珍馐,匠心独运的传统技艺,巧夺天工的人文遗存,更让我们流连忘返,也令世人叹为观止。看文学,楚辞、汉赋、魏晋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内容丰富,蔚然大观。观书画,融真、草、隶、篆、行书于一炉,兼及魏碑、甲骨文的书法,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中国画,潇洒飘逸,酣畅淋漓。览百工技艺,四大发明,笑傲苍穹;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绘就工艺百科;农政全书、齐民要术,聚焦农桑民生;故宫、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书写中华建造智慧等,这是祖先惠赐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文化中国的底气所在。

最后,我们也要反思传统中国盛世镜像下的文化危机,以把脉文化中国曾经的制度之体。晚清李鸿章,曾在1872年给清廷最高统治者所上奏折中提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喟叹。我们知道,在李鸿章提出这一“变局”的一百年前,欧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乾隆年间,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乾隆及其后清廷的历代统治者始终固守农耕经济模式,闭关锁国,使中国脱离于世界大势,终至落后挨打,山河破碎,人民蒙难。在近代中国志士仁人探索民族复兴过程中,经由物质层面“求强求富”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后,开始把审视的目光指向传统文化。

“文化中国的现实,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对于文化中国之传统的历史性超越。”顾友仁说。

人类文明的历史已一再证明,只有文化才是唯一能够穿透历史的长河而世代传承的文明的星火,她以人为载体,也不断地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苟日新,日日新”。坚持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动力,是文化中国建设不变的初心;大胆拥抱世界,成就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响,是文化中国生命的滋养和不断走向辉煌的力量,也是文化中国的时代担当。

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

中国传统典籍《周易》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之本根即人化。在远古时代,人类要实现整体性的生存,须仰仗于有秩序的生活。何以实现?汉代刘向以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加诛”靠什么?那就是邦国。据考证,我国早在夏代之前,便已出现古代国家的初始形态——邦国。这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中国的生命之源。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让我们来了解文化中国的历史。

品读中国有六个向度

何谓文化中国呢?就学理言之,影响较大的诠释源自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在他看来,文化中国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动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交融的综合体。由此,杜教授提出囊括华人主体社会、遍布世界的华人社会以及爱好中国文化的国际友人为主体的“三个意义世界”的“文化中国说”。

我们品读中国无非就是六个向度,即经济意蕴上的中国,比如发达的农耕文明、辉煌的传统科技、近现代工业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治意蕴上的中国,比如大一统的政治实体、家天下的世袭传承以及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生态等;文化意蕴上的中国,比如源远流长的农耕伦理文化血脉、近现代革命文化传统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建构等;地理意蕴上的中国,比如地大物博的国土资源、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和钟灵毓秀的人文景观等;历史意蕴的中国,比如分久必合,合久有分的变迁逻辑、家国同构的历史定在以及砥砺创新的奋进步伐等;民族意蕴的中国,比如汉族主体、多族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民族自治、高度认同的中华情结,平等互助、和谐共存的交往范式等。

“而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化中国,正是立足于文化意蕴上的中国之基点,观照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和民族的中国之神韵,彰显作为世界国家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体——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本质所在的一个概念。”顾友仁说。

就此维度而言,我们所说的文化中国,一方面是同自然中国相对的文化的中国,她具有人文的属性,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坐标,内在地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聪明才智和实践取向。另一方面,她也具有精神的属性,是同经济中国、政治中国等相对的理念的中国,是一种超越了经济、政治的文化群体概念,熔铸着从心理、意识等层面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思想伟力。对于文化中国的这种人文和精神属性,我们可以看看这句话形象演绎。“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这句话,既是“中华”概念的由来,也是从文化维度审视中国的体现,其人文属性和精神向度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国近现代思想家章太炎说的更为直接,“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诚然,简单地以文化来界定中华,进而囊括中国,显然并非合适之举。我们今天为大家所分享的文化中国,简要地说,就是试图向大家呈现一个由文化所构建的中国,她既是经济中国、政治中国、历史中国等在观念层面的反映,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与经济、政治、历史和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从文化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一种努力。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积极展示文化中国“诗意栖居”的独特魅力,既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缅怀和传承先祖智慧,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服务于民族复兴和文明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聚焦后工业化时代人类所产生的文化焦虑和面临的文明困惑,昭示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顾友仁说。

文化中国的历史韵律

文化中国源远流长,意蕴隽永。品茗文化中国的话语魅力,感悟文化中国的价值真谛,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历史两个维度,来构建其生命的谱系。

在理论上,我们可将文化中国的肇因,归结为地理中国的“大中心”、经济中国的“大农耕”、政治历史中国的“大一统”以及民族中国的“大融合”。就地理中国而言,铭刻于周初青铜器“何尊”上的“宅兹中国”,可谓迄今最早的“中国”概念,意指西周人眼中的天下中心“洛邑”。而后数千年,“中国”版图不断拓展。从春秋时的黄河中下游,历经数千年分合,至清王朝遂成今日中国的疆域基础,这是文化中国的地理之根。

就经济中国而言,作为古老中国之核心的中原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耕区,这是文化中国的经济之基。基于西高东低的地势,古代中国水患频发,需要大规模社会动员。东西南北气候差异,物产分布不均,呼唤统一市场及通畅交通,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合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权力集中的大政府建制奠定基础。就政治和历史中国言,自秦统一天下,到有汉形塑儒家正统地位。此后历代王朝,尊重知识、尊重文化,蔚成风气,最终成就世界上最悠久的古代文明史,这是文化中国的政治和历史之眼。就民族中国言,最早的中国人是周初的汉人。如《尚书·梓材》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的记述。此后历经秦汉时汉、蛮、夷、戎、狄,南北朝时汉、匈奴、鲜卑、氐以及元朝时蒙、汉、契丹、女真、党项和回鹘的融合。华夏先民经过三次民族大融合,最终形成多民族相融相契格局,也由此造就文化中国雍容典雅、协和万邦之气度和精神。

在历史上,探寻文化中国的脉络,需要我们在触摸文化中国的历史镜像中,感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时空律动,去聆听百家争鸣的风云激荡,去欣赏汉唐气象的雄浑交响,去体察康雍乾时期,传统中国社会盛世图像下的文化危机。

首先,儒家的核心道统,铸就文化中国的思想之基。儒家思想始于春秋,以仁、礼为核心。所谓“仁”,强调道德自觉,要求为政者施仁政,鼓励士农大众修身养性。而“礼”则以倡名分,重秩序的伦常范式,维护社会稳定。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即是此理。有汉董仲舒提出阴阳五行说,助力儒学官方化。宋儒以程朱理学推进儒学哲学化和体系化。有明陆王心学,则把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升华到“良知即天理”的高度,使官方化儒学的触角从庙堂延展到民间,以致百姓日用而不知。满清三百年王朝统治,虽政局波澜起伏,但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其次,百家的千年守护,打造文化中国的理论之资。翻开中华文明史,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可谓古代中国盛况空前的文化景观。据记载,当时出现的理论学说多达成百上千家,传播较广的约有十二家,即儒、墨、道、法、纵横和阴阳家以及兵、农、名、杂、方记和小说家。这些学派及隋唐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的佛学,虽在中国未获显学地位,但其思想要义,如道家和佛家的养性、兵家和纵横家的谋略、名家和阴阳家的辩证及墨家博爱、农家重农等,却早已融入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再次,文艺的璀璨光华,模塑文化中国的形制之依。无论儒家道统,还是百家学说,主要集中于思想,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地位,但这并非文化中国的全部。其实,文化中国百花园里,除诸子百家理论学说外,灿若星辰的文学瑰宝,汗牛充栋的书画珍馐,匠心独运的传统技艺,巧夺天工的人文遗存,更让我们流连忘返,也令世人叹为观止。看文学,楚辞、汉赋、魏晋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内容丰富,蔚然大观。观书画,融真、草、隶、篆、行书于一炉,兼及魏碑、甲骨文的书法,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中国画,潇洒飘逸,酣畅淋漓。览百工技艺,四大发明,笑傲苍穹;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绘就工艺百科;农政全书、齐民要术,聚焦农桑民生;故宫、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书写中华建造智慧等,这是祖先惠赐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文化中国的底气所在。

最后,我们也要反思传统中国盛世镜像下的文化危机,以把脉文化中国曾经的制度之体。晚清李鸿章,曾在1872年给清廷最高统治者所上奏折中提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喟叹。我们知道,在李鸿章提出这一“变局”的一百年前,欧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乾隆年间,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乾隆及其后清廷的历代统治者始终固守农耕经济模式,闭关锁国,使中国脱离于世界大势,终至落后挨打,山河破碎,人民蒙难。在近代中国志士仁人探索民族复兴过程中,经由物质层面“求强求富”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后,开始把审视的目光指向传统文化。

“文化中国的现实,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对于文化中国之传统的历史性超越。”顾友仁说。

人类文明的历史已一再证明,只有文化才是唯一能够穿透历史的长河而世代传承的文明的星火,她以人为载体,也不断地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苟日新,日日新”。坚持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动力,是文化中国建设不变的初心;大胆拥抱世界,成就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响,是文化中国生命的滋养和不断走向辉煌的力量,也是文化中国的时代担当。

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