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过去十年,宣城市先后加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和G60 科创走廊,成为南京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和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融入“双圈联动”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创新与合作,在宣城市不断“上新”。作为安徽省唯一与浙江和江苏都接壤的地级市,宣城市有不少位于省界的村子。这些村子不大,却早早迈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十年来,诸多变化令人惊喜。
山两边联系更紧
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位于皖苏两省交界处,紧邻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天目湖镇。1995年,人民日报一篇名为《山这边,山那边……》的报道,描述了“同砍一山柴、同饮一溪水”的郎溪下吴村和溧阳洑家村两地经济发展的差距,掀起了热烈的讨论。20多年来,“山这边”和“山那边”被持续关注着。下吴村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缩小差距。
今年47 岁的吴定义是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人,十多岁时就跟着施工队在外走南闯北干活,后来自己跑运输挣了些钱,2012 年回到村里开始经营茶园,至今已有十年。“一开始只有100 多亩,后来慢慢扩大,现在有200 多亩。”吴定义告诉记者,他的茶园里现在种植的品种有安吉白茶、黄金茶、奶白茶多个品种。
下吴村村委会乡村振兴干事王鹏告诉记者,最早有江苏人来到下吴村大面积种植茶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地人也搞起了茶叶产业。据介绍,下吴村目前共有优质茶园1 万余亩,30 亩以上规模茶叶种植户38 家,打造了10 余个乡土特色茶叶品牌。茶产业已经成为下吴村的一项重要产业。产业兴旺,村集体的收入也是逐年增加。据介绍,2013 年,下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000 元,2021 年已达50余万元,2022年预计迈入百万强村行列。
在经营茶园十年后,吴定义的民宿在2022 年上半年开业了。“有24 个房间,还有就餐的包厢和宴会大厅。”吴定义说,经常有江苏客人到下吴村来旅游、钓鱼、吃农家菜,周末和节假日房间一般都被预订一空,他家的茶园和鱼塘也搞起了农旅融合。
位于省界交汇地的下吴村,是宣城市农业产业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宣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宣城市自2020 年以来,深入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6”行动计划,推动全市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在长三角地区销售。2021年宣城全市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总产值1163亿元,销往沪苏浙地区503亿元。
每天跨省上下班
每个工作日早晨6 点半,蔡俊常常和20 多位同事们一起,乘坐公司班车,经过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后,从江苏溧水来到安徽宣城上班。一直工作到下午四点半,他们又会乘坐班车返回溧水。这种跨省上下班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现在修了高速,有一半路程都走高速,也挺快的。”蔡俊说。
蔡俊是安徽群兴磁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厂长。2020年4 月,这家位于宣州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投产,主要生产磁性材料,一期投资1.1 亿元。而在落户宣州经济开发区之前,该企业的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江苏溧水,蔡俊之前也在溧水工作。
蔡俊告诉记者,公司在落户宣城之前,曾考察过其他地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紧邻南京的宣州经济开发区。在他看来,这其中有交通方面的因素,也有招商引资服务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据介绍,目前,宣州经济开发区已有七八家来自溧水的磁性材料企业落户。“我们家是来得比较早的。企业老板之间经常会有交流,觉得这里好,也会介绍其他企业过来。”
宣州区狸桥镇紧邻南京市高淳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地处狸桥镇金云村和山湖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狸桥镇政府了解到,安徽宣州狸桥经济开发区201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筹),2018年7月经省政府正式获批省级开发区,更名为安徽宣城宣州经济开发区,目前主导产业是无机新材料、装备制造、家居。“皖苏边界产业新城、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是宣州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总目标。目前全镇企业共有204家,落户企业中苏商占58%,浙商占13%,沪商占11%,苏浙沪企业总占比超过了80%。宣州经济开发区共有员工3800余人,其中江苏南京周边400人左右,他们大多都会每天跨省上下班。
作为安徽省唯一与苏浙都接壤的城市,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投资项目,一直在宣城市的招商引资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记者从宣城市招商合作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宣城市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中,长三角地区投资项目252个,占76.4%。2012年以来,宣城市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中,长三角地区投资项目2998个,占82.3%。
山村靠旅游致富
炎炎夏日,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莫过于漂流。位于宁国市云梯乡毛坦村的将军关探险漂流景区,高峰时每天要迎接五六千游客。景区开发公司负责人阮道胜是浙江安吉人,2012 年和朋友一起在紧邻安吉的毛坦村,投资建设漂流项目。十年来,得益于将军关探险漂流景区的成功,他们又在江苏浙江多地投资了旅游项目。
“以前就是一条小河,现在是华东地区有名的漂流。”毛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少虎说。毛坦村最高海拔1758米,面积22.97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74户、584人,与浙江临安和安吉都接壤,“有时候村民会在晚上去安吉吃个夜宵。”作为一个山区村,山核桃、笋干等农产品曾是村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2012年起,将军关探险漂流开始运营。“一开始一年游客只有一两万人,现在一年有十几万人。”阮道胜告诉记者,来游玩的客人中,景区做了详细调研,其中上海游客约占34%,江苏游客约占32%,浙江游客约20%,苏浙沪游客总占比约86%。
十年来,旅游给毛坦村带来了很大变化。村里热闹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几十位村民在景区工作,村里多了十几家农家乐,卖旅游商品的村民最多一天营业能达几千元……徐少虎告诉记者,未来毛坦村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计划引进其他旅游项目。近期,他就在拓宽村里的道路发愁。“游客基本都是从安吉过来,那边的路比我们宽多了,如果我们的路再宽一点,来的游客肯定更多。”
苏浙沪地区一直是宣城市各大景区最主要的客源地。据介绍,宣城市积极推进长三角文化旅游合作,先后与南京、湖州、镇江、温州等城市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加强与长三角大型旅游资本合作,进一步提升宣城市旅游企业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