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记者节,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丨朱庆玲:有一种热爱叫坚守

©原创 2021-11-08 10:05

编者按

11 月8 日是中国记者节。对于广大新闻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兼具仪式感和荣誉感的节日。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历史的记录者,是正义的守望者、温暖的传播者,是发展的见证者、改革的推动者。新闻每天都在发生,记者坚持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用,忠诚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忠实记录时代风云变迁,真情关注社会民生冷暖,为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在第22 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将镜头对准自己,为您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分享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深刻感悟,展现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风采和责任担当。

“忙碌的一天,总算过去了!快10 年了,也算老记者了吧!为啥写重要的急稿还是和刚入行时一样,会紧张,会焦虑,不敢放松,心一直悬着……”今年10 月的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吐槽”自己,多位朋友评论“说明你初心不改”。细想也确实如此。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在采访抗美援朝老兵张崇岫。

多年来,我始终扎根一线采访岗位,无数次直击现场,遇到重大新闻采访的“紧张”与“焦虑”,何尝不是因为对新闻仍保有“激情”与“敏锐”。“您好!我是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这句熟悉的采访开场白,我想我会一直说下去。

关注案件背后

每年记者节前夕,回顾一年的采访历程,似乎是一项“功课”。回想我的这一年,很多新闻事件似在眼前。“杭州杀妻碎尸案”“劳荣枝案”“重庆两幼童坠亡案”“少年制止校园霸凌被杀案”“岳父杀害女婿一家案”……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回荡着涉案者家庭支离破碎的声音。

在劳荣枝案中,20 多年前,无辜的小木匠陆中明惨死在杀人恶魔手下,母亲从此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一个农村妇女独自拉扯大三个孩子,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旁人无法体会。“一条人命,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过去的。”陆中明妻子朱大红说这句话时,泪水在眼中打转。我也没能忍住,偷偷湿了眼眶。

重庆两幼童被亲生父亲丢下15 楼震惊全国,母亲陈美霖无法想像孩子当时的绝望。这一年,她哭干了眼泪,反复说:“如果可以,宁愿死的人是我。”杭州杀妻碎尸案曝光,丈夫许国利在杀妻后淡定受访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我在庭审前夜回访案发现场,也不禁直打寒颤。

有人说,过去的重大案件审理更像“私事”。如今,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个案一旦被公之于众,人们关注的已经不是当事人双方而是关心此类案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的确如此。采访中我常常觉得,每一个案件的报道都是一次普法的过程,也是对案件审判工作的督促,有利于促进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勇于尝试创新

新安晚报融媒体矩阵形成以来,我们的视野扩大到全国,对热点新闻事件及时介入。我们不光关注案件当事人及其背后的故事,在故事的呈现、新闻报道方式上也有很多新的尝试。

2021 年9 月9 日,劳荣枝案在江西南昌中院一审公开宣判,我与同事江振焕奔赴现场采访。这一次,我们在文图信息滚动播发的同时,还开了抖音直播报道,这是一次全新的采访体验。

因为劳荣枝案关注度巨大,全国各地都有网友来到直播间,收看直播,询问案情及背后故事等。案件宣判结束后,各方当事人态度与反应是报道的热点。我们根据后台谋划,提前制定了直播独家专访被害木匠妻子朱大红及代理律师刘静洁环节。环环紧密相扣,直播高潮不断。

事后,通过抖音“ 一周热点直播榜单(2021.09.07~2021.09.13)”显示,9 月9 日当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出品的“劳荣枝一审被判死刑,当庭提出上诉,记者直击全程”直播,观看人次高达251.1926 万,直播涨粉10158 人,位列全国“一周热点直播榜单”第四位。

数据用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牢记初心使命

刚刚过去的10 月,曾经的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张崇岫与长津湖一起被刷屏。电影《长津湖》被称为“年度破防力作”,长津湖战役之惨烈,让观影者久久不能释怀,而张崇岫老人正是当年长津湖战役的目击者和记录者。

张老今年已经92 岁高龄,70 多年前,他用相机镜头拍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10 月7 日,那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刚回到合肥,就接到了采访张老的任务。要采访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心中自然忐忑,但难免又兴奋。

老人很可爱,也十分认真,他为采访做了充足的准备,找出了自己当年的战地照片画册,亲手绘制了长津湖战役示意图,还拿出了他曾经创作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剧本等资料。面对镜头,老人激昂“演讲”,仿佛那些过往了70多年的往事仍在眼前。

听完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句“如果这场仗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的经典台词又回响在耳边,我们的上一辈是付出了多少鲜血与生命,才换来了珍贵的和平。采访结束后,我对张老、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增添了一份崇高的敬意。

回首过往,我时常庆幸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这些年,正是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我始终坚守在新闻一线。今后,我也愿一如既往地呵护记者的初心,守护记者的荣耀,承担记者的责任。在新闻的战场上,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编者按

11 月8 日是中国记者节。对于广大新闻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兼具仪式感和荣誉感的节日。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历史的记录者,是正义的守望者、温暖的传播者,是发展的见证者、改革的推动者。新闻每天都在发生,记者坚持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用,忠诚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忠实记录时代风云变迁,真情关注社会民生冷暖,为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在第22 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将镜头对准自己,为您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分享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深刻感悟,展现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风采和责任担当。

“忙碌的一天,总算过去了!快10 年了,也算老记者了吧!为啥写重要的急稿还是和刚入行时一样,会紧张,会焦虑,不敢放松,心一直悬着……”今年10 月的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吐槽”自己,多位朋友评论“说明你初心不改”。细想也确实如此。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在采访抗美援朝老兵张崇岫。

多年来,我始终扎根一线采访岗位,无数次直击现场,遇到重大新闻采访的“紧张”与“焦虑”,何尝不是因为对新闻仍保有“激情”与“敏锐”。“您好!我是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这句熟悉的采访开场白,我想我会一直说下去。

关注案件背后

每年记者节前夕,回顾一年的采访历程,似乎是一项“功课”。回想我的这一年,很多新闻事件似在眼前。“杭州杀妻碎尸案”“劳荣枝案”“重庆两幼童坠亡案”“少年制止校园霸凌被杀案”“岳父杀害女婿一家案”……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回荡着涉案者家庭支离破碎的声音。

在劳荣枝案中,20 多年前,无辜的小木匠陆中明惨死在杀人恶魔手下,母亲从此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一个农村妇女独自拉扯大三个孩子,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旁人无法体会。“一条人命,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过去的。”陆中明妻子朱大红说这句话时,泪水在眼中打转。我也没能忍住,偷偷湿了眼眶。

重庆两幼童被亲生父亲丢下15 楼震惊全国,母亲陈美霖无法想像孩子当时的绝望。这一年,她哭干了眼泪,反复说:“如果可以,宁愿死的人是我。”杭州杀妻碎尸案曝光,丈夫许国利在杀妻后淡定受访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我在庭审前夜回访案发现场,也不禁直打寒颤。

有人说,过去的重大案件审理更像“私事”。如今,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个案一旦被公之于众,人们关注的已经不是当事人双方而是关心此类案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的确如此。采访中我常常觉得,每一个案件的报道都是一次普法的过程,也是对案件审判工作的督促,有利于促进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勇于尝试创新

新安晚报融媒体矩阵形成以来,我们的视野扩大到全国,对热点新闻事件及时介入。我们不光关注案件当事人及其背后的故事,在故事的呈现、新闻报道方式上也有很多新的尝试。

2021 年9 月9 日,劳荣枝案在江西南昌中院一审公开宣判,我与同事江振焕奔赴现场采访。这一次,我们在文图信息滚动播发的同时,还开了抖音直播报道,这是一次全新的采访体验。

因为劳荣枝案关注度巨大,全国各地都有网友来到直播间,收看直播,询问案情及背后故事等。案件宣判结束后,各方当事人态度与反应是报道的热点。我们根据后台谋划,提前制定了直播独家专访被害木匠妻子朱大红及代理律师刘静洁环节。环环紧密相扣,直播高潮不断。

事后,通过抖音“ 一周热点直播榜单(2021.09.07~2021.09.13)”显示,9 月9 日当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出品的“劳荣枝一审被判死刑,当庭提出上诉,记者直击全程”直播,观看人次高达251.1926 万,直播涨粉10158 人,位列全国“一周热点直播榜单”第四位。

数据用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牢记初心使命

刚刚过去的10 月,曾经的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张崇岫与长津湖一起被刷屏。电影《长津湖》被称为“年度破防力作”,长津湖战役之惨烈,让观影者久久不能释怀,而张崇岫老人正是当年长津湖战役的目击者和记录者。

张老今年已经92 岁高龄,70 多年前,他用相机镜头拍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10 月7 日,那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刚回到合肥,就接到了采访张老的任务。要采访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心中自然忐忑,但难免又兴奋。

老人很可爱,也十分认真,他为采访做了充足的准备,找出了自己当年的战地照片画册,亲手绘制了长津湖战役示意图,还拿出了他曾经创作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剧本等资料。面对镜头,老人激昂“演讲”,仿佛那些过往了70多年的往事仍在眼前。

听完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句“如果这场仗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的经典台词又回响在耳边,我们的上一辈是付出了多少鲜血与生命,才换来了珍贵的和平。采访结束后,我对张老、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增添了一份崇高的敬意。

回首过往,我时常庆幸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这些年,正是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我始终坚守在新闻一线。今后,我也愿一如既往地呵护记者的初心,守护记者的荣耀,承担记者的责任。在新闻的战场上,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