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2023年1月1日起,《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记者了解到,这是我省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开始步入法治化轨道。《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科普及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科普工作
2022年11月18日,《条例》经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按照“为何普及、谁来普及、普及什么、怎么普及、普及保障与责任”逻辑,对《条例》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与调整对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管理、内容与形式、社会责任、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共40条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
《条例》明确,党委政府及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宣传部门指导、社科界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社科普及工作格局。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责,要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社科普及工作。明确社科联或者负责社科普及具体工作机构的职责。明确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科学类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的责任。
将社科普及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在普及内容上,《条例》规定了十一个方面,同时体现了安徽特色,如徽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安徽特色文化,以及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渡江精神和小岗精神等革命精神,均为安徽省社科普及的重要内容。在普及形式上,《条例》明确通过安徽人文讲坛、社科名家大巡讲、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平台、阵地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设立社科普及活动月,也充分体现了安徽特色。
《条例》规定,社科普及是公益事业,提出健全保障措施,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科普及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科普及经费保障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社科普及基金、投资兴建社科普及场馆、设施等方式,开展公益性社科普及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对在社科普及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将社科普及成果纳入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范围。组织实施社科普及成果的评比、展示、转化、推荐和奖励,培育社科普及品牌等。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