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新闻讯 2023年1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是传统的小年,记者来到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
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万亩花园圩显得格外的空旷、沉寂。一吃过早饭,花园村村民凌清理穿着雨靴,来到自己办的东启家庭农场,在积雪覆盖的小麦地里清沟沥水。他说,这两天连续雨雪,田间积水容易造成渍害,如果不及时排除,将导致小麦根系和叶片腐烂。
凌清理右眼残疾,妻子孙姑患有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多年前刚结婚时,因担心妻子无人照应,凌清理不敢外出务工,便在当地打点零工。凌清理拒绝吃低保,他说:“我虽然残疾,但可以凭劳动吃饭。”
凌清理一直接受农技专家李五云的指导,到2016年,成了科学种田的行家里手,在万亩花园圩流转了110亩土地,办起了陈瑶湖镇东启家庭农场。
这一年陈瑶湖镇农技站承担了枞阳县单季稻品种展示园项目和一种新型微肥对照空白试验项目。凌清理主动申请用家庭农场的土地作为单季稻品种展示项目种植用地。这比正常种田,风险自然要大一些,而且由于是多品种展示种植,与选择种植一种已知的优质水稻相比,总体产量也会低一些。但凌清理说:“项目做成了,对大家有利,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我个人即使吃点亏也是值得的。”
2022年,陈瑶湖农技站承担了铜陵市郊区优质专用单季粳糯稻新品种示范展示项目,凌清理主动找到农技站负责人表示他的家庭农场可以提供展示用地,他共拿出38亩土地供农技部门挑选了12个新品种进行了种植展示,并获得成功,凌清理为新品种水稻的推广又做出了新的贡献。
尽管凌清理夫妻双双残疾,但他们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打拼出幸福生活。他们将孩子送到合肥读书,现在孩子在江苏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家里还翻修了二层小楼,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庭和谐,小日子过得令人羡慕。
周巨龙 大皖新闻记者 余国章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