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芜湖市湾沚区总面积约650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现辖湾沚、六郎、陶辛、红杨、花桥5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2021年4月30日芜宣机场正式通航,目前已开通23条航线29个航班,“空铁公水”立体交通格局日臻完善。2021年湾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38元,增长10.5%;跻身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增速10快区。
坚持两手抓 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湾沚区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打造“一新一轻一重”产业体系。
“一新”即航空临空产业,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以企业及院校为龙头,聚焦航空制造维修保障、运营服务、临空经济和空港物流四大板块,获评“一区两基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基地、省通用航空JMRH产业基地)。通航基地已集聚全产业链企业近90家,培育出航空产业多个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中电科钻石飞机是第一架“安徽造”通用飞机,出货量、交付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类型通用飞机第一。随着京东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项目落户湾沚,开发区正全力打造航空临空产业集聚区,力争“十四五”末,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一轻”即电子电器暨健康生活家电产业,依托省级生活电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聚焦健康生活电器、健康智能家居、健康运动器材、健康医疗器械等四大板块,逐步形成以德力西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以飞科为龙头的全球最大的个人护理健康电器生产基地;以爱果乐健康生活家居、科逸住宅为核心的健康生活智慧家居产业基地;以西屋健康小家电、万辰电光源为依托的厨房小家电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以人为核心的健康生活板块,打造长三角健康智慧生活产业制造基地。力争在“十四五”末,“一轻”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
“一重”即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国家汽车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省级中西(新芜)国际合作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打造以西班牙普莱默电子、美国森萨塔传感器为龙头的汽车电子系统;以永裕汽车、荣基密封、科翔动力为代表的汽车动力系统;以西班牙银峰部件、禾田汽车、德孚转向为代表的汽车转向系统;以及以名正电子装备和裕东自动化科技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汽车零部件产业已集聚企业200余家,其中禾田、德孚、佳先、荣基、强振、科翔等企业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在“十四五”末,“一重”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0亿元。
产业融合 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湾沚区有农村承包土地面积33.22万亩,土地流转面积23.4万亩。通过不断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建成高标准农田25.5万亩,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6万亩20万吨以上(其中再生稻种植面积3万亩);获批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初步构建都市型生态农业“四带一圈”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实现省级特色小镇全覆盖,殷港艺创小镇、安徽航空小镇入围“中国特色小镇50强”榜单。
农村生态底色靓丽。实施全域整治,建设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全区1442个自然村实现村庄清洁行动全覆盖,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村44个,占全区村级总数的65.7%,位居全省前列。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启动实施“五水共治”,5个镇全部创建为全国生态镇。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
农业品牌特色鲜明。围绕农业全产业链,重点打造陶辛莲子“特色产业+金融+科技”省级示范基地和“一县一业”油菜全产业链省级示范基地。陶辛荷产业产值全年2亿元,全区油菜基地面积达10万亩。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获批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累计认证“三标一品”农产品161个,“湾沚河蟹”“六郎河蟹”“陶辛莲子”“陶辛青虾”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陶辛莲子、湾沚葡萄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产业融合深入有效。以六郎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陶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着力“一镇一美”“一村一品”,推进“接二连三”,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农业+”新业态,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35个、家庭农场166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1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24家)。湾沚中樱花园、六郎湿地花海、陶辛荷花大世界、红杨和平森林公园、花桥鸠兹湾等已成为网红打卡点,陶辛镇沙墩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260万人次,实现收入9亿元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亿元。
共同富裕试点先行。成立湾沚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芜湖未来科创走廊、鸠兹湾、沙墩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开展全省农村“两闲”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经济强村30个、占比45%。2022年,已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8个,其中区级联合社1个,镇级联合社5个,村级联合社1个、村级合作社21个,共吸纳入社村集体经济组织77个、能人大户160人,社会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4家,农民群众6241户20154人。全区年经营收入50万以上的经济强村33个,其中100万元以上村5个,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5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386.49万元,村均收入66.2万元。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风带民风、培育好乡风”模式,引导各村(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高价彩礼调解委员会等,以党员为主心骨,吸纳生产队长、退役军人、乡贤能人参与乡村治理,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深入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涌现出了“中国好人”徐金华、全国劳动模范程传云、全国自强模范夏云兴、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时新玉等模范榜样。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