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塔吊女司机程丽:建筑工地里的最美“女神”

©原创 2023-03-07 18:28

大皖新闻讯  生活中,许多职位上的女性都在闪闪发光,有生命安全的“守护者”,也有人生赛场的“拼搏者”,她们都在各自岗位上洋溢着芬芳,绽放着巾帼新风采。

在蚌埠市的一处建筑工地里,以程丽为代表的塔吊女司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们是节日里最靓丽的女神。

工作  已有十年的司机经验

3月6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的中建八局蚌埠医学院项目部。程丽是该工地的一位塔吊女司机,今年36岁的她,已经有10年的开塔吊经验。谈及日常的工作,她介绍说早上6点至中午11点,中午12点至下午5点,每天有近十个小时的工作量,有时还会因为岗位需要加班。

工作中的程丽。

程丽称,自己老家是阜阳市临泉县,她的丈夫是河南市驻马店的,他们结婚两年后便开始了外地的打工生涯。丈夫在工地开塔吊,她便也在工地上的地面做塔吊信号员。2010年,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工地上,程丽第一次爬上了塔吊。“当时那个塔吊大概二三十米高的样子,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总是控制不住往下看。”这是程丽第一次爬上塔吊的感受。

亏欠  缺少与家人相处时间

程丽表示,作为塔吊司机,其实女性的工作强度并不比男性少,较好的一点就是较少的与地面其他工人发生摩擦。对于工作中的难处,那就是开塔吊进行高空作业,一般在工作中不允许私自下塔吊。在不到两平米的操作间,连上厕所都是一件难以解决的事情,这一切只能靠自己上班前少喝水来完成。

程丽介绍,家里有两个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看管。

因为工作原因,程丽夫妻俩每年回家的次数很少,去年他们只回家了一次。缺少与父母、孩子的相处时间,对于双方父母和两个儿子,目前的她,亏欠是发自内心的。

体验  下来时记者的腿发软

在塔吊下听完程丽的讲述,大皖新闻记者感觉听她说得很轻松,看到只有不到50米的高度,遂产生了一起体验的想法。在戴好安全帽,穿好作业服,系牢安全绳后,开始跟随她一起“登顶”。

程丽在进行吊装作业。

这部塔吊的楼梯是传统的斜梯,类似于普通楼梯,但直径不到一米的空间,记者在攀爬时还是有点“缩头缩脚”,同时11节梯笼的转角也需要大幅度转身才能完成。在登上了6节,接近一半后,记者的腿便开始有了酸楚的感觉,而向上望去,程丽早已登上了最高处。等记者略有气喘地爬上“顶峰”,程丽已经开始端坐在驾驶台,以手中的对讲机信号为令开始了吊装作业。

已经是行家里手的她在下方信号员的提示下,用机械抓手稳稳地吊装起散装混凝土吊箱,之后上升传递到指定位置,整个操作一气呵成。

进入工作状态的程丽不便打扰,大皖新闻记者便小心翼翼地慢慢回到了地面,接触地面的那一刻,感觉到踏实的一刻同时,腿还真的有点软了。

中建八局蚌埠医学院项目部机械主管杨超向记者介绍,这片工地上,不管是操作设备也好,还是纯力气工作,都有许多工人是女性。项目的工地里一共有13个塔吊司机,其中有五位是像程丽一样的女性。她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丝毫不输给男性工人。虽然开塔吊作为高空作业工种,危险系数大,更为辛苦,但是平日里只要需要,她们也得一起加班。杨主管感慨地说到:“她们撑起了工地的半边天。”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编辑  许大鹏

大皖新闻讯  生活中,许多职位上的女性都在闪闪发光,有生命安全的“守护者”,也有人生赛场的“拼搏者”,她们都在各自岗位上洋溢着芬芳,绽放着巾帼新风采。

在蚌埠市的一处建筑工地里,以程丽为代表的塔吊女司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她们是节日里最靓丽的女神。

工作  已有十年的司机经验

3月6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的中建八局蚌埠医学院项目部。程丽是该工地的一位塔吊女司机,今年36岁的她,已经有10年的开塔吊经验。谈及日常的工作,她介绍说早上6点至中午11点,中午12点至下午5点,每天有近十个小时的工作量,有时还会因为岗位需要加班。

工作中的程丽。

程丽称,自己老家是阜阳市临泉县,她的丈夫是河南市驻马店的,他们结婚两年后便开始了外地的打工生涯。丈夫在工地开塔吊,她便也在工地上的地面做塔吊信号员。2010年,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工地上,程丽第一次爬上了塔吊。“当时那个塔吊大概二三十米高的样子,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总是控制不住往下看。”这是程丽第一次爬上塔吊的感受。

亏欠  缺少与家人相处时间

程丽表示,作为塔吊司机,其实女性的工作强度并不比男性少,较好的一点就是较少的与地面其他工人发生摩擦。对于工作中的难处,那就是开塔吊进行高空作业,一般在工作中不允许私自下塔吊。在不到两平米的操作间,连上厕所都是一件难以解决的事情,这一切只能靠自己上班前少喝水来完成。

程丽介绍,家里有两个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看管。

因为工作原因,程丽夫妻俩每年回家的次数很少,去年他们只回家了一次。缺少与父母、孩子的相处时间,对于双方父母和两个儿子,目前的她,亏欠是发自内心的。

体验  下来时记者的腿发软

在塔吊下听完程丽的讲述,大皖新闻记者感觉听她说得很轻松,看到只有不到50米的高度,遂产生了一起体验的想法。在戴好安全帽,穿好作业服,系牢安全绳后,开始跟随她一起“登顶”。

程丽在进行吊装作业。

这部塔吊的楼梯是传统的斜梯,类似于普通楼梯,但直径不到一米的空间,记者在攀爬时还是有点“缩头缩脚”,同时11节梯笼的转角也需要大幅度转身才能完成。在登上了6节,接近一半后,记者的腿便开始有了酸楚的感觉,而向上望去,程丽早已登上了最高处。等记者略有气喘地爬上“顶峰”,程丽已经开始端坐在驾驶台,以手中的对讲机信号为令开始了吊装作业。

已经是行家里手的她在下方信号员的提示下,用机械抓手稳稳地吊装起散装混凝土吊箱,之后上升传递到指定位置,整个操作一气呵成。

进入工作状态的程丽不便打扰,大皖新闻记者便小心翼翼地慢慢回到了地面,接触地面的那一刻,感觉到踏实的一刻同时,腿还真的有点软了。

中建八局蚌埠医学院项目部机械主管杨超向记者介绍,这片工地上,不管是操作设备也好,还是纯力气工作,都有许多工人是女性。项目的工地里一共有13个塔吊司机,其中有五位是像程丽一样的女性。她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丝毫不输给男性工人。虽然开塔吊作为高空作业工种,危险系数大,更为辛苦,但是平日里只要需要,她们也得一起加班。杨主管感慨地说到:“她们撑起了工地的半边天。”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编辑  许大鹏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