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六安市裕安区关王庙村是六安市闻名的“草莓村”,该村从2002年开始探索种植草莓,盛产“红颜”富硒草莓。大皖新闻记者2月7日下午来到该村,走访大雪后的草莓种植基地,了解草莓种植户们新春佳节前夕的所盼所愿。
第一茬草莓已结束
2月7日下午的天气十分阴冷,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城南镇关王庙村新河组时,道路两旁的积雪更让人感觉到寒气十足。记者看到,道路两侧都是连片大棚,有高标准的观光连栋大棚,也有普通的半圆形大棚,大棚多到一眼看不到头,而且这些大棚全部呈现封闭状态,两头开口处都封的很严实,现场比较冷清,几乎看不到人。
“你好!门前这片草莓大棚是你家的吗?我看大棚上面都没有积雪了,没有被压坏吧?”大皖新闻在一栋民宅前看到一位村民,向他询问道。“我这大棚不会积雪,雪下到一定程度就自己滑掉下来了,都堆在大棚两边,昨天还有半人高。我们村也有大棚被大雪压坏的,但不多。”这位名叫孔令林的草莓种植户回答道。57岁的孔令林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家门前这片草莓大棚占地约有10亩,育有4万棵草莓秧苗,2023年他又投资了9万元进去,希望2024年草莓有个好收成。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前段时间连续雨雪天气,气温较低,最近大棚里的草莓苗开花情况不理想,“遇到下雪气温太低了,许多刚开的花就被冻黑掉了,不行了。今年第一茬草莓已经结束了,第二茬要等气温回升后才行。气温回升到20多度就可以开棚了。”孔令林说。
草莓大棚里还养着蜜蜂
草莓种植户孔令林还告诉记者一个“秘密”——草莓大棚里还养着蜜蜂,这些蜜蜂就是为了草莓开花时传粉用的,“我家大棚里有7箱蜜蜂,前段时间我仅是买蜜蜂、蜂箱、花粉糖等就花了三千块钱。”“最近天冷,蜜蜂都在蜂箱里待着,不出来,一个礼拜要喂两次,一次一斤一级白糖和半斤水,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它们才好吸食。”“等天气暖和了,油菜花开了,就可以把大棚都打开了,蜜蜂就可以飞出去采蜜了,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喂糖水了。有蜂箱在大棚里,它们知道回来。”孔令林介绍说。
“你家的草莓是什么品种?最大的能长多大?”大皖新闻记者继续询问道。“我们村种的草莓大都是‘红颜’,特大的一颗有50克,跟老鸭蛋似的。”孔令林说。
大皖新闻记者随后又到其他连片草莓大棚进行了走访,观察了解到的情况与种植户孔令林所介绍的是一致的,“前段时间第一茬草莓已经采摘差不多了,最近雨雪天气寒冷,第二茬要等到气温回升后才行,所以现在大棚里没什么要忙的,种植户们都在忙着采办年货呢!”该村一位姓张的种植户向大皖新闻记者解释说,他说,采摘出来的草莓要么自己出去想办法卖,要么送到裕安周谷堆农贸市场批发商那里,每家每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销售。
“草莓村”擂台赛夺金奖
大皖新闻记者从城南镇政府了解到,关王庙村草莓种植户们大都种植“红颜”富硒草莓,全村现有种植户60余户,种植面积1200余亩,亩产草莓2000-3000斤,年销售额300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100余人。
“为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成果,拉动乡村振兴引擎,2019年开始发展村集体经济,沿城南绿道建设了150多亩的草莓产业基地,形成‘党支部+基地+能人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介绍务工等方式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2023年采取‘草莓+西瓜’压茬种植的模式,种植草莓35亩,西瓜20余亩,关王庙村集体经济创收达106万元,还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草莓文化节精品草莓擂台赛金奖。”城南镇党委书记程刚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说。
据介绍,近年来,关王庙村积极探索种植“红颜”草莓、“粉玉”草莓、“8424”西瓜等多个瓜果品种,结合采摘、垂钓、农家乐等,打造农旅融合的“近郊休闲农业体验园”。关王庙村还成功注册了“关王妙”草莓商标,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获评省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省级“115”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和区级“美丽乡村”示范点。2022年,该村两委牵头成立了六安市裕安区草莓产业协会,通过协会打造“四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市场销售,有效改善了草莓种植单打独斗、品质低、效益低、销售难的状况,大大提升了关王庙村草莓品牌市场影响力。2023年六安市裕安区草莓产业协会获评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
一盆草莓价值百元
大皖新闻记者在返回途中经过城南镇樊通桥时,看到两位销售草莓的种植户在路边“吆喝”,他们都来自关王庙村,三轮车上摆满了一盆盆色泽鲜红的“红颜”富硒草莓,按照大小不同分成不同的小塑料盆,“我这一盆大概有三斤左右,个头最大的草莓三十块钱一斤,稍大的二十五,小一点的十五。”自称姓王的种植户大姐介绍说。也就是说,“个头”最大的一小塑料盆草莓可以卖到上百元钱。
王大姐说,她家种植有六七亩草莓,因为今冬天气寒冷,最近雨雪上冻,草莓产量较少,所以价格比往年同期相对高一点,她最近一天能卖70斤左右,这段时间卖掉的草莓约有1000斤,在过年前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文/图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