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辉煌十年看池州丨贵池区:千载雅韵留芳远 再续华章万象“新”

©原创 2022-10-14 09:55

大皖新闻讯  从秋浦河到平天湖,贵池的千载雅韵在古诗中吟唱;从产业强到乡村美,贵池的十年成就在奋进中展开华章。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11年底增长5.6倍;近年来累计注册家庭农场1500家、合作社520 家,辐射带动农户2.8万户;十年来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资金119.7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市贵池区坚守“全市中流砥柱、全省发展标杆、长三角形成特色”的 战略定位,聚力打造产业格局新、发展活力新、城乡面貌新、人民生活新、干部形象新的“五新贵池”,奏响了新阶段现代化首善之区建设“最强音”。

产业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金秋时节,池州市明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隆、热火朝天。“这是我们的电子产品铝材,你用的手机边框可能就是出自这里。”公司相关负责人拿着一款产品介绍。

明坤电子是成立于2009年的九华明坤铝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2年之前,九华明坤铝业还只是一家生产传统建筑铝材的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劲的技术研发,2014年该企业成功与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牵手”,实现了从低附加值的传统建筑型材向高附加值的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型材的升级。目前,该公司客户群体不仅覆盖了手机、电脑、5G基站等一线IT企业,还广泛应用到汽车、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系统等领域。

从明坤铝业到明坤电子的转型升级,只是贵池区十年来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十年来,贵池区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加快培育以“两装两新”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现代康养文旅和绿色食品、数字经济为主导的“4+3”新兴产业集群。

十年变化,数据说实话。2021年,贵池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77.81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5.6倍;2021年底,全区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1家,较2011年底增加25家……截至2021年,贵池区连续7年获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2021年入围制造业发展综合实力十强区。

十年来产业的飞速发展,与贵池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谈起在贵池的感受,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平用“顺心”两个字来形容:从投资环境到政策关照、人文关怀都让企业发展得很‘顺心’,所以该公司将浙江的工厂整体搬迁过来。10年里,实现了年产值从3000万元到1.2亿元的巨大跨越。

“贵”在服务。这十年,贵池建立顶格服务企业制度和企业诉求“直通车”平台,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帮扶工程,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千名行长进万企”“助企纾困”等活动。

乡村兴旺,重农固本带动致富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在贵池区秋江街道莲台村,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让农民们笑逐颜开。“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好哦,今年夏秋连旱还能保证产量。”村干部徐志堂忍不住感叹。

据介绍,贵池区近年来接连落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让原本无人问津的“豆腐块”,变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的高产稳产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从秋江的高标准农田到棠溪的西山焦枣,从乌沙的花生小镇再到梅村的霄坑绿茶……十年来,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在贵池区徐徐展开。

梅村镇霄坑村坐落在平均海拔700米的高山峡谷之中,由于气候适宜,环境优越,这里出产的“霄坑绿茶”一直颇有名气。近年来,霄坑村打造以红色旅游和霄坑有机绿茶为中心的“红+绿”特色生态旅游文化,成效显著。茶叶产值由 2012 年的 2800 万元左右提高到2021 年的 6000 万元;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和池州保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村民人均年收入由 2012 年的 1.7 万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2.5 万元以上。

近年来,贵池区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陆续建成了稻渔综合种养、茶叶、中药材、有机蔬菜、西山焦枣及秋浦花鳜等六大产业基地。累计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 家、市级龙头企业 71 家,带动农户 3 万户,户均增收5500 元;累计注册家庭农场 1500家、合作社520家,辐射带动农户2.8万户。

农旅融合。贵池区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景区景点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旅游亮点。今年国庆七天假日期间,贵池区总共接待游客5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56010.69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14.98%和13.82%。

民生暖心,群众福祉记挂心间

“我和老伴每天中午都到这里来吃午餐,两荤两素一汤,吃得很快活。”贵池区涓桥镇涓桥村91岁的张南松老人上午在村里广场上看完演出,临近中午就来到村里的老年食堂就餐。热腾腾的饭菜香和老人们愉快的聊天声,在八十余平方米的老年食堂中增添了欢乐和祥和的氛围。

老年助餐行动是安徽省十大暖民心行动之一,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截至今年8月,贵池区已建成运营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45 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已建成37个,全区共计开展助餐服务8300人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年来,贵池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贵池区梅村镇境内,驾车行驶在蜿蜒的黄栗路上,一路可以欣赏原生态乡村美景,依山傍水的村庄如世外桃源,素有“青碧黄栗路,醉美山水间”的美誉,入选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乡村路”。

实际上,如今的“最美乡村路”,曾是一条简易、破损严重的水泥路面,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群众叫苦不堪。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21年6月黄栗路建成。形似玉带的黄栗路,串起大峡谷、龙池、仰天堂等名胜古迹;霄坑绿茶,沿路走出大山;游客纷至踏来,乡村成了网红打卡点。

十年来,贵池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高品质推进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宝地。

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道路741.127公里;新建15所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95所;建设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3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6个、养老机构床位3950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位技能提高培训达4.7万人……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贵池区民生工程持续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19.7亿元,累计实施民生工程项目297个。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曹庆

大皖新闻讯  从秋浦河到平天湖,贵池的千载雅韵在古诗中吟唱;从产业强到乡村美,贵池的十年成就在奋进中展开华章。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011年底增长5.6倍;近年来累计注册家庭农场1500家、合作社520 家,辐射带动农户2.8万户;十年来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资金119.7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市贵池区坚守“全市中流砥柱、全省发展标杆、长三角形成特色”的 战略定位,聚力打造产业格局新、发展活力新、城乡面貌新、人民生活新、干部形象新的“五新贵池”,奏响了新阶段现代化首善之区建设“最强音”。

产业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金秋时节,池州市明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隆、热火朝天。“这是我们的电子产品铝材,你用的手机边框可能就是出自这里。”公司相关负责人拿着一款产品介绍。

明坤电子是成立于2009年的九华明坤铝业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2年之前,九华明坤铝业还只是一家生产传统建筑铝材的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劲的技术研发,2014年该企业成功与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牵手”,实现了从低附加值的传统建筑型材向高附加值的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型材的升级。目前,该公司客户群体不仅覆盖了手机、电脑、5G基站等一线IT企业,还广泛应用到汽车、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系统等领域。

从明坤铝业到明坤电子的转型升级,只是贵池区十年来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十年来,贵池区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加快培育以“两装两新”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现代康养文旅和绿色食品、数字经济为主导的“4+3”新兴产业集群。

十年变化,数据说实话。2021年,贵池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77.81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5.6倍;2021年底,全区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1家,较2011年底增加25家……截至2021年,贵池区连续7年获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2021年入围制造业发展综合实力十强区。

十年来产业的飞速发展,与贵池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谈起在贵池的感受,安徽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平用“顺心”两个字来形容:从投资环境到政策关照、人文关怀都让企业发展得很‘顺心’,所以该公司将浙江的工厂整体搬迁过来。10年里,实现了年产值从3000万元到1.2亿元的巨大跨越。

“贵”在服务。这十年,贵池建立顶格服务企业制度和企业诉求“直通车”平台,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帮扶工程,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千名行长进万企”“助企纾困”等活动。

乡村兴旺,重农固本带动致富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在贵池区秋江街道莲台村,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让农民们笑逐颜开。“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好哦,今年夏秋连旱还能保证产量。”村干部徐志堂忍不住感叹。

据介绍,贵池区近年来接连落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让原本无人问津的“豆腐块”,变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的高产稳产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从秋江的高标准农田到棠溪的西山焦枣,从乌沙的花生小镇再到梅村的霄坑绿茶……十年来,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在贵池区徐徐展开。

梅村镇霄坑村坐落在平均海拔700米的高山峡谷之中,由于气候适宜,环境优越,这里出产的“霄坑绿茶”一直颇有名气。近年来,霄坑村打造以红色旅游和霄坑有机绿茶为中心的“红+绿”特色生态旅游文化,成效显著。茶叶产值由 2012 年的 2800 万元左右提高到2021 年的 6000 万元;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和池州保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村民人均年收入由 2012 年的 1.7 万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2.5 万元以上。

近年来,贵池区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陆续建成了稻渔综合种养、茶叶、中药材、有机蔬菜、西山焦枣及秋浦花鳜等六大产业基地。累计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 家、市级龙头企业 71 家,带动农户 3 万户,户均增收5500 元;累计注册家庭农场 1500家、合作社520家,辐射带动农户2.8万户。

农旅融合。贵池区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景区景点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旅游亮点。今年国庆七天假日期间,贵池区总共接待游客5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56010.69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14.98%和13.82%。

民生暖心,群众福祉记挂心间

“我和老伴每天中午都到这里来吃午餐,两荤两素一汤,吃得很快活。”贵池区涓桥镇涓桥村91岁的张南松老人上午在村里广场上看完演出,临近中午就来到村里的老年食堂就餐。热腾腾的饭菜香和老人们愉快的聊天声,在八十余平方米的老年食堂中增添了欢乐和祥和的氛围。

老年助餐行动是安徽省十大暖民心行动之一,也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截至今年8月,贵池区已建成运营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45 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已建成37个,全区共计开展助餐服务8300人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年来,贵池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贵池区梅村镇境内,驾车行驶在蜿蜒的黄栗路上,一路可以欣赏原生态乡村美景,依山傍水的村庄如世外桃源,素有“青碧黄栗路,醉美山水间”的美誉,入选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最美乡村路”。

实际上,如今的“最美乡村路”,曾是一条简易、破损严重的水泥路面,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群众叫苦不堪。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21年6月黄栗路建成。形似玉带的黄栗路,串起大峡谷、龙池、仰天堂等名胜古迹;霄坑绿茶,沿路走出大山;游客纷至踏来,乡村成了网红打卡点。

十年来,贵池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高品质推进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宝地。

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道路741.127公里;新建15所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95所;建设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3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6个、养老机构床位3950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岗位技能提高培训达4.7万人……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贵池区民生工程持续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19.7亿元,累计实施民生工程项目297个。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 曹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