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热血青春与绿色军营碰撞,会有怎样的难忘人生?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2021年,全国首次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安徽也出台若干大学生参军入伍激励政策,征兵工作如火如荼。怀有一颗参军报国之心的他们,如何走入军营?军营生活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改变?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携笔从戎的年轻人,聆听他们的激荡青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参军是我儿时的梦想,从小就渴望穿上那身橄榄绿,将来保家卫国。”收到入伍通知书的郑鹏程,对即将到来的军营生活满怀期待。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去年疫情耽搁,他在大二时就报名参军入伍了。今年得知征兵消息,他第一时间报了名,“无论训练多辛苦,我都义无反顾。”言语间,郑鹏程难掩兴奋之情。
一家三代人都当过兵
郑鹏程就读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今年大学毕业的他报名了与专业对口的士官直招,填报了海军和海警两个志愿。
“其实我很小就向往军队的生活。”郑鹏程告诉记者,他外公、舅舅、叔叔都是军人,外公曾是炮兵,参加过解放战争,舅舅在野战部队,叔叔在火箭军。郑鹏程从小耳濡目染,听了很多军人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对军营生活和军人的向往,已深深扎根于心中。
“小时候,外公经常给我讲那段惊心动魄的烽火岁月,军人们冲锋杀敌、英勇无畏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鹏程激动地说,他也希望自己能穿上军装,在军队的大熔炉里锻造钢铁般的意志。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家上网课的郑鹏程从新闻里看到人民军队在最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奔赴武汉抗击疫情,那一刻从军的梦想在他心中再度燃烧。
锻炼身体迎接军营生活
进入大学后,郑鹏程非常珍惜学生时光,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大一时,表现优秀的他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如今已是一名预备党员。
“参军就是要去艰苦的地方来锻炼自己。”
郑鹏程说,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好,容易让人感到安逸,产生惰性,要学会经受挫折,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对“吃苦”与“成长”的关系,郑鹏程有着自己的感悟。
“我们家每代都有人去参军,我想把这份光荣传承下去,也想为保家卫国尽一份责任。”郑鹏程说,当他把参军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鼓励他勇敢追求梦想。父亲说,认准了未来的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怕苦累,勇往直前,担负起年轻人的使命和责任;母亲则叮嘱他“注意安全”。
郑鹏程热爱体育运动,平时喜欢打打球看看书,写写随笔。为了尽快适应部队生活,自今年6月初报名之后,郑鹏程加紧锻炼身体,每天跑步8公里,做半个小时俯卧撑,打两小时球……无论家里还是小区广场,都是他锻炼的场所。
想考军校将来报效祖国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郑鹏程笑着说,现在年轻人喜欢追星,追求“花样美男”,但在他看来,男人要有男子汉气概,像军人那样具有钢铁的意志和坚强的品质。
“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男人吃点苦算什么,何况我觉得参军并不是去吃苦。在部队里,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磨炼意志,成就自己。”对于部队生活,郑鹏程充满期待。
“想体验部队的生活,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增长见识,早日成长为保家卫国的栋梁。”谈及未来的打算,郑鹏程希望尽快适应部队大环境,同时也会继续加强学习,争取有机会考上军校,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我希望能当一辈子的军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