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位于皖苏交界处,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相邻。2023年11月底,跨省公交线“狸高毗邻1路”开通运营,首末站分别是狸桥镇政府广场和高淳枢纽站。全程23站,车程大约50分钟。在这两个地理相邻、方言相似的两省邻居之间,这趟公交车成为让两地连接更加紧密的纽带,在临近春节之际,成为很多人回家过年之路的一部分。
跨省公交成为连接两地居民的纽带
坐公交跨省办年货
2月5日,腊月二十六,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飘着细雪。上午九点多钟,在镇政府大楼门前,当地传统民俗——马灯,正在热闹表演,唢呐和锣鼓声提醒着人们,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不远处的狸桥镇政府公交站台,是镇里的一处交通集散地。从镇上去往宣城市区、下辖的南湖村,甚至邻省江苏南京高淳区的公交车,都将这里设为首末站。
临近春节,狸桥镇举行了传统民俗——马灯的表演
上午九点五十分,司机冯玉平开着公交车来到了站台,几位在此等候的乘客赶紧上了车。75岁的老人孔德云也拖着购物包上了公交车。
孔德云是江苏高淳人,家住高淳城里。当天上午7点半,他在高淳乘坐最早的一班从高淳到狸桥的公交车,到了狸桥。“有个亲戚在这边做生意,我一般一个月会来一次,买买东西,在亲戚家玩玩。”孔德云告诉记者,要过年了,做生意的亲戚店里很忙,他婉拒了留他吃中饭的邀请,乘坐上午十点的公交车,踏上了回高淳的路。
孔德云老人在狸桥买了菜和年货回高淳
孔德云的购物包装得满满当当,除了有西芹、蒜叶等蔬菜,还有炒米糖等。“我们这边东西比高淳便宜些。”司机冯玉平笑着说。“也不一定都便宜些,但这家炒米糖好吃,我经常买。”孔德云也同样笑着告诉记者,马上过年了,炒米糖能放在家里招待客人,他这一趟也算是办了一些年货。
方言相似的两省邻居
冯玉平告诉记者,他们这趟跨省公交班线2023年11月底开通,只有两辆车,从狸桥出发最早的一班是早上6:30分,最晚的一班是下午4点,路上行程大约50分钟。从高淳出发最早的一班则是早上7:30分,最晚一班是下午5点。根据路程长短,车费从2元到5元不等,最高不超过5元。
这趟跨省公交共23站
2月5日上午十点从狸桥出发的这班公交车上乘客并不多,只有6个人。冯玉平说,过年前这些天,乘客比平时要少一些,他们一条线路两辆车平时一天载的乘客大约有140多人。冯玉平是老司机,在开公交车之前,他自己的农班车也是跑狸桥到高淳这条线路,已经跑了近十年。以前他既是老板,也是司机,现在安心开起了公交车,每天跑四个来回,工作并不轻松。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乘客们习惯喊他“大个子”,这对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冯玉平来说,是一个形象又亲切的昵称。
狸桥到高淳的路程比狸桥到宣城市区的路程更短,狸桥人去高淳逛街并不是稀罕事,两地民间交流很多,甚至方言都差不多。孔德云老人和冯玉平用方言说着话,记者只能从些许听懂的词语里猜他们在说些什么。
跨省绕道的回家过年路
狸桥至高淳这一条跨省公交线路全程共23个站台,大部分都在高淳境内。高淳境内的首末站是高淳枢纽站,在这里,可以直接乘坐轻轨去往南京市区。
大约10:50,公交车到达了高淳枢纽站。孔德云拖着行李下了车,和记者打了招呼后,他要再转乘一趟公交车才能回家。此时,已经有不少乘客在等待公交车的到来。回程的乘客要多了一些,有十几个人,有人拖着行李箱,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
周小龙和爱人提着两个大袋子,另外还拿了一个行李包也上了车。从高淳到狸桥只是他们夫妻俩这趟行程中的一段。“我们从当涂来,要去宣城市区。”周小龙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安徽当涂临近江苏高淳的一个地方。他们家在宣城市区买了房子,今年春节准备在宣城过。
周小龙夫妇带着两包菜和咸货回宣城过年
周小龙夫妻俩的这一趟过年回家之旅,是从安徽到了江苏又回到了安徽。从他们的老家到宣城市区的交通方式有好几种,之所以选择坐公交车绕道高淳,省钱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一个人只要13块钱,两个人26,要是包个车大概要200块钱。”周小龙笑着说。他提着的两个大塑料袋看着挺沉,原来其中一个装的是自家种的蔬菜,另一个则是自家做的腊肉、咸鱼等,都将是春节餐桌上的美食。
周小龙原来是跑船运的,前几年生意不太好把船卖了,去年一年在家休息了一年。2024年,已经人到中年的他,希望自己能够重振旗鼓。
11:50左右,公交车顺利到达狸桥镇政府公交站台。周小龙夫妻俩拿着行李赶紧上了一趟从狸桥去往宣城市区的公交车。冯玉平有大约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要赶紧回家吃个中饭,再开始下午的忙碌。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