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经济建设方面提案447件,占54.18%;社会建设方面提案261件,占31.64%;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37件,占4.48%……1月22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在合肥举办。根据《政协第十三届安徽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年来,共提交提案841件,其中关于经济建设的最多。
据了解,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积极履职尽责、奋力担当作为,共提交提案841件。立案825件,立案率达到98.1%。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提案已全部办结。其中,所提建议全部采纳的(A类)116件,占14.06%;部分采纳或列入工作计划拟采纳的(B类)690件,占83.64%;留作参考的(C类)19件,占2.3%。
经济建设方面提案中,聚焦全面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提出推进长三角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贯通、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联动发展、支持优势产业优秀企业"走出去"等建议,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了智慧。另外,围绕科技强省建设,提出建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院谷网"相互赋能等建议,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贡献了力量。围绕制造强省建设,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健康发展等建议,为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农业强省建设,提出夯实"千亿斤江淮粮仓"根基、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等建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参考。
政治建设方面提案42件,占5.09%。围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提出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等建议,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献计出力。聚焦法治安徽建设,提出推进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登记立案和诉前调解工作等建议,为建设平安安徽贡献了智慧。
文化建设方面提案38件,占4.61%。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提出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推进凌家滩申遗、加强合肥文化功能建设等建议,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加快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塑造"传奇皖北"文旅品牌、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等建议,为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贡献了智慧。
社会建设方面提案261件,占31.64%。围绕人才强省建设,提出完善高层次人才政策、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和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等建议,助力人才兴皖工程落地见效。围绕教育强省建设,提出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建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凝心聚力。关于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等建议,为建设健康安徽提供了有益参考。对接"民声呼应",提出让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小区(家庭)适老化改造、破解城区停车难、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建议,助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37件,占4.48%。围绕生态强省建设,提出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盘活我省存量低效用地、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构建引江济淮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为加快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省级湿地自然公园管理等建议,为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贡献了智慧。
报告称,一大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提案建议,转化为助力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的新招实招硬招,为助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于源绮 张楠 项磊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