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泗县墩集镇:大力发展蘑菇和草莓大棚 拓宽致富道路

©原创 2020-07-14 11:12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作为脱贫攻坚的“发动机”,产业扶贫是助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近年来,泗县墩集镇汴河新村紧紧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蘑菇大棚和草莓大棚,帮助贫困群众拓宽致富渠道、解决增收难问题。

7月8日下午,在泗县墩集镇汴新新村新单组西南湖的农田里,九名群众正在农田里搭建“致富棚”,他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的拉线、有的踩眼、有的插钢管……现场一派繁忙。

“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俺得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没有一群干部的真心帮扶,俺家还不知道啥时候摆脱贫困呢!”单亮一边干活一边说道,“2017 年,俺父亲被检查出食道癌,俺感觉天都要塌了,昂贵的治疗费用和家庭的生活开支狠狠地砸在俺的肩上,一时间压得俺喘不过气来。多亏了村里的扶贫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真心帮扶,给俺信心,让俺坚强,带俺发展。去年俺家种植大棚草莓挣了17 万余元,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年俺将扩大种植6亩大棚草莓,争取脱贫不返贫,摘‘帽’不戴‘帽’。”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浇地难、用电难、管理难等问题,2020以来,汴河新村驻村工作队主动跑资金、跑项目,投资260余万元修建排(蓄)水渠2.4公里,清淤打造废旧蓄水塘8面,修建桥涵12 座,改造(架设)线路2.5公里,投入468 万余元翻修(新建)道路5.2公里,已完成2.4 公里,剩余道路预计年底前完工。这些配套设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促进了汴河新村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泗县墩集镇汴河新村的大棚设施面积由去年的16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大批的贫困群众通过种植阳光大棚实现了脱贫致富。“下一步,汴河新村将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利用好扶贫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产业扶贫提高生活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衔接乡村振兴夯实坚实基础。”汴河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兵亮表示。

贺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作为脱贫攻坚的“发动机”,产业扶贫是助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近年来,泗县墩集镇汴河新村紧紧围绕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蘑菇大棚和草莓大棚,帮助贫困群众拓宽致富渠道、解决增收难问题。

7月8日下午,在泗县墩集镇汴新新村新单组西南湖的农田里,九名群众正在农田里搭建“致富棚”,他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有的拉线、有的踩眼、有的插钢管……现场一派繁忙。

“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俺得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没有一群干部的真心帮扶,俺家还不知道啥时候摆脱贫困呢!”单亮一边干活一边说道,“2017 年,俺父亲被检查出食道癌,俺感觉天都要塌了,昂贵的治疗费用和家庭的生活开支狠狠地砸在俺的肩上,一时间压得俺喘不过气来。多亏了村里的扶贫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真心帮扶,给俺信心,让俺坚强,带俺发展。去年俺家种植大棚草莓挣了17 万余元,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年俺将扩大种植6亩大棚草莓,争取脱贫不返贫,摘‘帽’不戴‘帽’。”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浇地难、用电难、管理难等问题,2020以来,汴河新村驻村工作队主动跑资金、跑项目,投资260余万元修建排(蓄)水渠2.4公里,清淤打造废旧蓄水塘8面,修建桥涵12 座,改造(架设)线路2.5公里,投入468 万余元翻修(新建)道路5.2公里,已完成2.4 公里,剩余道路预计年底前完工。这些配套设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促进了汴河新村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泗县墩集镇汴河新村的大棚设施面积由去年的16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亩,大批的贫困群众通过种植阳光大棚实现了脱贫致富。“下一步,汴河新村将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利用好扶贫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产业扶贫提高生活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衔接乡村振兴夯实坚实基础。”汴河新村党总支书记李兵亮表示。

贺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陈牧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