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码头搬运工黄学军的“非遗”人生

©原创 2022-08-28 14:11

大皖新闻讯  8月23日,晨风从淮河上吹过,带着丝丝凉意。淮河岸边的寿县正阳关老街上,几家做早点生意的店铺已开门迎客。住在古镇上的黄学军也早早起来,在自家小院里撂石锁锻炼身体。今年55岁的黄学军是古镇上的名人,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正阳关肘阁、抬阁省级传承人,他和正阳关码头搬运工人们表演的肘阁、抬阁让人们十分喜爱。

寿县群众在表演“非遗”抬阁。

48架肘阁进城表演到晚上

正阳关是一座具有170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别名“淮南古镇”,是中华八大关之一,位于寿县城西南约30 公里的淮、淠、颍三水汇流处,素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称。正阳关曾经是淮上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这里水路十分发达,正阳关码头也养育了很多像黄学军父辈这样的码头搬运工人。

“搬运工人每天都要往船上船下搬运货物,每个人身体都很壮实。”黄学军说,过去有不少搬运工人学习表演肘阁、抬阁。

正阳关肘阁、抬阁是古老的沿淮河文化积淀产物,被誉为“沿淮民间艺术二绝”,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传在金代,每遇天旱,人们便求神祈雨,为了表示虔诚,村民们就将一对少男少女装扮成侍神童子,连同神像一起抬着游行,人们称之为抬阁。后来,人们将侍神童子改为神话人物,并把他们顶在肩上。清咸丰以后,逐渐形成独特而完整的肘阁艺术,每组节目由一个成年人把铁架捆绑在腰背上,再以铁杆连接着另一个铁架,小演员扮着各种戏剧人物,被顶托在铁架上。地面上的人按照一定的舞步,边扭边走,铁架上小孩也配合着边摆边摇,这种表演有“空中芭蕾”“无言戏曲”美称。

“抬阁、肘阁共同点都是通过不同数量的小演员在上面表演,并配以锣鼓、唢呐和笙箫笛管伴奏。不同点是肘阁为一人顶,抬阁是二人或多人抬。”黄学军说,听老人们回忆,1956年的一次进寿县城里表演,正阳关共去了48架肘阁,从白天一直表演到晚上,场面非常壮观。

留下的披风至今一直珍藏

“表演肘阁要有好身体,过去正阳关有4 个码头,表演肘阁的演员全是码头搬运工人。”

黄学军家中至今还保存着一块颜色已变成暗红色的披风,这是他父亲吕登荣(黄德昌)当年表演肘阁时披在身上的。披风是苏绣作品,上面绣有龙凤、花草,过去是大红色,因为是父亲留下来的,比他的年龄都大,他至今一直珍藏着。

黄学军4 岁开始参加肘阁表演,当时腰、大腿和膝盖三处固定在铁架子上,旁边的辅助人员让他抱着类似叉子的工具将他叉起来,父亲在铁架子的下方顶着他。“我整个人被顶在半空中时,心里也不由一惊,大人在下面说‘不怕不怕’,给我打气。”黄学军说,有些小演员被顶到半空中后,因害怕大哭大叫就不再选用了,因为这样的孩子无法在上面进行表演。

顶在空中的孩子年龄也不能太大,年龄大后就不适合被顶在空中表演。黄学军自幼看惯了肘阁表演,第一次被顶上半空中先是心里一惊,随后就适应了空中表演,一直跟着父亲表演肘阁到6、7岁。之后,他进入学校读书。

黄学军初中毕业后到码头做了搬运工人,那年他才16 岁。随着身体一天天变壮实,他开始和大人们一样搬运货物,有了一身的力气,每次看到父亲和大伙在工作之余排练肘阁,忍不住也想跟着学。

“在下面顶的人是个技术活,表演中‘提脚轻似风,落脚稳如钟’‘前进一步九寸二,后退一步八寸八,两目平视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不惊’,表演者身着彩衣,在乐队的伴奏下缓缓而行,常演的节目有‘群仙赴羊石’‘观音赐福’‘荷花仙子’‘朝天一炷香’‘梁祝’等。”20 岁那年,黄学军看到身体不如自己的人都能表演,就找父亲商量,开始真正学习肘阁表演。他清楚记得,第一次顶孩子,还未将孩子顶起来,自己就紧张得冒汗,但接下来他学肘阁表演非常认真,直到独当一面。

然而,随着公路运输发达,水路运输开始没落,正阳关码头不见了昔日红火。在此后的日子里,黄学军虽然经受了文化衰落、企业改制、下岗谋生等种种环境变化和人生变故的冲击,但他对正阳关肘阁、抬阁这一民间艺术的热爱始终未变,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正阳关肘阁抬阁蜚声海内外

“夏天天太热,不适合排练,秋天凉快些,我们会选双休日排练,正阳关过去很多表演肘阁的人都出去务工了,目前只有30 多人还在玩肘阁,都是老搬运站的工人,年龄最大的快70 岁了。”黄学军说,妻子袁士云很支持他玩肘阁,也经常到现场去观看,他保存在家里的火连子等老旧道具,袁士云也从没有嫌弃过。黄学军边说边从屋里拿出一个已生锈的火连子,火连子中间是细竹竿,两头是用细铁丝编织成的球形,可以从中间打开放点燃的木炭,夜晚表演时,舞动起火连子,可以看到星火闪烁。

自从接过文化传承的衣钵后,黄学军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他在满足养家糊口的基本生活所需之余,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正阳关肘阁、抬阁的研究、传承和保护上。他不满足于自身已有的功底和技能,一逮到机会就向老一辈和师傅们请教肘阁、抬阁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表演技巧、演出经验等问题,让自己对肘阁、抬阁的研究更深入、认知更丰富、演技更精进。

传承保护正阳关肘阁、抬阁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老一辈艺人的殷殷嘱托,更是黄学军的孜孜追求。他利用各种场合、一切机会,向有意愿、有基础的徒弟们传授正阳关肘阁、抬阁的表演技艺、演出技巧、舞台经验,让正阳关肘阁、抬阁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后继有人,永续发展。目前,黄学军已选拔培养刘宏德、邵建军等5 名传承人,其中有2 名传承人已成为肘阁、抬阁表演的骨干演员。2019 年5 月,黄学军也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肘阁、抬阁代表性传承人。

痴心付出就有丰厚的回报,近年来,黄学军率领徒弟们南下北上,先后参加了1998 年和2001 年安徽省第四、第五届花鼓灯会,分获团体优秀组织奖和表演奖;2003 年至2005 年分别参加了在合肥市徽园、三国遗址公园、会展中心等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2008 年参加了在广州市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抬阁展演与评选)活动,荣获“山花奖”入围金奖;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更是持续不断,正阳关肘阁、抬阁已走出安徽,蜚声海内外。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大皖新闻讯  8月23日,晨风从淮河上吹过,带着丝丝凉意。淮河岸边的寿县正阳关老街上,几家做早点生意的店铺已开门迎客。住在古镇上的黄学军也早早起来,在自家小院里撂石锁锻炼身体。今年55岁的黄学军是古镇上的名人,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正阳关肘阁、抬阁省级传承人,他和正阳关码头搬运工人们表演的肘阁、抬阁让人们十分喜爱。

寿县群众在表演“非遗”抬阁。

48架肘阁进城表演到晚上

正阳关是一座具有170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别名“淮南古镇”,是中华八大关之一,位于寿县城西南约30 公里的淮、淠、颍三水汇流处,素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称。正阳关曾经是淮上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这里水路十分发达,正阳关码头也养育了很多像黄学军父辈这样的码头搬运工人。

“搬运工人每天都要往船上船下搬运货物,每个人身体都很壮实。”黄学军说,过去有不少搬运工人学习表演肘阁、抬阁。

正阳关肘阁、抬阁是古老的沿淮河文化积淀产物,被誉为“沿淮民间艺术二绝”,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传在金代,每遇天旱,人们便求神祈雨,为了表示虔诚,村民们就将一对少男少女装扮成侍神童子,连同神像一起抬着游行,人们称之为抬阁。后来,人们将侍神童子改为神话人物,并把他们顶在肩上。清咸丰以后,逐渐形成独特而完整的肘阁艺术,每组节目由一个成年人把铁架捆绑在腰背上,再以铁杆连接着另一个铁架,小演员扮着各种戏剧人物,被顶托在铁架上。地面上的人按照一定的舞步,边扭边走,铁架上小孩也配合着边摆边摇,这种表演有“空中芭蕾”“无言戏曲”美称。

“抬阁、肘阁共同点都是通过不同数量的小演员在上面表演,并配以锣鼓、唢呐和笙箫笛管伴奏。不同点是肘阁为一人顶,抬阁是二人或多人抬。”黄学军说,听老人们回忆,1956年的一次进寿县城里表演,正阳关共去了48架肘阁,从白天一直表演到晚上,场面非常壮观。

留下的披风至今一直珍藏

“表演肘阁要有好身体,过去正阳关有4 个码头,表演肘阁的演员全是码头搬运工人。”

黄学军家中至今还保存着一块颜色已变成暗红色的披风,这是他父亲吕登荣(黄德昌)当年表演肘阁时披在身上的。披风是苏绣作品,上面绣有龙凤、花草,过去是大红色,因为是父亲留下来的,比他的年龄都大,他至今一直珍藏着。

黄学军4 岁开始参加肘阁表演,当时腰、大腿和膝盖三处固定在铁架子上,旁边的辅助人员让他抱着类似叉子的工具将他叉起来,父亲在铁架子的下方顶着他。“我整个人被顶在半空中时,心里也不由一惊,大人在下面说‘不怕不怕’,给我打气。”黄学军说,有些小演员被顶到半空中后,因害怕大哭大叫就不再选用了,因为这样的孩子无法在上面进行表演。

顶在空中的孩子年龄也不能太大,年龄大后就不适合被顶在空中表演。黄学军自幼看惯了肘阁表演,第一次被顶上半空中先是心里一惊,随后就适应了空中表演,一直跟着父亲表演肘阁到6、7岁。之后,他进入学校读书。

黄学军初中毕业后到码头做了搬运工人,那年他才16 岁。随着身体一天天变壮实,他开始和大人们一样搬运货物,有了一身的力气,每次看到父亲和大伙在工作之余排练肘阁,忍不住也想跟着学。

“在下面顶的人是个技术活,表演中‘提脚轻似风,落脚稳如钟’‘前进一步九寸二,后退一步八寸八,两目平视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不惊’,表演者身着彩衣,在乐队的伴奏下缓缓而行,常演的节目有‘群仙赴羊石’‘观音赐福’‘荷花仙子’‘朝天一炷香’‘梁祝’等。”20 岁那年,黄学军看到身体不如自己的人都能表演,就找父亲商量,开始真正学习肘阁表演。他清楚记得,第一次顶孩子,还未将孩子顶起来,自己就紧张得冒汗,但接下来他学肘阁表演非常认真,直到独当一面。

然而,随着公路运输发达,水路运输开始没落,正阳关码头不见了昔日红火。在此后的日子里,黄学军虽然经受了文化衰落、企业改制、下岗谋生等种种环境变化和人生变故的冲击,但他对正阳关肘阁、抬阁这一民间艺术的热爱始终未变,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正阳关肘阁抬阁蜚声海内外

“夏天天太热,不适合排练,秋天凉快些,我们会选双休日排练,正阳关过去很多表演肘阁的人都出去务工了,目前只有30 多人还在玩肘阁,都是老搬运站的工人,年龄最大的快70 岁了。”黄学军说,妻子袁士云很支持他玩肘阁,也经常到现场去观看,他保存在家里的火连子等老旧道具,袁士云也从没有嫌弃过。黄学军边说边从屋里拿出一个已生锈的火连子,火连子中间是细竹竿,两头是用细铁丝编织成的球形,可以从中间打开放点燃的木炭,夜晚表演时,舞动起火连子,可以看到星火闪烁。

自从接过文化传承的衣钵后,黄学军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他在满足养家糊口的基本生活所需之余,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正阳关肘阁、抬阁的研究、传承和保护上。他不满足于自身已有的功底和技能,一逮到机会就向老一辈和师傅们请教肘阁、抬阁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表演技巧、演出经验等问题,让自己对肘阁、抬阁的研究更深入、认知更丰富、演技更精进。

传承保护正阳关肘阁、抬阁这一优秀民间艺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老一辈艺人的殷殷嘱托,更是黄学军的孜孜追求。他利用各种场合、一切机会,向有意愿、有基础的徒弟们传授正阳关肘阁、抬阁的表演技艺、演出技巧、舞台经验,让正阳关肘阁、抬阁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后继有人,永续发展。目前,黄学军已选拔培养刘宏德、邵建军等5 名传承人,其中有2 名传承人已成为肘阁、抬阁表演的骨干演员。2019 年5 月,黄学军也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肘阁、抬阁代表性传承人。

痴心付出就有丰厚的回报,近年来,黄学军率领徒弟们南下北上,先后参加了1998 年和2001 年安徽省第四、第五届花鼓灯会,分获团体优秀组织奖和表演奖;2003 年至2005 年分别参加了在合肥市徽园、三国遗址公园、会展中心等地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2008 年参加了在广州市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抬阁展演与评选)活动,荣获“山花奖”入围金奖;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更是持续不断,正阳关肘阁、抬阁已走出安徽,蜚声海内外。

大皖新闻记者 张安浩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