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三周年。11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发展情况。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三年来,长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唯一省份,安徽“扬皖所长”,发挥“左右逢源”区位优势,在科创产业、区域协作、设施互联、城市联动等多方面发力,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4.5%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以来,沪苏浙皖各扬所长,立足“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年来,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基本形成。长三角地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统筹布局融合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基本建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中经受住考验、显示出强大韧性。
据介绍,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4.1%提高到今年三季度的24.5%,呈现出明显的强劲活跃增长特征,长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影响力带动力不断增强,对全国经济贡献率持续提高。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宁马宁滁等一批跨界区域率先突破。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重点领域建成一批高显示度标志性工程。
安徽打造科创产业协作大平台
安徽既是长三角成员,又是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还是中部地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桥头堡。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聚集了全国40%的人口和50%的消费市场。三年来,安徽发挥区位优势,集聚配置各类要素资源,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安徽打造科创产业协作的大平台,深入推进上海张江和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积极推进与武汉光谷等重大平台开放合作,规划建设“科大硅谷”,汇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创新资源,联合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
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十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强与沪苏浙、中部地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对接,推动建设省级产业园区等经济协作园区,共同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战新产业集群。
在市场方面,安徽对接服务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联合打造多层次消费中心城市矩阵,协力构筑一批重点商圈,实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项行动,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合肥、芜湖与宁波片区、蚌埠片区与金义片区的合作共建。同时,全方位拓展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功能,建设合肥区域性科创金融中心,共建打通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资本市场平台。
安徽谋划中部城市快速通达工程
作为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三年来,安徽加快打造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交通方面,合力打通高铁通道,建成运营商合杭、郑合高铁,年内计划开通安庆—九江高铁,加快建设合肥—新沂高铁,推进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合肥—上海段,谋划实施中部城市快速通达工程,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强化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等与沿江、沿淮上下游港口合作,加快推进合肥区域航空枢纽,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和芜湖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持续优化华东电网运行方式,加强与中西部地区能源合作,进一步提升区域能源互济共保水平。
生态方面,安徽打造绿色共保的大花园,共同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快建设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深入实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的分级管控措施,开展重点水域联合执法,筑牢长江“十年禁渔”防线,野生江豚逐嬉长江。
同时,安徽高质量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林长制改革经验推向了全国实施。依托皖南、皖西良好生态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域,共建一批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健康养老基地。
安徽联动长江中下游城市群
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安徽承东启西,“左右逢源”,成为长江中下游城市群联动的大纽带。
据介绍,安徽不断做大做强合肥都市圈,深化与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的协调联动,推动“中四角”,就是合肥、武汉、长沙、南昌连接形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深度合作,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互动交流。
同时,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城市双边和多边合作,学习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制度创新经验,率先在省际毗邻地区复制推广,探索“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治理新机制,支持建设一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新城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编辑: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