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生病了就要听医生的话,我相信家乡的医生。”2 月22 日,从武汉回到安徽已一个多月的华中科技大学张教授从隔离病房走出,作为一名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一位安徽老乡,临行前,他对中国科大附一院的医务人员一再表达感谢。他还分享了自己治疗期间的体会。
张教授痊愈出院,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1 月21 日,张教授带着家人开车回老家安庆桐城过年,回到桐城没几天,就开始出现发热、干咳症状,“我感觉自己情况不太好,又来自武汉,所以第一时间就赶到当地定点收治医院。”张老师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需要接受隔离治疗。此时,岳母也不幸感染住院,家人均需要进行医学观察。确诊后,张老师病情逐渐加重,呼吸困难尤为明显,2 月4 日被转往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进一步治疗。
刚入院,张老师就被诊断为新冠肺炎(重症),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我能明显感受到呼吸很费力,直接就从安庆转到了这里的ICU。”张老师说他的情绪一度很低落。“医生每次来查房都会告诉我,‘今天又有几人出院了,你很快也能出院的’,让我加油。”这些好消息对缓解他的思想压力起了很大帮助,“每次吃饭,护士都在旁边叮嘱我,一定要多吃一些,提高免疫力。就像家人一样,我很感动。”
遵照“一人一方案”的原则,针对患者的病情,医院治疗组综合运用抗病毒、保肝、抑制炎症、免疫调节、中医和营养支持等治疗手段,“在徐晓玲教授带领下,我们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对他采用了阻断新冠肺炎患者炎症风暴的新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ICU主任杨云介绍,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张老师呼吸费力的症状逐步缓解,氧饱和度也在不断提升,身体逐步康复,从刚开始没法下地,到慢慢能下地活动。
张老师说,通过这次患病,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要相信科学,“生病了就要听医生的,我相信家乡的医生”。住院期间,因为厚重的防护服,张老师始终没看清医护人员的面貌,只能凭防护服上的名字来辨认是谁,但张老师说,他从心底里觉得医务人员很了不起,“护士的护目镜都起了雾水,能感受到护士老师就是在凭手感和经验找血管。他们离我很近,我都能听到面屏后汗水滴落的声音。”张老师说,“医护人员近距离地直面病毒,高强度的工作,对患者不离不弃,非常伟大!”他回去就要写感谢信。
张老师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身体恢复后将回桐城,继续接受14 天的隔离观察,“还有课题要完成,出院了可以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做课题了。”张老师的岳母也已出院,家里其他人也都解除了医学观察。
方萍 朱沛炎 姚自勤 朱伟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