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9 年12 月26 日,合肥轨道交通3 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大大减轻了合肥市区交通压力,也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随着3 号线的开通,不少市民都十分关心合肥其他轨道交通建设的进展。1 月12 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详细了解了合肥市今年轨道交通建设的进展。
3号线开通让合肥地铁迈入“线网”时代。
积极推进地铁S1线建设
昨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合肥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省人大代表陈华就市民关注的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1 月9 日,合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获中国民航局批复,而目前,地铁S1 线也已完成招标工作,正进行前期设计。陈华表示,S1 号线在合肥机场规划之中,目前正在积极推进S1线的建设。
据陈华介绍,2019 年,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亮点颇多,合肥和沪苏浙9 个城市已经实现了地铁“一码通行”。去年年底,3 号线正式投入运营,开通运行5 天后,在2019 年的最后一天,合肥轨道交通单日客流首次突破100 万乘次。“轨道交通激发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城市形象,重塑了城市格局。”陈华说,三号线开通后,“让我们乘坐三号线,一起奔向幸福吧”刷屏合肥市民朋友圈,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后我们会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陈华说,今后会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安全文明施工,推进S1 线开工准备工作。在陈华看来,合肥地铁的支付方式多样,市民乘坐地铁时十分方便,“下一步会开展‘五心服务微笑随行’品牌建设,按照更安全、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要求,不断提升市民绿色出行体验。”
修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陈华告诉记者,目前合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5 条市域线、15 条地铁线。“现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合肥科学城的建设,以及合肥都市圈的发展,我们正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合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修编,进一步增强合肥轨道交通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综合承载力。”
“轨道建设既是大城市发展刚需,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陈华表示,随着全国轨道交通建设热潮,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万亿级市场,“我们在建设中积极培育带动本地轨道产业发展,讯飞、四创等一批本地软件、制造业和建筑企业通过合肥轨道建设进入这个新兴产业领域。”
此外,陈华还介绍,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安徽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三十八所、合肥中车等共同搭建开放创新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市场,促进安徽省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优势与轨道产业应用相结合,营造安徽轨道产业创新发展优势。”
建议统筹规划轨道交通
据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安徽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要一体化融入。”
根据2020 年大建设计划,今年将全面推进合肥轨道交通2 号线东延线和3 号线南延线建设。
陈华表示,轨道交通体系涉及地域范围广、实施周期长、建设主体多,“轨道交通体系规划需要全省一盘棋,统筹协调做好省域范围内高铁、普铁、市域、城际和地铁,形成‘五铁联动,线场融合’的轨道交通综合体系规划。”
陈华还表示,规划成果对各方都要有刚性约束,让线型走廊、场站落地方面得到保障,确保未来规划的可实施性。陈华建议省政府建立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协调体系机制,统筹“轨道上的安徽”建设。
此外,今年陈华还带来了另一项建议,“建立建设项目环保正面清单制度。”陈华说,在建的轨道交通和重要立交、公路干线等交通项目早日建成,对于缓解城市拥堵、改善物流运输以及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有重要的正面影响作用。
“我们统计过,2019 年共有172 天可以施工,但其中有45 天因为大气污染防治三级预警响应停工,导致施工进度减慢。”因此,陈华建议对此类建设项目列入环保正面清单,在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建设不受大气污染预警措施影响,使得项目早日建成,发挥减排生态环保效果。
赵琳 周方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项磊 刘旸 叶晓 姚一鸣 韩诚/文 王从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