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商报消息 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7.7万套;新添城市“口袋公园”200个;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改造城市污水管网400公里,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达80%……近日,2023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重点任务公布,将在住房供给力、城市承载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和精细管理、城乡融合力等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全省改造老旧小区1246个
今年,安徽省将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就业创业人员安居,加强新市民住房保障,提升住宅工程品质,完善征收安置补偿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变。
同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因地制宜开展现房销售试点;扎实推进“保交楼”工作,用好国家专项借款政策, 促进项目尽快复工建设和交付。提高住房建设标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实现放心购房、放心租房。
2023年,安徽将增强保障性住房的适配性,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全省计划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25万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7.7万套、基本建成15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246个。
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5万个
新的一年,安徽将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力争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7.7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40公里、城市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完成市政建设投资1400亿元以上。
一方面,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实现38%以上的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3332公里。建设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
另外,改造城市污水管网400公里,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40万吨/日,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达80%,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面建成市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或消纳场所,新增城市“口袋公园”200个、城市绿道500公里。
计划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
今年,安徽将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村居村容村貌“三大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力争全年建筑业产值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力争新增1-2家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推动装配式建筑业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精品住宅创建行动,深入推进智慧住宅示范项目建设。提升村镇建设水平、农房建设质量和农村人居品质。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1%以上。
此外,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方面,安徽将完成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编制,持续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和历史地段普查认定,全面建立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制度;统筹建筑保护修缮、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开展跨区域历史文化线保护研究。
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向县城延伸
今年,安徽城乡住房建设领域还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着重守护居民住房安全,守住城市运行安全。实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城市地下管线安全风险隐患。
通过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建设“房屋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应用场景要拓展至燃气用户端及电梯、消防、窨井盖、水环境、综合管廊等领域;并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向县城延伸,加快打造城市安全发展“安徽样板”。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