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在推动中华文明探源中展现担当和作为。当前,蚌埠市正在加快双墩、禹会村遗址等重点考古项目进度。大皖新闻记者今日从当地获悉,这两处国家遗址公园的博物馆及展厅都已经初具雏形。
2017年12月,在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中,蚌埠双墩考古遗址公园、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携手入围。蚌埠禹会村遗址也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中游地区选定的唯一一处遗址。
在地处蚌埠西郊的禹会村遗址公园,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遗址公园内龙山文化核心展示区域规模初显。遗址公园的展示馆内,多件实物及讲解用具正在安装调试。这个沉睡了四千多年的地方,正将以另一种姿态重新展现于世人眼前。
禹墟祭祀遗址
即将开放的禹墟遗址公园
双墩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7300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种类繁多,既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有大批刻划符号和泥塑艺术品。
在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陈卓介绍,“双墩考古遗址公园立足做好‘城市的会客厅’和‘文化的展示厅’。建成后,遗址公园将具备学术研究、研学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可以亲身体会到双墩的魅力。”从精美的陶塑人头像,到神秘的刻划符号,从形态各异的陶器,到种类繁多的骨器……双墩遗址背后的故事正逐渐清晰起来。
双墩遗址公园俯瞰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刘彧
编辑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