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5月11日,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近日,该校梅林教授团队在低盐、低脂肉制品领域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Effects of exopolysaccharide by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S1 on the gelation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orcine myofibrillar protein”和“Impact of 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 on heat-induced egg white protein gels: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为题连续刊发在期刊《Food Hydrocolloids》(中科院一区TOP,IF=10.7)上,并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ZL 20310460405.2)。
肉类食品是人体获取优质蛋白和能量的重要来源,但其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食盐,摄入过多可能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2022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工业食品减盐指南》明确提出减盐减脂要求,低盐、低脂肉制品已成为发展方向之一。然而,低脂、低盐会引发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及凝胶特性劣化,严重影响肉制品弹性、多汁性以及口感等重要品质。
为此,团队人员努力挖掘新型天然成分,作为肉类脂肪替代物和低盐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形成促进物,分别揭示了多糖、蛋白、多糖-蛋白复合物在低盐、低脂条件下与肌原纤维蛋白互作机制,让人们在享受肉类美食的同时,减少不健康的脂肪和食盐的过度摄入,助力低盐低脂肉制品发展。
梅林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分别为该校2022级硕士卢沛然和2022级硕士张曼,安徽农业大学为该工作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2022年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定向委托项目、2023年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资助。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