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也有部署,比如说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企业创新。”1月23日中午,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韩永生接受大皖新闻记者专访时说。
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
1月23日上午,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韩永生特别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提高食品药品的管理能力,特别是要加大智慧监管的力度,另外还要求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对这些部署要求,我们将认真研究,抓好贯彻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安徽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在2024年重点工作中提出,要更高标准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还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制度体系支持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要启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其中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
绿色食品产业需要制定更多产业标准
“这次两会期间,我比较关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有健康安徽建设等话题。”韩永生说,她这次带来的提案主要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2023年,全省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约1.2万亿元,虽然有些发展,但是与农业强省相比,我们还有一些不足,还有一些差距。”韩永生说,比如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标准化生产能力不强、科技赋能有待提升等。
在提案中,韩永生通过重点企业、特色产业的对比,希望从农业强省的产业亮点中为安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寻找方向。“食品的标准化生产能力还不够强,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韩永生表示,安徽虽然拥有众多的食品产业相关资源,但食品安全标准数量较少,备案的食品企业标准17311项,与农业强省、江苏和山东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以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为例,徽州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符离集烧鸡等三个产业相关标准仅有11项,而广西柳州螺蛳粉一个产业的全产业链就有标准569项。
同时,韩永生提到,我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4位,但加工量仅占我省粮食总产量的30%,加工转化率仅为60%。这是由于科技支撑不够,导致产业链不长,精深加工程度不高,综合利用或转化效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韩永生说:“农业对科技对食品的支撑还不足,我们还缺少一个专门研究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研究机构。”
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韩永生表示,针对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大政策力度,政府要制定出台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来支持绿色食品企业提质增效。要从企业改造升级、装备研发、数智赋能等方面,鼓励支持绿色食品企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韩永生认为,要加强对绿色食品与预制菜加工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确保“引进来,留得住,干得好”。
在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方面,韩永生提出,要加强食品企业标准技术人才培育,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对主导制修订食品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企业或组织给予相应资金奖励。推动建立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徽酒、徽菜、徽茶、坚果制品、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等一系列地方标准。制定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建立食品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标准,为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提供保障。
韩永生还从河南省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的经验做法中获得启示,认为要强化食品产业科技支撑,就要推动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联合政府相关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建立食品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食品新技术、新领域的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韩永生表示,要将食品产业纳入重点产业链和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加大对食品合成生物学、功能性食品、设计与重组食品加工等颠覆性创新技术及产品培育力度。引导食品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嫁接省内外高校、专业机构,搭建产教公共平台,为加快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 姚一鸣 叶晓 徐琪琪 余康生 于源绮 实习生 张清怡 华震宇 汪菁 张燕 刘玉蝶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