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滁州市部分公交站台命名过于商业化,以地标性建筑及路名作为命名依据是否更为合理?”近日,滁州市民陈女士向本报反映该市部分公交站台命名“商业化”问题在当地引起争议,当地政协委员朱志辉为此还专门撰写了一份提案。
记者走访 公交站台改名市民有话说
今年1月,滁州市琅琊区政协委员朱志辉先生就该市公交站台命名商业化问题专门撰写了一份提案,呼吁“公交车站命名不能太过商业化”。提案中他列举该市“乐彩城购物中心”站更名过于频繁、“居然之家滁州店”一座不大的小楼缺乏地标性等。
昨日,记者来到滁州市3路公交车“乐彩城购物中心”站,这里位于南谯路和琅琊路交叉口,也是该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过往行人和车辆都较多。“不久前这里还叫‘大金新百百货’,随着这家商场停业,现在站名又随着商场更迭而改变,公交站名哪能就这么随意改了呢?”朱志辉质疑,如果时间不长再换一个商家来经营,是否意味着这里的公交站名又要改名字呢?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市民,他们都对公交站台的随意更名表示不赞同。“本地人还好,毕竟经常乘坐,外地人来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市民张先生表示。
公司回应 企业负担重考虑经济因素
对于滁州市部分公交站台命名商业化问题,该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是有部分公交站台在命名上存在商业化问题,主要迫于企业经营压力,如此也是无奈之举,好在类似站台数量并不是很多。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滁州市公交站台的命名,原则上以公益名称为主,商业命名为辅。他说,迫于企业的经营压力,不得不挖掘自身资源进行经营行为,如公交站台的冠名、车身广告等,这些都是通过对外公开招标的形式,营收全部用于公司的建设。
“目前公交站台的命名地方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该负责人坦言,在公交站台的命名上,公交部门有着较大的自主裁量权,“虽然公交站台是地方政府建设后移交给公交部门运营,但后期维修和保养还要靠公交公司,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该负责人随后向记者透露,即使在滁州市最繁华的闹市区,公交站台商业化冠名一年最多也就3万元,即使如此还有许多广告款收不上来。
专家声音 公交站台命名理应科学有序
“城市公交站台命名,应当以方便市民出行为首要原则,如地标式建筑、历史文化地名、城市街道名,甚至有些城市‘名片’性质的单位标志性建筑等,这些名字知名度更高,指向性更强,更易于记忆!”在朱志辉看来,公交站点是城市基础设施,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公交站名更是构筑城市形象与品位的有机组合,公交站台的命名既要彰显城市特色、保留城市历史信息,又要体现文化底蕴、内涵等文化和社会功能。因此,他呼吁地方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公交站台命名的相关规定,做到公交站台的命名科学合理、规范有序。
滁州市民政局地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名的命名和更名除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还要反映出当地的人文、自然地理特征,保留地方历史和文化,特别是有地方文化内涵特色的名字,一旦命名不建议轻易更换。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素健