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20 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在合肥落下帷幕,本次大会论坛共签约项目678个,投资总额达6178亿元。大会论坛期间,还先后发布了《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报告》《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合作共识》《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评价及安徽省发展研究报告》《安徽省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研究白皮书》《徽商发展报告2020》以及“2020创新力徽商”和“皖事通办·一源五端”等相关成果。
长三角区域联动展现新气象
制造业等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云聚江淮,出席主旨论坛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数字政府建设、5G+工业互联网、智慧旅游、云上徽商、数字新智造、大数据驱动的新材料产业开发等平行论坛,紧扣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围绕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等热点话题,发表权威观点,激荡前沿理念,研判未来趋势,凝聚发展共识。
本次大会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多形式展现区域联动新气象,着力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云开幕上,邀请了中国商飞、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等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在云论坛上,专门举办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围绕“深化创新链产业链协
同赋能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新思路新举措,发布相关研究成果;“数字政府建设论坛”“数字新智造论坛”“智慧旅游论坛”“云上徽商论坛”等,也围绕数字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长三角智慧旅游发展新趋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的“新硅谷”、长三角一体化对徽商的重大政策红利等主题,开展高峰对话和深度研讨,多层次、多维度建言献策,凝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识和合力。
在云签约上,达成沪苏浙来皖投资项目246个、投资额2112亿元,分别占36.3%、34.2%,较去年大会增长65.1%、107.5%。在云展示上,专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展区,集中展示沪苏浙皖协同实施国家战略,高水平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新基建和园区合作等一批重大成果。
“六百对接”再结丰硕成果
大会论坛上,“六百”(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活动又达成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涉及新基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等领域。
据统计,大会论坛集中签约项目678个、投资总额6178亿元,其中代表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88个、投资额2848 亿元,分别占42.5%、46.1%,较去年大会增长38.5%、59.6%,为安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相较于往年制造业大会,今年大会投资规模更大、产业层次更高、集聚效应更强、惠及民生更多。”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光介绍说,本次大会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7个,50亿元以上项目26个,百亿元以上项目12个。
其中,最大的是由中铁投资175 亿元的合肥智慧城建设项目。大会论坛678个签约项目中,制造业项目564个、投资总额4823亿元,分别占83.2%、78.1%。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字号”项目214个、投资额2325亿元,分别占31.6%、37.6%。
大会论坛围绕产业集群促成一批重大项目,布局完善上下游全产业链。其中,芯片产业项目30个、投资额271亿元;汽车及零部件项目40个、投资额578亿元;电子电器项目42个、投资额328亿元。大会论坛在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谋划促成了惠及百姓生活的民生项目114个,投资总额1355亿元,涉及公共卫生、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现代服务等领域。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办展模式
本次大会论坛首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通过手机、电脑登录云平台,即可实现云端参会、线上观展。大会创新展示方式,将传统的线下展览转变为24小时线上呈现,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文、视频、3D立体模型导航等形式,突出展示安徽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展示“芯屏器合”等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就,集中展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全面展示全省220多个骨干企业及其特色产品,并将持续运行1个月,引导线下互动交流及对接合作。
据统计,9 月12日当天观看大会论坛视频直播网友达3200多万人次。大会还创新会议形式,通过网络直播互通技术,将开幕式主旨论坛的主会场与安徽省16个市的分会场连线互动,并通过云平台全程网络直播。云展示启动仪式创新运用虚实结合、立体纵深、新颖独特的三维映射,生动演绎“芯屏器合”高端制造魅力,带来全新体验。创新办会模式,坚持开放合作办会理念,吸纳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阿里巴巴集团、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上海代表处等参与大会策划筹办,整合要素资源,发挥专业特长,强化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办会模式迈出新步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