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3月9日下午,安徽召开“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大皖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安徽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机化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脱贫群众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
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卢仕仁会上介绍,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820.0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6.5%,增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其中脱贫群众收入增幅高于全省7.2个百分点。
今年,安徽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机化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其中脱贫群众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亩均财政投入提高到2500元以上,改造提升210万亩,累计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6200万亩以上。“今年,我们将深入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式生产,创建25个优质专用粮食指挥田,全省优质专用粮食面积占比超80%。”卢仕仁表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和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新增“小田变大田”改造513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05座,新建和改造机井1.5万眼、塘坝4.9万座,加快完善从水源到田间、田间到沟渠的灌排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
力争预制菜产业规模破千亿元
今年,深入推进“双招双引”,力争全年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万亿元、增长10%。深入实施“158”行动计划,推动安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挂牌运营;新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00个。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800个。
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0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创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徽州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符离集烧鸡等预制菜产业,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培育10个左右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2-3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3年全省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今年,深入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比上年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93%、83%;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分别由82%、75%提高到83%、80%。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0万亩,累计超过710万亩。
力争全省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
据介绍,2022年,全省农民收入19575元,增长6.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次由2015年的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3位。2023年,将力争全省农民收入增长8%左右。
“重点是实施好实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卢仕仁介绍,通过去年一年的实施,我省农民本地就业水平明显提升,本地就业人数同比增加15.6%,工资性收入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今年要进一步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力在本地就业。
其次,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增加流转农户租金收入,这也是目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23个县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试点,盘活乡村巨量闲置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型服务业,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家庭农场发展到24万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11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3.8万个,带动农民多增收。
加强与沪苏浙地区联系,推动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劳务协作,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培养计划,培训30万人次以上,带动外出务工人员月人均收入提高500元以上。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实习生 黄子健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