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何家庆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生前诗作《我走了》感动众人

©原创 2019-10-22 09:35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0 月21 日上午,“魔芋大王”、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家庆遗体告别仪式在合肥殡仪馆1 号厅举行,生前同事、学生、亲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最后一程。现场没有挽联、没有隆重的仪式,一个生前照片集锦、一首生前所作长诗《我走了》,何老师就此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

众人前来送他最后一程

21 日上午,合肥殡仪馆1 号厅门口排起了长队,生前同事、学生、亲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何家庆。

张彩飞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届毕业生,20 日下午专程从武汉乘高铁赶来。他说:“何老师教过我很多门课程,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是他指导的。没想到他走得这么急,后悔没有在何老师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好好陪陪他。”

“大家都很喜欢听何老师的课,和学生相处时他亦师亦友。”张彩飞说,何家庆教授经常和学生一起吃饭、散步、聊天、开玩笑,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他有很大的人格魅力,总能吸引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是受何老师对学术研究执着精神的影响,如今我也从事植物分类学方面的研究。”何家庆在安徽大学工作了40 多年。

2010 年1 月被安徽大学延聘,2013 年退休后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2016 年,何家庆向南京大学递交假条踏上自费“栝楼扶贫”路。21 日一大早,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山、黄成、李忠秋3 名教授来到合肥吊唁何家庆。“他在南大做了很多事,是学校的楷模。”卢山说,得知何家庆教授去世的消息后,南京大学专门敬献了花圈,“他在学生心中也是榜样,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学生都在怀念他。”

还有很多人因在外地工作不能赶到合肥送别何家庆,但是他们在QQ、微信群里表达了对何家庆的哀思。“何老师做事非常认真,他带我们做实验,每个细节都要求很严谨。”安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现在杭州工作的常夏源在同学群里说。

用一首长诗作最后的告别

何家庆一生清廉纯朴,遗体告别仪式也简单朴素。现场没有挽联,只有一个电子屏幕显示着“送别何家庆教授”的背景照片,厅外挂着“满腔热血奉献科研扶贫济困造福百姓”的横幅,这16 个字也浓缩了他的一生。

“家属告诉我们,老人家说了要一切从简。”合肥人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综合办经理张伟告诉记者,工作人员也被何家庆教授的事迹深深打动,所以没有在厅内设置挽联,只在厅外布置了一个横幅,全是公益服务。

告别仪式上,一张张照片组成的短视频回顾了何家庆的一生——跋涉大山采集标本、手抱魔芋兴高采烈、手把手教贫困户种栝楼……看到视频,很多人泣不成声。

送别现场,人们还倾听了何家庆生前所作长诗《我走了》——“我走了,我还活着,朽而沃若,似一粒种子破胸,比一滴水珠畅想,泥土里聚集力量,空气中尚存清氧,谁怂恿我努力而为,谁把控我生命续延。我走了,无须作祭奠,无须泪挂腮两旁,无须那一纸挂墙告悼文,请忘掉我吧,泥巴或白雪,一切都回归土地,我从这土地生长……”——这不仅是人们送何家庆最后一程,更是他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

“他跟何禾(何家庆女儿)说,当他离开的时候就把这首诗跟大家分享。”何家庆的女婿郑文说。记者注意到,这首长诗的落款为“何家庆初于安徽大学实验中心己丑年乙丑月癸酉日,修于南京大学生命学院乙未年癸未月戊申日”。“最近父亲住院时我才知道他写了这首诗。因为当时父亲状态不是很好,日常交流也不是很顺畅,所以我对创作背景也不是很清楚。”何禾说,目前这首诗已授权给出版社,很快就会出版。

昨晚,省红十字眼库主任屈志国告诉记者,关于何家庆眼角膜捐献一事,目前已联系上贵州和我省淮南的两个孩子,至于是否能够移植,还要等检查后再作决定。

本报曾最早报道何家庆西南之行

1999 年8 月18 日,本报发表了题为《大学教授“失踪”305 天》的长篇通讯,这是全国媒体首次全面报道何家庆的西南之行。此后,全国30 多个报刊转载和刊用了这篇稿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何家庆热”。1999 年4 月,本报记者专访了何家庆,听他讲述了西南之行的经历,随后写下了长篇通讯《大学教授“失踪”305 天》。1999 年8月至2000 年3 月间,全国有30 多个报刊转载和刊用了这篇稿件,省内外电视台也闻风而动,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何家庆热”。

2000 年1 月下旬,《北京青年报》一位编辑在看到本报报道后,特意赶到合肥采访并推出了何家庆西南扶贫报道,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0 年3 月19 日,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农村司和国务院扶贫办有关工作人员来到合肥,请何家庆谈谈对国家前期扶贫工作的看法及魔芋开发的技术问题。之后,他们从何家庆扶植过的企业、讲过课的大学那里核实了报道情况后,形成了一份《关于何家庆同志事迹的调查报告》并上报国务院,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议宣传何家庆精神、改善何家庆的工作条件。当年3 月25 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何家庆扶贫事迹非常感人,体现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刻苦钻研、艰苦朴素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特别需要在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中提倡、发扬这种精神。建议对何家庆同志的事迹经核实予以宣传。

随即,安徽省计委、省科委各拨款10 万元用于何家庆进行魔芋产业开发,安徽省教委将魔芋产业开发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给予最高额度支持6 万元,并拨专款20 万元用于魔芋实验室基础建设,同时给何家庆家庭5万元用于改善生活。

2000 年4 月6 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了关于何家庆的人物通讯《一种植物和一个人的追求》,并配发了评论《报得三春晖》。当年4月14日,温家宝接见了何家庆。

2000 年4 月18 日何家庆专程赴京,出席由中宣部、扶贫办、农业部和安徽省委联合召开的“何家庆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会上,科技部扶贫办把魔芋产业研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拨款30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随后,何家庆又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进京出席了“五一”劳模表彰会。

而在这篇报道刊发后的20 年间,本报一直持续关注着何家庆,先后刊发了《清贫何家庆捐出十万奖金》等稿件。2013 年何家庆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后,本报记者还曾前往南京对其作了专访。2019 年10 月17 日,何家庆在病房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最后一次向媒体讲述了他的故事。

各界人士悼念何家庆

南京大学教授黄成

何老师吃苦耐劳,待人真实,平易近人,我经常和他一起在野外实习。记得在2014年,有一次我们带着学生在绩溪徽杭古道野外实习。上了山以后,发现山上宾馆房间很少,大约一半学生只能住帐篷。那天下午还下了大冰雹,地上潮湿。何老师是我们请来的教授,肯定要把房间给他,但是他说“这点苦算什么”,坚持和学生一起住帐篷。

他建言,既然是野外实习,学生出来就是要吃点苦,不能整天待在房间里。第二年,我们野外实习时就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比如说,学生们一半住帐篷一半住宾馆,大家轮换。结果他还要住帐篷。当时我就说这是在锻炼学生,并不是没有房间,是听了他的建议才这样做的。他说:“对啊,所以我要带头住帐篷。”他不止一次这样做,老师和学生都很感动。

原潜山县农委党组书记桂仲晶

1987年我就与何家庆教授相识了,当时我在从事园林植物相关的工作,因为需要请教专业人士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他。在那之后的20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他到潜山的这些年,教了农民很多关于植物种植方面的技术。当时,在潜山市龙潭乡山区有种植物,当地农民都吃它,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于是向何家庆请教,然后大家才知道这种植物是什么、有何具体功效。

关于潜山栝楼产业的发展,何家庆教授也提供了相关指导。他先找老农民调研,然后结合调研成果再帮助农民进行栝楼的生产开发,教农民如何提高栝楼产量。在他的指导下,现在潜山的栝楼产业发展得很好。他能吃苦,很朴素,1987 年的那件外套,前年见面的时候他还在穿。前年何家庆教授来潜山还自己带小饭盒。他很平易近人,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有一次他在潜山山区考察,看到贫困老百姓,就将身上仅有的50 元钱捐了出去。

安徽大学教授黄书泉

何家庆老师走了。瘦削的、营养不良的、一身粗布衣衫的、独往独来的、脸上挂着傲然而自信的微笑的、一个我所熟悉的身影,从安徽大学校园永远消失了。他曾是安大一道独特的风景,叩击着生活在这浮华功利尘世中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

2004 年初我曾写过何家庆老师的长篇专访发表在《安徽大学报》上。在与何老师的长期接触中,深感他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怀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过着一种虽不富足却平静、安逸、体面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生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正如他所说:“我的命运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苦难,但是我感到幸福,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何家庆老师的事迹是对知识分子心灵的一种净化。

安徽大学毕业生王强

从2005 年读大二开始,我就进入了何老师的实验室,时至今日,魔芋中心的小伙伴跟何老师在一起出去拉样方、指导大家做实验和煮面的生活仍历历在目。

何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他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严肃又幽默,就算批评也不会伤及同学们的自尊心。他懂得发现每个同学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世界。

作为老师,他奉献的地方远不只是课堂和实验室,他把知识教给了学生,又把知识带给了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他是个充满爱心的人,省吃俭用也要帮助山区儿童求学。

吾师如父,感激教诲之恩永远难忘。

本版稿件由方新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余康生 记者钟虹 项磊/文 王从启/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0 月21 日上午,“魔芋大王”、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家庆遗体告别仪式在合肥殡仪馆1 号厅举行,生前同事、学生、亲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最后一程。现场没有挽联、没有隆重的仪式,一个生前照片集锦、一首生前所作长诗《我走了》,何老师就此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

众人前来送他最后一程

21 日上午,合肥殡仪馆1 号厅门口排起了长队,生前同事、学生、亲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别何家庆。

张彩飞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届毕业生,20 日下午专程从武汉乘高铁赶来。他说:“何老师教过我很多门课程,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是他指导的。没想到他走得这么急,后悔没有在何老师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好好陪陪他。”

“大家都很喜欢听何老师的课,和学生相处时他亦师亦友。”张彩飞说,何家庆教授经常和学生一起吃饭、散步、聊天、开玩笑,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他有很大的人格魅力,总能吸引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是受何老师对学术研究执着精神的影响,如今我也从事植物分类学方面的研究。”何家庆在安徽大学工作了40 多年。

2010 年1 月被安徽大学延聘,2013 年退休后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2016 年,何家庆向南京大学递交假条踏上自费“栝楼扶贫”路。21 日一大早,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山、黄成、李忠秋3 名教授来到合肥吊唁何家庆。“他在南大做了很多事,是学校的楷模。”卢山说,得知何家庆教授去世的消息后,南京大学专门敬献了花圈,“他在学生心中也是榜样,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学生都在怀念他。”

还有很多人因在外地工作不能赶到合肥送别何家庆,但是他们在QQ、微信群里表达了对何家庆的哀思。“何老师做事非常认真,他带我们做实验,每个细节都要求很严谨。”安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现在杭州工作的常夏源在同学群里说。

用一首长诗作最后的告别

何家庆一生清廉纯朴,遗体告别仪式也简单朴素。现场没有挽联,只有一个电子屏幕显示着“送别何家庆教授”的背景照片,厅外挂着“满腔热血奉献科研扶贫济困造福百姓”的横幅,这16 个字也浓缩了他的一生。

“家属告诉我们,老人家说了要一切从简。”合肥人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综合办经理张伟告诉记者,工作人员也被何家庆教授的事迹深深打动,所以没有在厅内设置挽联,只在厅外布置了一个横幅,全是公益服务。

告别仪式上,一张张照片组成的短视频回顾了何家庆的一生——跋涉大山采集标本、手抱魔芋兴高采烈、手把手教贫困户种栝楼……看到视频,很多人泣不成声。

送别现场,人们还倾听了何家庆生前所作长诗《我走了》——“我走了,我还活着,朽而沃若,似一粒种子破胸,比一滴水珠畅想,泥土里聚集力量,空气中尚存清氧,谁怂恿我努力而为,谁把控我生命续延。我走了,无须作祭奠,无须泪挂腮两旁,无须那一纸挂墙告悼文,请忘掉我吧,泥巴或白雪,一切都回归土地,我从这土地生长……”——这不仅是人们送何家庆最后一程,更是他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

“他跟何禾(何家庆女儿)说,当他离开的时候就把这首诗跟大家分享。”何家庆的女婿郑文说。记者注意到,这首长诗的落款为“何家庆初于安徽大学实验中心己丑年乙丑月癸酉日,修于南京大学生命学院乙未年癸未月戊申日”。“最近父亲住院时我才知道他写了这首诗。因为当时父亲状态不是很好,日常交流也不是很顺畅,所以我对创作背景也不是很清楚。”何禾说,目前这首诗已授权给出版社,很快就会出版。

昨晚,省红十字眼库主任屈志国告诉记者,关于何家庆眼角膜捐献一事,目前已联系上贵州和我省淮南的两个孩子,至于是否能够移植,还要等检查后再作决定。

本报曾最早报道何家庆西南之行

1999 年8 月18 日,本报发表了题为《大学教授“失踪”305 天》的长篇通讯,这是全国媒体首次全面报道何家庆的西南之行。此后,全国30 多个报刊转载和刊用了这篇稿件,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何家庆热”。1999 年4 月,本报记者专访了何家庆,听他讲述了西南之行的经历,随后写下了长篇通讯《大学教授“失踪”305 天》。1999 年8月至2000 年3 月间,全国有30 多个报刊转载和刊用了这篇稿件,省内外电视台也闻风而动,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何家庆热”。

2000 年1 月下旬,《北京青年报》一位编辑在看到本报报道后,特意赶到合肥采访并推出了何家庆西南扶贫报道,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0 年3 月19 日,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农村司和国务院扶贫办有关工作人员来到合肥,请何家庆谈谈对国家前期扶贫工作的看法及魔芋开发的技术问题。之后,他们从何家庆扶植过的企业、讲过课的大学那里核实了报道情况后,形成了一份《关于何家庆同志事迹的调查报告》并上报国务院,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议宣传何家庆精神、改善何家庆的工作条件。当年3 月25 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何家庆扶贫事迹非常感人,体现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刻苦钻研、艰苦朴素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特别需要在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中提倡、发扬这种精神。建议对何家庆同志的事迹经核实予以宣传。

随即,安徽省计委、省科委各拨款10 万元用于何家庆进行魔芋产业开发,安徽省教委将魔芋产业开发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立项,给予最高额度支持6 万元,并拨专款20 万元用于魔芋实验室基础建设,同时给何家庆家庭5万元用于改善生活。

2000 年4 月6 日,《人民日报》一版发表了关于何家庆的人物通讯《一种植物和一个人的追求》,并配发了评论《报得三春晖》。当年4月14日,温家宝接见了何家庆。

2000 年4 月18 日何家庆专程赴京,出席由中宣部、扶贫办、农业部和安徽省委联合召开的“何家庆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会上,科技部扶贫办把魔芋产业研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拨款30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随后,何家庆又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进京出席了“五一”劳模表彰会。

而在这篇报道刊发后的20 年间,本报一直持续关注着何家庆,先后刊发了《清贫何家庆捐出十万奖金》等稿件。2013 年何家庆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后,本报记者还曾前往南京对其作了专访。2019 年10 月17 日,何家庆在病房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最后一次向媒体讲述了他的故事。

各界人士悼念何家庆

南京大学教授黄成

何老师吃苦耐劳,待人真实,平易近人,我经常和他一起在野外实习。记得在2014年,有一次我们带着学生在绩溪徽杭古道野外实习。上了山以后,发现山上宾馆房间很少,大约一半学生只能住帐篷。那天下午还下了大冰雹,地上潮湿。何老师是我们请来的教授,肯定要把房间给他,但是他说“这点苦算什么”,坚持和学生一起住帐篷。

他建言,既然是野外实习,学生出来就是要吃点苦,不能整天待在房间里。第二年,我们野外实习时就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比如说,学生们一半住帐篷一半住宾馆,大家轮换。结果他还要住帐篷。当时我就说这是在锻炼学生,并不是没有房间,是听了他的建议才这样做的。他说:“对啊,所以我要带头住帐篷。”他不止一次这样做,老师和学生都很感动。

原潜山县农委党组书记桂仲晶

1987年我就与何家庆教授相识了,当时我在从事园林植物相关的工作,因为需要请教专业人士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他。在那之后的20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他到潜山的这些年,教了农民很多关于植物种植方面的技术。当时,在潜山市龙潭乡山区有种植物,当地农民都吃它,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于是向何家庆请教,然后大家才知道这种植物是什么、有何具体功效。

关于潜山栝楼产业的发展,何家庆教授也提供了相关指导。他先找老农民调研,然后结合调研成果再帮助农民进行栝楼的生产开发,教农民如何提高栝楼产量。在他的指导下,现在潜山的栝楼产业发展得很好。他能吃苦,很朴素,1987 年的那件外套,前年见面的时候他还在穿。前年何家庆教授来潜山还自己带小饭盒。他很平易近人,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有一次他在潜山山区考察,看到贫困老百姓,就将身上仅有的50 元钱捐了出去。

安徽大学教授黄书泉

何家庆老师走了。瘦削的、营养不良的、一身粗布衣衫的、独往独来的、脸上挂着傲然而自信的微笑的、一个我所熟悉的身影,从安徽大学校园永远消失了。他曾是安大一道独特的风景,叩击着生活在这浮华功利尘世中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

2004 年初我曾写过何家庆老师的长篇专访发表在《安徽大学报》上。在与何老师的长期接触中,深感他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怀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过着一种虽不富足却平静、安逸、体面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生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正如他所说:“我的命运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苦难,但是我感到幸福,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何家庆老师的事迹是对知识分子心灵的一种净化。

安徽大学毕业生王强

从2005 年读大二开始,我就进入了何老师的实验室,时至今日,魔芋中心的小伙伴跟何老师在一起出去拉样方、指导大家做实验和煮面的生活仍历历在目。

何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他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严肃又幽默,就算批评也不会伤及同学们的自尊心。他懂得发现每个同学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世界。

作为老师,他奉献的地方远不只是课堂和实验室,他把知识教给了学生,又把知识带给了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他是个充满爱心的人,省吃俭用也要帮助山区儿童求学。

吾师如父,感激教诲之恩永远难忘。

本版稿件由方新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余康生 记者钟虹 项磊/文 王从启/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