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 蒋旭琴
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前后两次离开医院参加抗疫工作。2020年8月,我有幸作为中国援非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之一前往南苏丹及几内亚两国支援,那段经历至今历历在目,永生难忘。而这次,我作为援沪医疗队队员,前往上海支援抗疫,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一起共克时艰,帮助上海人民早日战胜疫情。
3月30日晚上11时,我接到科室电话,主任问我是否愿意去上海支援,可需要和家人商量下再决定,我当时想都没有想就说:我可以。
出发前,医院对所有队员反复进行感控培训,重点是防护服的穿脱,要求人人考核过关。在出发前两天时间里,我各种小心,告诉自己千万别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生怕自己错失援沪的机会。这可能就是白衣战士的一种情怀吧!
4月2日一早,穿着医院给大家发的红色“战服”,我特别骄傲和自豪,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在住院部广场欢送我们。当时思绪一下子飘到2020年2月,也是在同样的地方欢送赴武汉的同事,那时心里五味杂陈,有牵挂担忧,也有些许羡慕。而没有去武汉的遗憾当天终于画上了句号。
我们与上海新华医院共同接管上海市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我作为第一批进舱队员之一,随时待命,犹如战士等着一声号令即刻冲锋陷阵。在等待进舱的间歇期,我们仍在进行进舱前的强化防护培训。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才能更好地去战斗!
害怕是肯定的,但是害怕的深层次原因是怕感染后就不能再去战斗,对不起这一身“盔甲”。4号晚上,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批一批的患者陆续到达。在医护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井然有序地来到自己的床位,收拾自己的行李,没有半点嘈杂和混乱,我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和我的孩子也差不多大,到了自己的床位后,就拿起她的语文课本看起来。我说:“小朋友,你真棒!”小朋友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画让我欣赏。她告诉我:“这才是我最棒的地方!”当时我心里特别感动,我想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全国齐心抗疫,也只有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做到吧!
来上海短短几日,收获太多感动,每日酒店不重样的营养爱心餐,收到很多捐助的生活物资,还有一张张爱心留言,这一切都刻在心里,化作动力,让我更好地与病毒去战斗!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整理
编辑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