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村里喜讯捎北京|太和县:爷孙上阵 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原创 2023-09-24 13:49

大皖新闻讯  “今年大豆播种期下了大雨,大豆开花期雨水又比较少,这些都会影响大豆生长,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田间气候,及时浇灌、及时排涝。所以,今年在我们这个千亩示范园里,夏粮大豆、秋粮玉米产量都还有增长。”9月20日,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带头人徐淙祥向记者介绍。

淙祥千亩试验田中的玉米即将收获

“农业基础设施加强了,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即使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也能争取获得好的收成。”本着这一原则和目标,近年来,徐淙祥大力倡导并在太和县推进现代农业技术,他认为只要技术落实到位,产量还能大幅增加。

淙祥千亩试验田中的大豆

徐淙祥的示范园中进行了玉米和大豆的复合种植,玉米已经进入成熟期,看着田间丰收的景象,徐淙祥掰下一根玉米高兴地展示:“你看,这个玉米没有秃顶尖,籽粒非常均匀,这是丰收的特征。”

徐淙祥向记者展示玉米的品质

今年秋季,太和县获得了良好的收成,大豆普遍长势良好,整体来说比以往都有增产增收,成本都有所下降,掀起了一个多种粮种好粮的热潮。

除了粮食生产品质高,产量好,农民收入有所增加这一喜讯,令徐淙祥高兴的,还有技术人才的增加。

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以及一批回乡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办家庭农场、办合作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产量,配合国家和省内一线农业科技部门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同时带动了一批新型农民、高素质农民扎根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徐淙祥走在玉米田间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得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管理工作,才能使大量的农民腾出来,有高素质的农民来种地。”徐淙祥欣慰地说:“今后会越来越顺利,这笔力量会越来越壮大,我相信这为我们国家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孙子的事业,徐淙祥有一份作为长辈的骄傲和一份现代农业队伍越来越壮大的喜悦。“他有他的发展方向,办无人农场、高效农场、智慧农场,以前人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他想搞的科技农田,是人坐在屋里,利用互联网技术,就把田种好了。”

学习现代农业专业的徐旭东2018年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早在大学期间,徐旭东就跟着爷爷与父亲从事合作社的试点示范工作,毕业后则全面接手实验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进行种子管理总站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还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部分样品试验示范项目的取样、记载工作。

徐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

近年来,通过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应用,徐旭东的团队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减少了农业投入,增加了农业的产量和品质。

徐旭东介绍说:“比如我们利用滴灌技术,进行减肥减料,一方面节省了水资源,对肥力也得到了精确的运用,还减少了人工。像今年预计我们采用了滴灌技术的玉米平均亩产能达到800公斤以上,然后高产这一块计划达到1000公斤以上。”

徐旭东下一步计划继续加大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在徐旭东周围,也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加入到农产品加工、电商等农业周边行业中去。2023年太和县共获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5人,以及工作单位在农村、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174人。

徐淙祥办公室中的小工作间

徐淙祥认为未来还是要走产业化道路,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以后农业不仅是种植,加工要占农业中的重要比重,把江淮粮仓变为江淮厨房,做好农产品加工升值,同时搞经济协作,朝现代化农业发展。

在徐淙祥等种粮大户和徐旭东等新生力量的共同推动下,2023年阜阳市太和县夏粮种植面积146.17万亩,总产71.51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102万吨。同时,太和县2023年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正序时推进中。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大皖新闻讯  “今年大豆播种期下了大雨,大豆开花期雨水又比较少,这些都会影响大豆生长,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田间气候,及时浇灌、及时排涝。所以,今年在我们这个千亩示范园里,夏粮大豆、秋粮玉米产量都还有增长。”9月20日,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带头人徐淙祥向记者介绍。

淙祥千亩试验田中的玉米即将收获

“农业基础设施加强了,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即使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也能争取获得好的收成。”本着这一原则和目标,近年来,徐淙祥大力倡导并在太和县推进现代农业技术,他认为只要技术落实到位,产量还能大幅增加。

淙祥千亩试验田中的大豆

徐淙祥的示范园中进行了玉米和大豆的复合种植,玉米已经进入成熟期,看着田间丰收的景象,徐淙祥掰下一根玉米高兴地展示:“你看,这个玉米没有秃顶尖,籽粒非常均匀,这是丰收的特征。”

徐淙祥向记者展示玉米的品质

今年秋季,太和县获得了良好的收成,大豆普遍长势良好,整体来说比以往都有增产增收,成本都有所下降,掀起了一个多种粮种好粮的热潮。

除了粮食生产品质高,产量好,农民收入有所增加这一喜讯,令徐淙祥高兴的,还有技术人才的增加。

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以及一批回乡知识青年扎根农村,办家庭农场、办合作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产量,配合国家和省内一线农业科技部门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同时带动了一批新型农民、高素质农民扎根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徐淙祥走在玉米田间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得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管理工作,才能使大量的农民腾出来,有高素质的农民来种地。”徐淙祥欣慰地说:“今后会越来越顺利,这笔力量会越来越壮大,我相信这为我们国家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起孙子的事业,徐淙祥有一份作为长辈的骄傲和一份现代农业队伍越来越壮大的喜悦。“他有他的发展方向,办无人农场、高效农场、智慧农场,以前人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他想搞的科技农田,是人坐在屋里,利用互联网技术,就把田种好了。”

学习现代农业专业的徐旭东2018年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早在大学期间,徐旭东就跟着爷爷与父亲从事合作社的试点示范工作,毕业后则全面接手实验基地的试验示范工作,进行种子管理总站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还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部分样品试验示范项目的取样、记载工作。

徐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

近年来,通过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应用,徐旭东的团队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减少了农业投入,增加了农业的产量和品质。

徐旭东介绍说:“比如我们利用滴灌技术,进行减肥减料,一方面节省了水资源,对肥力也得到了精确的运用,还减少了人工。像今年预计我们采用了滴灌技术的玉米平均亩产能达到800公斤以上,然后高产这一块计划达到1000公斤以上。”

徐旭东下一步计划继续加大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在徐旭东周围,也有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加入到农产品加工、电商等农业周边行业中去。2023年太和县共获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5人,以及工作单位在农村、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1174人。

徐淙祥办公室中的小工作间

徐淙祥认为未来还是要走产业化道路,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以后农业不仅是种植,加工要占农业中的重要比重,把江淮粮仓变为江淮厨房,做好农产品加工升值,同时搞经济协作,朝现代化农业发展。

在徐淙祥等种粮大户和徐旭东等新生力量的共同推动下,2023年阜阳市太和县夏粮种植面积146.17万亩,总产71.51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102万吨。同时,太和县2023年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正序时推进中。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