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淠史杭工程建设65周年|徐德友:从日出到日落 一天挑沙一百个来回

©原创 2023-07-04 18:05

大皖新闻讯  在江淮分水岭上,将军山渡槽犹如一架“长虹”飞跃平原之间,一头接着万佛湖,一头连着万亩沃野。今年71岁的徐德友在桥下经营一家小店,每天他都要凝望一会将军山渡槽——50多年前,他也是万千建设者中的一员,肩担手抬,一同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千军万马“会战”将军山

徐德友

   将军山渡槽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张母桥镇东岗村和金安区施桥镇将军山村交界处,横跨丰乐河上,桥身有16孔,槽身长840米、宽6米、高2.9米,主要通过杭淠分干渠引用龙河口水库水源灌溉输水,沟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

   它的建设正是皖西地区治水方略的体现。

历史上的皖西、皖中地区,饱经旱涝灾害肆虐。淮河支流像扇子一样,西部和北部水流平缓,但南部大别山区的淠河、史河山高水急,容易形成洪水。

六安地区每两三年就有一次水患灾害,百姓生活艰难、缺衣少食,要带领人民走出生存困境,根本在“治水”。

1969年10月,随着淠史杭灌区杭淠分干渠建设的推进,将军山渡槽启动建设。此后的两年里,渡槽附近常常红旗招展,“千军万马会战将军山”的场面惊心动魄。

那年头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工程车、起重机,没有混凝土搅拌机,靠的就是一双双粗糙的手,一副副压不垮的肩,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劳动号子。

徐德友就是附近的村民,建设号角吹响后,全村的劳力都来了。“当时的工地真的是人山人海,我主要是负责挑沙。”彼时,只有18岁的徐德友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将近20米的高度,全靠人一担一担往上挑。”徐德友回忆,从早上日出到晚上日落,中午有40分钟吃饭时间,其他时间全在挑沙,“一天大约要挑100个来回。”

“第一渡槽”泽被江淮大地

一天干下来,再强壮的汉子也顶不住。“最怕上下台阶时腿打软。”徐德友说,最难的就是上下,需要踩稳了,步步生根,才能保证安全。

最忙的时候,三四万建设者被分成多个小组,锹挖肩扛板车推,夜以继日三班作业。在梦想的感召下,没有人喊苦累,没有人提报酬,没有人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退缩一步。

终于,1971年5月23日,将军山渡槽迎来竣工时刻。那天,方圆数十里的群众都扶老携幼而来,共同见证这一“人定胜天”的奇迹。

“通水那天印象太深了!”徐德友回忆说,现场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当看到大船从渡槽扬帆通过,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庄稼地终于有水了!”

徐德友家里还有11亩农田,这座当时的“中国第一渡槽”通水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贯通,淠河、杭埠河两大灌区连成一体,包括徐德友在内的周边百姓,都能不出家门用上干净的水,农田也能有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了。

不过,历经50多年的沧桑,将军山渡槽的桥墩和护栏饱含着岁月的痕迹。

2013年,渡槽通过除险加固项目,解决了分缝漏水、构建老损、抗震性差、槽墩基础冲刷等问题。如今的将军山渡槽可能无法再通行大船,但依然在当地生产生活、防洪等方面发挥着功用。渡槽通水至今,累计灌溉输水达1581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大642.6万亩,受益人口775万。

渡槽一头的高大桥头堡上,镌刻着一句简短有力又极为深邃的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从贫瘠之地到鱼米之乡,将军山渡槽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刘旸 余康生 摄影报道

编辑  蒙国锐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皖新闻讯  在江淮分水岭上,将军山渡槽犹如一架“长虹”飞跃平原之间,一头接着万佛湖,一头连着万亩沃野。今年71岁的徐德友在桥下经营一家小店,每天他都要凝望一会将军山渡槽——50多年前,他也是万千建设者中的一员,肩担手抬,一同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千军万马“会战”将军山

徐德友

   将军山渡槽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张母桥镇东岗村和金安区施桥镇将军山村交界处,横跨丰乐河上,桥身有16孔,槽身长840米、宽6米、高2.9米,主要通过杭淠分干渠引用龙河口水库水源灌溉输水,沟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

   它的建设正是皖西地区治水方略的体现。

历史上的皖西、皖中地区,饱经旱涝灾害肆虐。淮河支流像扇子一样,西部和北部水流平缓,但南部大别山区的淠河、史河山高水急,容易形成洪水。

六安地区每两三年就有一次水患灾害,百姓生活艰难、缺衣少食,要带领人民走出生存困境,根本在“治水”。

1969年10月,随着淠史杭灌区杭淠分干渠建设的推进,将军山渡槽启动建设。此后的两年里,渡槽附近常常红旗招展,“千军万马会战将军山”的场面惊心动魄。

那年头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工程车、起重机,没有混凝土搅拌机,靠的就是一双双粗糙的手,一副副压不垮的肩,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劳动号子。

徐德友就是附近的村民,建设号角吹响后,全村的劳力都来了。“当时的工地真的是人山人海,我主要是负责挑沙。”彼时,只有18岁的徐德友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将近20米的高度,全靠人一担一担往上挑。”徐德友回忆,从早上日出到晚上日落,中午有40分钟吃饭时间,其他时间全在挑沙,“一天大约要挑100个来回。”

“第一渡槽”泽被江淮大地

一天干下来,再强壮的汉子也顶不住。“最怕上下台阶时腿打软。”徐德友说,最难的就是上下,需要踩稳了,步步生根,才能保证安全。

最忙的时候,三四万建设者被分成多个小组,锹挖肩扛板车推,夜以继日三班作业。在梦想的感召下,没有人喊苦累,没有人提报酬,没有人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退缩一步。

终于,1971年5月23日,将军山渡槽迎来竣工时刻。那天,方圆数十里的群众都扶老携幼而来,共同见证这一“人定胜天”的奇迹。

“通水那天印象太深了!”徐德友回忆说,现场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当看到大船从渡槽扬帆通过,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庄稼地终于有水了!”

徐德友家里还有11亩农田,这座当时的“中国第一渡槽”通水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得以贯通,淠河、杭埠河两大灌区连成一体,包括徐德友在内的周边百姓,都能不出家门用上干净的水,农田也能有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源了。

不过,历经50多年的沧桑,将军山渡槽的桥墩和护栏饱含着岁月的痕迹。

2013年,渡槽通过除险加固项目,解决了分缝漏水、构建老损、抗震性差、槽墩基础冲刷等问题。如今的将军山渡槽可能无法再通行大船,但依然在当地生产生活、防洪等方面发挥着功用。渡槽通水至今,累计灌溉输水达1581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大642.6万亩,受益人口775万。

渡槽一头的高大桥头堡上,镌刻着一句简短有力又极为深邃的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从贫瘠之地到鱼米之乡,将军山渡槽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刘旸 余康生 摄影报道

编辑  蒙国锐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