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记者注意到,该《意见》中提及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此前,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在2021年时,安徽省确立了6个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并且,其中两个点纳入了国家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在2023年1月份安徽省又确立了15个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如今,这些婚俗改革实验区成效如何?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回访。
合肥包河区:婚姻登记时,人手一份“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婚姻宝典”
2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市包河区婚姻登记处,热闹的气氛扑面而来。当天,“2·14”是结婚登记高峰期,工作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登记。在现场,几十对新人正在取号排队领证。
记者注意到,在颁发结婚证之前,登记处工作人员为新人准备了一个小游戏。“通过玩性格卡牌,让新人更加了解彼此,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婚后摩擦。”工作人员介绍,除此之外,还有婚姻辅导咨询供新人免费使用,在领到结婚证后,每对新人还会领到一份“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和“婚姻宝典”。
在包河区婚姻登记处领证,都会收到一份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
记者打开“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上面提出了三点倡议,分别为坚持文明婚俗,主张喜事新办;抵制奢靡之风,拒绝铺张浪费;传承优秀传统,树立良好家风等。其中,明确提出,希望广大新人自觉抵制不良婚俗,反对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借婚敛财等。
包河区婚姻登记处,一对新人在玩“性格卡牌”游戏。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22年,合肥市包河区精心改造婚姻登记服务场所,打造集简约仪式、情感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婚姻服务“情感驿站”,还引领慈善婚礼,引导新人减少婚礼上的铺张浪费。
此外,包河区民政局还通过强化宣传引导、策划主题活动、开展主题征文、创新服务载体、打造乡风婚俗馆、举办简约集体婚礼等方式,引导正确婚恋观,倡导简约礼仪,营造文明、时尚、简朴、和谐的婚嫁新风。
2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在合肥随机进行了街采,受访的新人均表示,女方收取了一定的“彩礼”,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系两家商讨后的数额,不过,这些“彩礼”基本都会随女方带回二人组建的小家庭,作为小家的生活资金。“这种‘彩礼’方式两家都能接受,数额也没有特别高,讨个吉利。”合肥的小张说。在婚事操办上,新人的想法也比较朴素,以宴请亲友为主。
2月14日,在包河区婚姻登记处,一对新人刚领了结婚证。
马鞍山和县:创新婚俗礼仪,提升城市温度
2021年,马鞍山和县被确认为国家级婚俗改革实验区。自纳入实验区以来,和县以创新婚俗礼仪,提升城市温度为重点,比如,组织举办颁证服务工作,让新人们既感受到婚姻的庄严和神圣,又享受到婚姻的浪漫和温馨。
“具体来说,有推进‘百姓厨房’新发展,逐渐形成红事新办简办新风尚。其次是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积极作用,如天行剑法律事务所‘送法到家’,一束光公益协会爱心帮扶乌江惠北社区老人和孩子,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和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还有搭建绿色文明健康交友平台,开展520“青春相约 缘定和州”、“和你相约 缘定七夕”青年联谊交友活动,男女嘉宾以分组的形式共同参与游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下一步,和县还将健全长效机制,培育乡风文明。“健全更新村规民约,抵制大操大办、不敬不孝、不和不睦等行为,继续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和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蚌埠市怀远县:“三创新”推进婚俗改革
在蚌埠市怀远县刘楼村,经过村民们集体商议后,村里修建了文化大礼堂。“现在村民办婚礼都在文化大礼堂举办,村民自己买原材料,请人来做饭宴请宾客,同样的数量、份量和味道,一场婚礼办下来,光宴请这一块就能省下来4000多元。”怀远县刘楼村支书殷德侠说,不仅宴请时的铺张浪费得到了遏制,就连高价彩礼的风气也在逐渐消失,一方面是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另一方面没有哪家想背负索要高价彩礼的名声。“我们村的彩礼应该是周边最轻的,意思一下就行了,铺张浪费也基本不存在。”刘楼村村民刘秋说。
万福镇刘楼村“婚俗文化礼堂”在举办婚礼。
婚礼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马大姐是蚌埠市怀远县人,去年,她在怀远县的一家婚介中心做了一年的媒人,对于怀远县的婚礼习俗,马大姐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般定金是6万,彩礼十几万到二十万不等,这还不包括‘三金’等花销。”马大姐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是明面上的,看不见的还有房子和车子,一般男方都是要买的。马大姐坦言,男方给的彩礼女方家一般不会留,更多的时候是添一些陪嫁回去,除非是女方家有男孩要结婚或者父母生病,才会象征性的留个几万块钱。
在做媒人的一年时间里,马大姐发现,很多过去的婚俗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女孩子如果高中毕业后没有再读书,三天两头会有媒人上门说亲,一般结婚都比较早。”马大姐说,在农村,现在也没有明文规定要多少彩礼,都是双方家庭相互协商的结果。但是如今在怀远县城,男方买了车、房后,彩礼都很轻了,男女双方家庭会各出一点钱,共同把婚礼办了。不过,女方对男方的学历、人品和个人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比方说女方是本科学历,那她就会要求男方至少也是本科学历,如果男方家条件比较好,也会把要求放宽到专科学历。”
至于结婚习俗方面,马大姐说,结婚要聘请媒人吃饭的做法现在还有所保留。但是,像拦婚车要钱要烟的陋习已经很少见了。
“三创新”推进婚俗改革
自2021年怀远县被省民政厅确认为安徽省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后,怀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怀远县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结婚颁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婚俗改革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积极创新。
据介绍,怀远县婚姻登记部门对现有颁证场所进行美化,不定期邀请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领导为婚姻当事人进行颁证,增加了结婚登记的仪式感和纪念意义,2022年度有6364对婚姻当事人主动要求举行庄严神圣的颁证仪式。同时,婚姻登记处还在结婚颁证厅设置“婚事简办新办倡议书”签到墙,引导新人在签名中树立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自深化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怀远县民政局2022年全年共劝和203对夫妻,为离异家庭孩子个体心理咨询辅导70余人次,促进了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榴城镇何巷村扩展的村文化广场、魏庄镇胡郢村设立的婚俗文化小院、万福镇刘楼村新建的“婚俗文化礼堂”都已成为当地在营造新时代文明新风,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工作当中的亮点。
魏庄镇胡郢村婚俗文化小院里的部分展品。
宣城市泾县:别样的颁证仪式为新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2月14日一大早,一对对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手牵手走进泾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选择在这个美好而浪漫的日子办理结婚登记。而在庄严、温馨的颁证大厅,还有一场别样的结婚登记颁证仪式在等待着他们。
泾县民政局特别邀请的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中国好人周东红先生和宣城市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伍凤琴女士为新人颁发结婚证,同时,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等相关单位领导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三对新人在颁证员的带领下,面对庄严的国徽、国旗郑重宣誓,他们在感到激动和兴奋的同时,也意识到婚姻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特邀嘉宾为新人颁发结婚证。
据了解,泾县作为安徽省首批婚俗改革试点县之一,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颁证仪式,14日的颁证仪式既是泾县民政局首次特邀地方名人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也是在省民政厅支持婚俗改革实验区功能区域改造后,当地首次启用该颁证厅举办颁证活动。不仅发挥了孝老爱亲等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促进了优秀婚俗文化和氛围的形成。
与此同时,泾县还将寓意纸寿千年的“宣纸文化”和县级非遗“茂林喜宴十二碗”融入婚俗文化,投资近30万元对原有的婚姻登记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将候登大厅设计建成“泾川婚俗文化”展示厅,让每一对来登记的新人都能了解和感受到别具特色的婚俗文化,婚姻登记处已成为泾县弘扬优秀婚姻文化、倡导移风易俗的重要宣传阵地。
茂林喜宴十二碗。
厘清介入空间和如何解决可操作性是关键
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了解到,全省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1年多来,各婚俗改革实验区分别在树立改革目标、把握方向路径、多元政策支持、激发文化底蕴、突出特色亮点、宣传引导推广、群众广泛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适合本地发展、群众能得实惠的婚俗改革之路,受到了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在此基础上,今年1月底,将合肥市瑶海区、蚌埠市龙子湖区和淮上区、铜陵市铜官区、宣城市宁国市、芜湖市湾沚区、黄山市休宁县、池州市贵池区、安庆市岳西县、六安市裕安区、宿州市萧县、亳州市涡阳县、淮北市濉溪县、淮南市八公山区、滁州市明光市等15家单位确认为安徽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开展为期3年的婚俗改革试点工作。
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安徽省社工协会常务理事徐华看来,多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建设文明婚俗,但主要还是以“倡导”、“引导”等方式为主,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如今,政府出手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其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厘清介入空间和如何解决可操作性两方面,“首先是政府介入的范围、程度、界限在哪?第二是由谁来负责执行?第三是‘隐性彩礼’由谁来认定?”徐华表示,只有解决了“可操作性”问题,后期相关政策的具体实施落地效果才会更加良好和显著。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殷志强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