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徽一高校师生舞动非遗鱼灯演绎奇幻梦境

©原创 2022-10-28 11:07

大皖新闻讯  10月26日,在安徽师范大学运动会开幕式上,近百名师生将手工制作的80余只非遗鱼灯搬上舞台。伴随着音乐响起,这些鱼灯配合灯光不断变换阵型,仿佛鱼儿在水中游弋。在无人机视角下,就像是舞活了一幅“鱼灯国画”,画面十分壮观。这些鱼灯是怎么制作的?唯美的视觉效果背后又是如何编排的?10月27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参与鱼灯制作和表演的师生,听他们讲述“鱼灯国画”背后的故事。

鱼灯表演现场。(郭昊/摄)

将艺术环境融入传统鱼灯表演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教师王云辰是这次非遗鱼灯表演的主创老师。10月27日,王云辰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早在去年,学校省级民俗体育教学团队就构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校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今年7月,团队专门组织师生到歙县了解鱼灯非遗文化。

“这次鱼灯是体育学院学生制作的,灯上面的图案是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共同绘制而成,大鱼灯的头部还画上了校徽标识。”王云辰说,为了在传统鱼灯表演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将艺术环境融入进去,“比如有一段表演是小鱼灯围绕着大鱼灯转,如果把小鱼灯比作学校里的各级学院,那么大鱼灯就是安徽师范大学,这也体现了各级学院和学校紧紧依靠;其中大鱼灯是由多个学生一起舞动,有团结的寓意。”

王云辰表示,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进行鱼灯表演,主要目的是将非遗文化与体育运动紧密结合,美育课堂延伸扩大,让传统文化在学校火起来、活起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爱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80余名学生手工制作鱼灯

“先编制骨架,然后糊纸,最后上色。”参与这次鱼灯制作的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1级体育学专业硕士生李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次参与制作一共有80多人,从10月1号开始,到10月23日结束。

李娟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所有小鱼灯的骨架编制花了10天完成,糊纸也用了10多天时间。“因为小鱼灯的体型小,所以纸需要慢慢剪裁,然后细心地粘上去。”李娟说,有6个人轮流负责大鱼灯的制作,花了一周的时间。

鱼灯表演现场。(郭昊/摄)

今年暑假,李娟和调研团队一起去歙县学习非遗文化,了解鱼灯相关知识。这次参与制作鱼灯的学生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制作鱼灯的经验。所以李娟和其他几名了解制作鱼灯的同学担任起团队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鱼灯。

李娟说,鱼灯的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难度的,“比如做鱼骨架,我们虽然有图纸,但是最初实际制作时经常把竹条粘歪了,后来我们就通过标点的方法,准确将竹条粘好。”

能传播非遗文化,心里感到自豪

作为这次鱼灯表演者之一,10月27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0级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裴思阳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次一共有85名学生参加表演,其中80人分别舞动小鱼灯,另外5人一起舞动大鱼灯。

“为了这次表演,我们训练了半个月时间,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练习2个小时。”裴思阳介绍,她学习的是体育舞蹈专项,虽然以前没有练习过舞鱼灯,但是舞鱼灯过程中也讲究整体协调,这和自己学习的团体舞有共通之处。

裴思阳认为,舞鱼灯并不是举着鱼灯走来走去,而要跟着现场的节奏舞动,把握好自己手上鱼灯的状态。“有时候缓慢,有时候生猛。” 裴思阳说,更重要的是在挥舞过程中动作要整齐划一,跟着节拍练习,注意与前后左右同学的动作是否匹配。

“虽然在台上的整个表演只有四分多钟,但是我觉得我们整体展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裴思阳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次舞鱼灯的学生中女生偏多,平时训练中长时间举着鱼灯胳膊会感觉到酸,有的同学手上都磨出了茧子,“虽然辛苦,但是能将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大家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编辑 张大为

大皖新闻讯  10月26日,在安徽师范大学运动会开幕式上,近百名师生将手工制作的80余只非遗鱼灯搬上舞台。伴随着音乐响起,这些鱼灯配合灯光不断变换阵型,仿佛鱼儿在水中游弋。在无人机视角下,就像是舞活了一幅“鱼灯国画”,画面十分壮观。这些鱼灯是怎么制作的?唯美的视觉效果背后又是如何编排的?10月27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参与鱼灯制作和表演的师生,听他们讲述“鱼灯国画”背后的故事。

鱼灯表演现场。(郭昊/摄)

将艺术环境融入传统鱼灯表演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教师王云辰是这次非遗鱼灯表演的主创老师。10月27日,王云辰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早在去年,学校省级民俗体育教学团队就构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校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今年7月,团队专门组织师生到歙县了解鱼灯非遗文化。

“这次鱼灯是体育学院学生制作的,灯上面的图案是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共同绘制而成,大鱼灯的头部还画上了校徽标识。”王云辰说,为了在传统鱼灯表演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将艺术环境融入进去,“比如有一段表演是小鱼灯围绕着大鱼灯转,如果把小鱼灯比作学校里的各级学院,那么大鱼灯就是安徽师范大学,这也体现了各级学院和学校紧紧依靠;其中大鱼灯是由多个学生一起舞动,有团结的寓意。”

王云辰表示,在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进行鱼灯表演,主要目的是将非遗文化与体育运动紧密结合,美育课堂延伸扩大,让传统文化在学校火起来、活起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爱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80余名学生手工制作鱼灯

“先编制骨架,然后糊纸,最后上色。”参与这次鱼灯制作的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1级体育学专业硕士生李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次参与制作一共有80多人,从10月1号开始,到10月23日结束。

李娟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所有小鱼灯的骨架编制花了10天完成,糊纸也用了10多天时间。“因为小鱼灯的体型小,所以纸需要慢慢剪裁,然后细心地粘上去。”李娟说,有6个人轮流负责大鱼灯的制作,花了一周的时间。

鱼灯表演现场。(郭昊/摄)

今年暑假,李娟和调研团队一起去歙县学习非遗文化,了解鱼灯相关知识。这次参与制作鱼灯的学生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制作鱼灯的经验。所以李娟和其他几名了解制作鱼灯的同学担任起团队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鱼灯。

李娟说,鱼灯的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难度的,“比如做鱼骨架,我们虽然有图纸,但是最初实际制作时经常把竹条粘歪了,后来我们就通过标点的方法,准确将竹条粘好。”

能传播非遗文化,心里感到自豪

作为这次鱼灯表演者之一,10月27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0级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裴思阳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次一共有85名学生参加表演,其中80人分别舞动小鱼灯,另外5人一起舞动大鱼灯。

“为了这次表演,我们训练了半个月时间,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练习2个小时。”裴思阳介绍,她学习的是体育舞蹈专项,虽然以前没有练习过舞鱼灯,但是舞鱼灯过程中也讲究整体协调,这和自己学习的团体舞有共通之处。

裴思阳认为,舞鱼灯并不是举着鱼灯走来走去,而要跟着现场的节奏舞动,把握好自己手上鱼灯的状态。“有时候缓慢,有时候生猛。” 裴思阳说,更重要的是在挥舞过程中动作要整齐划一,跟着节拍练习,注意与前后左右同学的动作是否匹配。

“虽然在台上的整个表演只有四分多钟,但是我觉得我们整体展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裴思阳告诉大皖新闻记者,这次舞鱼灯的学生中女生偏多,平时训练中长时间举着鱼灯胳膊会感觉到酸,有的同学手上都磨出了茧子,“虽然辛苦,但是能将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大家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编辑 张大为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