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黄山市将建设“大黄山”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综合考核

©原创 2023-10-13 22:37

大皖新闻讯 日前,黄山市官方将《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开全文发布。大皖新闻记者得知,根据《实施意见》,为做好这项工作,该市调整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名单, 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建立顶格推进机制、项目调度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将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工作纳入市委对各区县、市直有关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该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文化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其中安排20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黄山 资料图 下同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黄山全市接待游客1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过夜登记游客达30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达13.5%。到2027年,建成一批富有徽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培育年营收超100亿元企业1家,全市接待游客达1.2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1300亿元, 过夜登记游客超40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大黄山核心高地基本建成。《实施意见》明确,构建“1+7+N”的总体布局。“1”就是一个大黄山核心高地,做强大黄山龙头,推动山上山下一体发展,联动全域、带动皖南;“7”就是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新安江诗画长廊、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皖南古村落满天星、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长三角休闲旅游大花园、都市休闲美食文化街区;“N”就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

在政策保障上,黄山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文化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其中安排20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积极对接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积极争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统筹用好黄山市新兴产业基金、黄山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黄山市安元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扶持新兴文旅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文旅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全市文旅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对推进存在困难的文旅项目给予保障。争取优质文旅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建立文旅项目立项、 审批、用地、资金等专班调度机制。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点状供地”试点、保障重点旅游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等一批重大政策。支持采取EPCO模式在黄投资、建设、运营文旅项目。探索建立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配套奖补措施。支持西递宏村等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评比选树一批金牌导游、民宿管家、文旅志愿者、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才。鼓励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国家、省级技能比赛,造就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过硬队伍。常态化选派优秀人才赴长三角等先发地区优质文旅企业、商协会及文旅行业主管部门等跟班学习、体悟实训。着力推动数字文化、文博考古、文化艺术、 乡村旅游、创意策划、经营管理、非遗传承、导游讲解、综合执法等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设计师、乡村推介官、乡村运营师,不断吸引设计师、艺术家、企业家、新海归、土专家、田秀才、微创客等投身农文旅融合新实践。加快推进民宿管家等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定期发布文化和旅游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需求,组建黄山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智库。

在组织领导上,调整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名单, 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建立顶格推进机制、项目调度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市旅指委定期召开会议,部署研究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亮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加强政策供给和业务指导。各区县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旅游发展工作领导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 制定本地区“旅游+”和“+旅游”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强化考核激励,将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工作纳入市委对各区县、市直有关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提高文化旅游工作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参考。加强定期调度和评估督查, 以“亮晒成绩”激发工作动能,以“督帮结合”推动工作落实。其中市委组织部及市两办、市文旅局建立健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和统计体系,市县两级开展旅游业增加值核算。

屯溪河街灯光秀和水幕演出

重点任务上,围绕八大工程有23项具体工作,每项工作明确了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企业):

一是实施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工程。包括打造黄山风景区、皖南古村落、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大黟山度假区、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区太平湖等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推进新安江百里大画廊、花山世界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徽州区大灵山、休宁县齐云山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27年, 全市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8处。打造南溪南国际会客厅,争取RCEP地方政府论坛永久落户黄山。推动屯溪老街河街、黎阳水街、万安老街、太平老街、岩寺老街、祁门东街等创意升级,打造中心城区、徽州古城、黟县古城、休宁状元城等古今交融的现代秀美之城。

实施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联动发展,协同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衢黄南饶“联盟花园”等建设。高标准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同谋划大黄山区域通用机场群、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旅游轻轨等项目,推动实施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工程等重大交旅项目。推动西递、宏村等串联长三角景点,携手打造世界级“长三角诗画古镇”品牌。大力发展长三角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模式,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

二是高质量旅游能级提升工程。谋划推进2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大黄山项目建设;开展大招商突破行动,以休闲度假经济、创意经济、康养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文化服务经济等为主攻方向,谋划建设和招引15个以上标志性、牵动性精品文旅项目;开展大企业培育行动,培育黄山旅游集团年营收超100亿元,黟县徽黄旅游集团、歙县农文旅集团、徽州区浪漫红公司年营收超10亿元。包括重点推进市域旅游铁路T1线、新安江百里画廊、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等一批百亿元项目,黄山国际会客厅南溪南(一期)、齐云山片区综合文旅开发、龙江秀里综合文旅开发、大灵山农文旅度假区、太平湖休闲运动度假基地等一批30亿元项目,屯溪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西溪南创意休闲度假区、梅南渡祁红小镇茶文化体验区、大黟山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以及百个网红乡村游满天星项目。

三是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丰富美食美宿、研学修学、摄影写生、 自驾露营、节庆赛事等依托型旅游产品。聚焦产业短板靶向引进一批建链、补链业态,培育高端酒店、影视演艺、主题公园、亲子游乐、体育运动、温泉度假、商务会奖等创新型旅游产品,引进冰雪运动、元宇宙文旅、 国潮打卡、剧本杀等“Z世代”潮玩新兴业态。加快建设和引进一批高端品牌酒店,构建国际品牌酒店、高端度假酒店、特色主题酒店、连锁酒店、青年旅社、旅游民宿、房车营地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多元住宿体系。打造智慧文旅服务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平台一体化。开展文化旅游资源建模,构建开放共享的文旅资源数据体系。探索在重点景区、文博场所等多领域开展数字文旅场景应用。支持旅游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打造大黄山线上线下一站式文旅产品交易综合平台。

四是文旅消费促进工程。包括摒弃门票依赖思维, 瞄准二次消费,丰富旅游产品、升级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促进景区转型发展。推动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流量入口,采用“削峰填谷”的方式,促进淡季和非周末旅游消费。探索景区门票逐步减免等措施。丰富提升屯溪区“三江口”夜演产品, 引导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餐饮、商超和文博馆所等场所丰富夜间消费内容、延长营业开放时间。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培育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点亮“夜经济”。发展休闲餐饮、高端餐饮和大众餐饮,打造舌尖上的文旅业态。支持各区县规划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主题街区、小吃街和乡村餐饮聚集区。引进一批星级高档餐饮饭店,发展一批地方特色品牌餐饮连锁店,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文化餐厅。联合知名创意美食家、徽菜名厨开发“黄山国际会客餐桌”系列产品线,打造徽菜美食体验旅游线路。开展黄山徽菜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打造一批网红美食点、流动餐桌。推进“徽州文化餐饮”申遗工作。

五是乡村旅游精品示范连片工程。包括持续推进艺术乡建,常态化举办乡村生活美学大赛等,打造一批乡村美学综合体、乡村艺术空间。重点培育歙县卖花渔村、黟县屏山、休宁县木梨硔、黄山区汤家庄等一批精品主题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支持成片开发利用,推动镇村景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活化利用一批传统建筑、老旧房产等乡村存量资源。实施百佳乡村书屋和百佳咖啡屋“双百计划”,培育一批“徽字号”精品民宿。按照“环山环湖沿河傍景区、进城进镇进村进社区、集中集聚融合集约化”路径引导全市民宿连点串线成片,推动西溪南、塔川等一批民宿聚集区成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微目的地。力争到2027年, 徽州美宿总量超5000家, 等级旅游民宿超50家。提升打造皖浙1号线、世界遗产线、徽州天路等旅游风景道,完善自驾游配套服务,发展研学、 自驾、拓展、农事、 民俗等乡村旅游业态,打造“流动风景线”。到2027年,培育“后备箱”基地8个,省级以上旅游风景道5条。构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新安江沿线—皖南古村落片区—环黄山”乡村旅游精品走廊。

六是徽文化振兴工程。包括建设徽州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争取设立国家版本馆文房四宝专题馆。全面完成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徽州文脉传承、徽州文书馆藏、徽剧振兴工程,争取国家徽学研究院尽早落户黄山。推进祁门县万里茶道、歙县明清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徽州文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黄山市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举办中国非遗大展、纪念戴震诞辰300周年、徽学学术大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挖掘黄宾虹、陶行知、王茂荫、戴震等名人和故居资源,赋予新时代文化教育功能,开发旅游线路,打造名人文化旅游 IP。挖掘、整理、复排一批传统(保留)剧目,推出一批弘扬主旋律的歌曲、舞蹈、民乐、曲艺、小戏小品等各类匹配游客需求的新创作品,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依托徽州文化核心资源,开发一批精品课程,研发一批满足不同学龄层的研学旅行产品,打造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 开发一批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业态,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沉浸式演出、度假休闲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进黟县、屯溪区、歙县联合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七是文旅品牌传播工程。包括精心举办“四季黄山”发布会、黄山马拉松、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中国(黄山)乡村生活美学设计公开赛等一批“徽字号”节庆赛事活动, 吸引更多展会、赛事、论坛、首秀、 电音节等落户。举办自驾游大会、民宿大会、研学大会,筹备开展中国诗词大会、乡村戏曲节、 乡村美食节、 民俗巡演、 时装秀等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提高、周周有活动”。拓展港澳台、 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等境外客源市场, 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客源市场。擦亮“徽字号”旅游金名片,打造遗产、文物、名茶等主题游径,推出一批国际范精品主题线路。适时出台会议会奖等旅游营销奖励政策,争取更多国际赛事、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在黄落地,逐步提高境外客源在全市客源市场占比。持续争取144小时落地免签、免税口岸政策。提升与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国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层次,力争开通2—3条国际航线。积极加入世界旅游联盟,申报举办亚太旅游(黄山)交易会、中国(黄山)国际文化旅游高层论坛等高规格活动。

八是文旅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健全文旅行业治理体系,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包括开展“放心游黄山”行动,推进“一口受理”“快速办结”举措, 探索景区“先游后付”、旅游购物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制度。全面提高旅游交通通达度,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机场+火车站+公路+景区”无缝接驳交通网络。

祁门芦溪阊江风景带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编辑 王翠

大皖新闻讯 日前,黄山市官方将《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开全文发布。大皖新闻记者得知,根据《实施意见》,为做好这项工作,该市调整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名单, 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建立顶格推进机制、项目调度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将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工作纳入市委对各区县、市直有关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该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文化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其中安排20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

黄山 资料图 下同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黄山全市接待游客1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过夜登记游客达30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达13.5%。到2027年,建成一批富有徽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培育年营收超100亿元企业1家,全市接待游客达1.2亿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1300亿元, 过夜登记游客超40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大黄山核心高地基本建成。《实施意见》明确,构建“1+7+N”的总体布局。“1”就是一个大黄山核心高地,做强大黄山龙头,推动山上山下一体发展,联动全域、带动皖南;“7”就是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新安江诗画长廊、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皖南古村落满天星、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长三角休闲旅游大花园、都市休闲美食文化街区;“N”就是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

在政策保障上,黄山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文化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其中安排20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积极对接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积极争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统筹用好黄山市新兴产业基金、黄山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黄山市安元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扶持新兴文旅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文旅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全市文旅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对推进存在困难的文旅项目给予保障。争取优质文旅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建立文旅项目立项、 审批、用地、资金等专班调度机制。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点状供地”试点、保障重点旅游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等一批重大政策。支持采取EPCO模式在黄投资、建设、运营文旅项目。探索建立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配套奖补措施。支持西递宏村等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评比选树一批金牌导游、民宿管家、文旅志愿者、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才。鼓励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参加国家、省级技能比赛,造就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过硬队伍。常态化选派优秀人才赴长三角等先发地区优质文旅企业、商协会及文旅行业主管部门等跟班学习、体悟实训。着力推动数字文化、文博考古、文化艺术、 乡村旅游、创意策划、经营管理、非遗传承、导游讲解、综合执法等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设计师、乡村推介官、乡村运营师,不断吸引设计师、艺术家、企业家、新海归、土专家、田秀才、微创客等投身农文旅融合新实践。加快推进民宿管家等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定期发布文化和旅游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需求,组建黄山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智库。

在组织领导上,调整黄山市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名单, 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建立顶格推进机制、项目调度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市旅指委定期召开会议,部署研究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亮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加强政策供给和业务指导。各区县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旅游发展工作领导责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 制定本地区“旅游+”和“+旅游”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强化考核激励,将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工作纳入市委对各区县、市直有关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和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提高文化旅游工作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参考。加强定期调度和评估督查, 以“亮晒成绩”激发工作动能,以“督帮结合”推动工作落实。其中市委组织部及市两办、市文旅局建立健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和统计体系,市县两级开展旅游业增加值核算。

屯溪河街灯光秀和水幕演出

重点任务上,围绕八大工程有23项具体工作,每项工作明确了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企业):

一是实施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工程。包括打造黄山风景区、皖南古村落、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大黟山度假区、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区太平湖等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推进新安江百里大画廊、花山世界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徽州区大灵山、休宁县齐云山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27年, 全市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8处。打造南溪南国际会客厅,争取RCEP地方政府论坛永久落户黄山。推动屯溪老街河街、黎阳水街、万安老街、太平老街、岩寺老街、祁门东街等创意升级,打造中心城区、徽州古城、黟县古城、休宁状元城等古今交融的现代秀美之城。

实施长三角区域文化旅游联动发展,协同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衢黄南饶“联盟花园”等建设。高标准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同谋划大黄山区域通用机场群、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旅游轻轨等项目,推动实施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工程等重大交旅项目。推动西递、宏村等串联长三角景点,携手打造世界级“长三角诗画古镇”品牌。大力发展长三角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模式,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

二是高质量旅游能级提升工程。谋划推进2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大黄山项目建设;开展大招商突破行动,以休闲度假经济、创意经济、康养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文化服务经济等为主攻方向,谋划建设和招引15个以上标志性、牵动性精品文旅项目;开展大企业培育行动,培育黄山旅游集团年营收超100亿元,黟县徽黄旅游集团、歙县农文旅集团、徽州区浪漫红公司年营收超10亿元。包括重点推进市域旅游铁路T1线、新安江百里画廊、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等一批百亿元项目,黄山国际会客厅南溪南(一期)、齐云山片区综合文旅开发、龙江秀里综合文旅开发、大灵山农文旅度假区、太平湖休闲运动度假基地等一批30亿元项目,屯溪三江口历史文化街区、西溪南创意休闲度假区、梅南渡祁红小镇茶文化体验区、大黟山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以及百个网红乡村游满天星项目。

三是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丰富美食美宿、研学修学、摄影写生、 自驾露营、节庆赛事等依托型旅游产品。聚焦产业短板靶向引进一批建链、补链业态,培育高端酒店、影视演艺、主题公园、亲子游乐、体育运动、温泉度假、商务会奖等创新型旅游产品,引进冰雪运动、元宇宙文旅、 国潮打卡、剧本杀等“Z世代”潮玩新兴业态。加快建设和引进一批高端品牌酒店,构建国际品牌酒店、高端度假酒店、特色主题酒店、连锁酒店、青年旅社、旅游民宿、房车营地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多元住宿体系。打造智慧文旅服务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平台一体化。开展文化旅游资源建模,构建开放共享的文旅资源数据体系。探索在重点景区、文博场所等多领域开展数字文旅场景应用。支持旅游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打造大黄山线上线下一站式文旅产品交易综合平台。

四是文旅消费促进工程。包括摒弃门票依赖思维, 瞄准二次消费,丰富旅游产品、升级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促进景区转型发展。推动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流量入口,采用“削峰填谷”的方式,促进淡季和非周末旅游消费。探索景区门票逐步减免等措施。丰富提升屯溪区“三江口”夜演产品, 引导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餐饮、商超和文博馆所等场所丰富夜间消费内容、延长营业开放时间。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培育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点亮“夜经济”。发展休闲餐饮、高端餐饮和大众餐饮,打造舌尖上的文旅业态。支持各区县规划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主题街区、小吃街和乡村餐饮聚集区。引进一批星级高档餐饮饭店,发展一批地方特色品牌餐饮连锁店,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文化餐厅。联合知名创意美食家、徽菜名厨开发“黄山国际会客餐桌”系列产品线,打造徽菜美食体验旅游线路。开展黄山徽菜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打造一批网红美食点、流动餐桌。推进“徽州文化餐饮”申遗工作。

五是乡村旅游精品示范连片工程。包括持续推进艺术乡建,常态化举办乡村生活美学大赛等,打造一批乡村美学综合体、乡村艺术空间。重点培育歙县卖花渔村、黟县屏山、休宁县木梨硔、黄山区汤家庄等一批精品主题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支持成片开发利用,推动镇村景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活化利用一批传统建筑、老旧房产等乡村存量资源。实施百佳乡村书屋和百佳咖啡屋“双百计划”,培育一批“徽字号”精品民宿。按照“环山环湖沿河傍景区、进城进镇进村进社区、集中集聚融合集约化”路径引导全市民宿连点串线成片,推动西溪南、塔川等一批民宿聚集区成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微目的地。力争到2027年, 徽州美宿总量超5000家, 等级旅游民宿超50家。提升打造皖浙1号线、世界遗产线、徽州天路等旅游风景道,完善自驾游配套服务,发展研学、 自驾、拓展、农事、 民俗等乡村旅游业态,打造“流动风景线”。到2027年,培育“后备箱”基地8个,省级以上旅游风景道5条。构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新安江沿线—皖南古村落片区—环黄山”乡村旅游精品走廊。

六是徽文化振兴工程。包括建设徽州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争取设立国家版本馆文房四宝专题馆。全面完成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徽州文脉传承、徽州文书馆藏、徽剧振兴工程,争取国家徽学研究院尽早落户黄山。推进祁门县万里茶道、歙县明清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徽州文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黄山市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举办中国非遗大展、纪念戴震诞辰300周年、徽学学术大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挖掘黄宾虹、陶行知、王茂荫、戴震等名人和故居资源,赋予新时代文化教育功能,开发旅游线路,打造名人文化旅游 IP。挖掘、整理、复排一批传统(保留)剧目,推出一批弘扬主旋律的歌曲、舞蹈、民乐、曲艺、小戏小品等各类匹配游客需求的新创作品,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依托徽州文化核心资源,开发一批精品课程,研发一批满足不同学龄层的研学旅行产品,打造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 开发一批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改造提升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业态,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沉浸式演出、度假休闲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进黟县、屯溪区、歙县联合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七是文旅品牌传播工程。包括精心举办“四季黄山”发布会、黄山马拉松、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中国(黄山)乡村生活美学设计公开赛等一批“徽字号”节庆赛事活动, 吸引更多展会、赛事、论坛、首秀、 电音节等落户。举办自驾游大会、民宿大会、研学大会,筹备开展中国诗词大会、乡村戏曲节、 乡村美食节、 民俗巡演、 时装秀等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提高、周周有活动”。拓展港澳台、 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等境外客源市场, 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客源市场。擦亮“徽字号”旅游金名片,打造遗产、文物、名茶等主题游径,推出一批国际范精品主题线路。适时出台会议会奖等旅游营销奖励政策,争取更多国际赛事、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在黄落地,逐步提高境外客源在全市客源市场占比。持续争取144小时落地免签、免税口岸政策。提升与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国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层次,力争开通2—3条国际航线。积极加入世界旅游联盟,申报举办亚太旅游(黄山)交易会、中国(黄山)国际文化旅游高层论坛等高规格活动。

八是文旅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健全文旅行业治理体系,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包括开展“放心游黄山”行动,推进“一口受理”“快速办结”举措, 探索景区“先游后付”、旅游购物七天无理由退换货等制度。全面提高旅游交通通达度,构建“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机场+火车站+公路+景区”无缝接驳交通网络。

祁门芦溪阊江风景带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编辑 王翠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